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算術題左右明朝國運

明隆慶四年(1570年),內閣首輔高拱的一道人事任命,令朝野震驚。

當時,兩廣叛亂,朝廷派出的大軍潰不成軍。首輔高拱拍板,升任江西按察使殷正茂為廣西巡撫,並統軍十萬,出征兩廣。

一道算術題左右明朝國運

殷正茂本為文官,然腹有韜略,為王佐之才,但他的缺點也極為明顯,就是貪!

其為官一任,貪汙一方,從百姓賦稅,到士兵軍餉,黑手可謂無孔不入。故而,朝野上下,無不反對高拱的這項任命。

然高拱卻不為所動,內閣建議派個心腹監軍,以便使殷正茂有所忌憚。

一道算術題左右明朝國運

高拱卻答覆大可不必,還隨即便說出那道著名的算術題:咱大明撥百萬軍餉給殷正茂,他放開手腳貪汙一半,但叛亂能平,東南可穩;若我派一清廉之人,那倒是兩袖清風,可也不成事啊!兩廣叛亂一日不平,國家就一日不能斷軍餉,長此以往,便是百萬也不能平叛。

事實證明,高拱還是知人善用的,殷正茂走馬上任不過數月,叛亂便得以平息。當然,軍餉他也貪的足足的。

最後,殷正茂出將入相,尊崇無比,告老還鄉後以八十高壽而終。

一道算術題左右明朝國運

高拱的算術題與大貪官殷正茂“善終”之結局,令我們後世之人沉思至今,不少人認為,只要官員幹實事,就是貪汙也無所謂。

可是,事實果真如此嗎?

我們且看煌煌青史,萬曆年間,後金崛起於遼東,此後不過區區數十年,便揮師入關,定鼎中原。

而大明朝擁兵百萬,自李成梁、袁崇煥、毛文龍死後,便在遼東不堪一擊,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士兵軍餉被剋扣,士氣低落。

明代中後期,軍隊裡充斥著大大小小的殷正茂,譁變討薪,是明軍常有之事,一直積重難返。

一道算術題左右明朝國運

反觀滿人的綠營軍,均由投降的明軍組成,只因賞罰分明,不克扣軍餉,綠營軍一路南下,南明軍隊便潰不成軍。

縱觀《明史》,最著名的一句話莫過於“明之亡,實亡於萬曆”。

回想萬曆年間位極人臣的殷正茂,不正是腐敗的大明官場最生動註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