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怪這該死的二戰:記譯君重讀《安妮日記》讀後感

讀者朋友們好,感謝您的賞光點擊,這裡是歷史記譯,一個志在“記古今歷史,譯中外名篇”的號。點擊加【關注】,記譯君的文章將第一時間送達哦~

在上一篇文章《二戰中的死亡幽靈,蘇聯女狙擊手莎妮娜,其實是一個戰爭受害者》中,記譯君提到了莎妮娜的日記,並認為這是她最珍貴的歷史遺產。所以,在今天這篇文章裡,記譯君想和大家分享另外一本二戰時期著名日記——《安妮日記》的一些故事。

都怪這該死的二戰:記譯君重讀《安妮日記》讀後感

序言:開卷有益

因為曾入選過中學課文,所以想必很多人都對《安妮日記》以及作者安妮·弗蘭克有些印象,有些人甚至是印象深刻,比如說記譯君。所以,這段時間裡,一直宅在家中的記譯君,一有時間就會重新翻閱一下《安妮日記》,以及一本外版的安妮傳記——《安妮·弗蘭克》。

正所謂開卷有益,這不,在讀日記和傳記的過程中,記譯君就發現了一些與《安妮日記》和二戰的歷史小事實。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所以,記譯君就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感謝梅普·吉斯

記譯君覺得,時隔73年後(《安妮日記》出版於1947年),依然能夠讀到一個小女孩寫於1941年6月12日到1944年8月1日的日記,彷彿身臨其境地瞭解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月裡,一個德裔猶太小女孩(指安妮)和她的家人,以及他們家的“鄰居”所經歷的點點滴滴,我們是幸運的。而幸運的我們,需要感謝三個人

都怪這該死的二戰:記譯君重讀《安妮日記》讀後感

安妮的照片與英文簡介,圖源:百度圖片

毋庸置疑,我們首先要感謝的是作者安妮·弗蘭克,如果不是她懷揣著一個作家夢,在二戰陰霾的籠罩下,在朝不保夕的日子裡依然堅持寫日記,我們又怎麼能看到它呢。接下來,記譯君覺得,我們需要感謝的人就是安妮的父親——奧托·弗蘭克了。作為家中唯一的倖存者,正是在忍著巨大的悲痛,一頁一頁地讀完了自己女兒的日記,並決定將之出版的。如果沒有他的決定,或許安妮的日記本會一直躺在一個角落蒙塵吧。

說完了這兩個人後,記譯君更想說的其實是第三個人——梅普·吉斯。她是安妮父親的朋友,安妮的阿姨。安妮一家能夠逃脫德國人的追捕,在荷蘭一躲就是三年,梅普·吉斯功不可沒。而且,在躲避“隱居”時,又是她經常去探望安妮一家,給他們送去慰藉的。最後,當安妮一家因為外人的告密被捕後,又是她,從安妮的藏身之所,發現了她的日記本,並珍而重之地保存了起來。

都怪這該死的二戰:記譯君重讀《安妮日記》讀後感

梅普·吉斯的書《回憶安妮》,圖源:tta

記譯君想,在收起這本日記時,米普·吉斯可能是想等同盟國擊敗德國,二戰順利結束,安妮走出“牢籠”後,她再把這本對一個小女孩來說視若珍寶的日記本還給那個可愛的孩子吧。可惜,她的希望落空了。在二戰的戰火即將熄滅時,安妮的生命之火卻先熄滅了。所以,最後,在面對弗蘭克一家最後的倖存者——奧托·弗蘭克時,她只能把這本日記轉交給了他——安妮的父親,希望這本日記可以安慰一個受傷的父親的心靈。

都怪這該死的二戰

在這次重讀《安妮日記》時,或許是年歲漸長(又或者說是畢竟年紀大了【捂臉】),所以,記譯君注意到了很多以前沒有注意到的小細節。

首先,記譯君在這次重讀時發現,原來不僅安妮有寫日記的習慣,她的姐姐同樣也有這樣的好習慣啊。也就是說,除了《安妮日記》外,實際上還存在著一本《瑪格特日記》(安妮的姐姐名叫瑪格特·弗蘭克)。不過,直到今日,我們依然沒有發現安妮姐姐的日記本。記譯君覺得,或許以後我們也很難發現它了,很有可能,它已經徹徹底底地消失於二戰的戰火之中了。與此同時,戰爭吞噬的,還有安妮姐妹與幾千萬的生命。

都怪這該死的二戰:記譯君重讀《安妮日記》讀後感

不同年齡段的安妮照片,圖源:51文檔

接著,在這次重讀中,記譯君才發現,原來在進入她們那個隱藏之家前,安妮的姐姐曾經接到過當政的德國當局的通知——通知她的父親前往勞動營報道。說是勞動營,但瞭解德國這段歷史的人都知道,那裡其實就是人間地獄。

正是因為當時德國當局的迫害,安妮一家才不得不拋棄家業,躲進他們的“隱藏之家”裡。記譯君想,安妮一家的遭遇,想必是二戰時期成千上萬人的一個縮影吧。感謝《安妮日記》,讓我們可以如此直觀地看到戰火下普通人的生活一角。

雖然因為躲藏而被迫“宅”起來的日子是枯燥的,但是,記譯君也發現,在這兩年零35天裡,安妮一直心懷希望。從日記中,記譯君發現,安妮一直希望戰爭趕緊結束,然後她要趕緊返回學校學習。

都怪這該死的二戰:記譯君重讀《安妮日記》讀後感

電影《新安妮日記》中的安妮形象,圖源:豆瓣

在日記裡,她暢想著自己先在巴黎學習一年,再到倫敦學習一年。她要學習自己喜歡的藝術史,學習各種語言,爭取能夠熟練掌握並運用,以便於與各個國家的人順暢地交流。在1944年5月11日(星期四)的日記中,安妮更是寫道:“我希望做一名記者,寫很多很多的東西,爭取成為一名出色的作家。”

當時,捧著一本《安妮日記》的記譯君想對幾十年前的安妮說:“安妮,你的日記已經證明,你的確是一名出色的作家!”但是,緊接著,思緒停不下來的記譯君,突然再次極度地厭惡起戰爭來。如果沒有德國發起的二戰,安妮需要藏起來嗎?如果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並順利長大成人,我們是不是可以讀到安妮更多的作品呢?

可是歷史無法改變,也無法假設,最終,記譯君只能合上書本,掩卷長嘆:都怪這該死的二戰!

都怪這該死的二戰:記譯君重讀《安妮日記》讀後感

漫畫家筆下的二戰戰場,圖源:百度圖片

來UC,看女神在發光,讀者朋友們,你們怎麼看安妮和《安妮日記》呢?歡迎點擊加【關注】,留言參與討論哦!

本文系歷史記譯原創,主要參考資料為《安妮日記》《回憶安妮》《安妮·弗蘭克》,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果覺得記譯君的內容還行,能不能點擊加【關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