汉唐时甘肃的中心为何在武威而不在兰州?

玩转智能


汉唐向西只有西域没有吐蕃,河西走廊处处咽喉。

  • 汉武帝打通西域,向西只有河西走廊一条通道。



  • 河西走廊自兰州-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西域是单一通道。



  • 唐,丝路主道同样是河西走廊。



元,吐蕃纳入中华版图后,兰州据河西走廊东端,唐蕃古道东端,成为西控藏疆之咽喉要塞。


  • 元,吐蕃纳入中华,于武威建白塔以纪念,白塔寺是吐蕃纳入中华之历史见证。



  • 兰州西控湟水河谷藏之咽喉,庄浪河谷疆之要塞,以西宁、银川为两翼,北托祁连山、黄河、贺兰山、西北大漠,南通西安、重庆、成都,东联太原,座中六联,控西北咽喉要塞。




  • 西北以兰州为中心,西宁、银川为两翼是地理、历史的选择。




天佑中华紫气东来


先说汉朝,汉武帝远眺西方,派张骞出使西域,也为了自己国家的和平稳定,想联合月氏大宛击垮匈奴,打通河西走廊经营西域

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击败匈奴,为显示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西汉政府在原休屠王领地置武威郡,武威由此得名。周为雍州之地,春秋以前为西戎占据,秦为月氏驻牧地。西汉文帝前元六年(前174年)匈奴占领河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春,霍去病击败匈奴,河西走廊纳入西汉版图,后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4郡。境内置武威郡隶属凉州刺史部,领姑臧、张掖、武威、休屠、揟次、鸾鸟、媪围、苍松、宣威等10县,以姑臧(今凉州区)为治所。东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6月,武威郡隶属于雍州,领14县,为姑臧、张掖、武威、休屠、揟次、鸾鸟、媪围、宣威、仓松、鹯阴、祖厉、显美、左骑千人官等。一段时间汉武帝将武威座作为九州之一的雍州首府。

再说唐朝,经过五凉文化的熏陶,一跃成为中国的第三大文化中心,凉州词真的是全国知名,不亚于今天的小苹果和最炫民族风。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废武威郡,置凉州总管府,治所姑臧。隋炀帝大业初年(605年),废凉州总管府,复置武威郡,郡治姑臧县,领姑臧、昌松、番禾、允吾4县。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废武威郡,置凉州总管府,治姑臧。武德七年(624年),废凉州总管府,改置凉州都督府。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分全国为10道,凉州属陇右道。武威郡属凉州,辖治范围仍沿用隋朝建置。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又改凉州为武威郡,辖姑臧、神鸟、天宝、昌松和嘉麟5县。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改武威郡为凉州。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凉州被吐蕃占据,置西凉府。

总之,汉朝和唐朝都是中华民族最强盛的朝代,按历史发展规律来说,600年崛起一次,包括现在,中华民族就正在崛起,崛起的必要就是丝绸之路的畅通,而武威正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河西走廊的咽喉所在,中华文化必然通过这条路伸张,武威一定会越来越好。

兰州属于后起之秀,汉金城郡,西秦国都,隋兰州府,明肃王入驻,清陕甘总督府,中华民国陆都,中华人民共和国长子,本世纪拿下国家级项目兰州新区,一路飙升超过武威,希望两座城市携手并肩,越来越强


安徽大咖


汉唐时代人看得更长远。

武威是一个西北战略要塞:1,排除兰州线路有两条路通往青藏.2,排除兰州线路北线仍可到达宁夏、陕西、山西.3,扼守河西走廊,直通新疆、内蒙古是王,候之地。

兰州是一个战略通道。

武威作为中心需要强大的军事实力。


胜利是属于人民的


军事用途,疆域扩张,汉武帝说了算,霍去病跟着干,匈奴同学瑟瑟发抖。东守长安,北阻西藏,西退匈奴,通丝绸。草肥马壮,个个都是一夜八次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