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服好藥叫“清肺排毒湯”有一種力量叫“眾志成城”

本週,中文國際頻道推出5集特別節目《中華醫藥 抗擊疫情》。3月2日播出的節目中,給我們介紹了一服好藥——“清肺排毒湯” 。​

有一服好藥叫“清肺排毒湯”有一種力量叫“眾志成城”

這服藥來自於古方,是依託張仲景在《傷寒論》中關於多個寒疫的經驗和方子,調配而成的一種複合藥方。

這個藥方主要以麻杏石甘湯、射干麻黃湯、小柴胡湯、五苓散四個方子為基礎,再根據這次疾病的特點,去掉了原方中的人參、大棗、五味子,因為這次疾病是以驅邪為主,這三味藥有留邪的弊端,所以去掉了。另外又加了一些健脾化溼的藥,用以增強祛溼作用。

這樣便形成了一個相對固定的複方。配方如下:

有一服好藥叫“清肺排毒湯”有一種力量叫“眾志成城”

(提示:專家表示,“清肺排毒湯”主要用於輕型患者治療,並不能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請大家謹慎使用)

此方在經臨床療效觀察,取得一定成效後,被用於新冠肺炎輕型患者的救治,取得了不錯的療效。

在山西下屬定點醫院中,兩名兒童患者在服藥後的第二天,咳嗽便有所減輕,咯痰由黃色變為白色,連續服藥後症狀消失,經複查核酸轉陰,最終痊癒出院。

有一服好藥叫“清肺排毒湯”有一種力量叫“眾志成城”

陝西一位確診患者,在服用了半劑湯藥後,胸悶氣短就有明顯好轉,吃到兩劑以後,症狀基本消失,六服藥過後,對比所拍攝的CT就能發現,患者肺部病灶已明顯吸收,核酸檢測呈陰性,隨後痊癒出院。

有一服好藥叫“清肺排毒湯”有一種力量叫“眾志成城”

西南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 附屬中醫醫院院長 楊思進表示,截至2月22日,整個四川共有205例患者服用了清肺排毒湯,其中確診有144例,疑似有61例,服用以後有23例治癒出院,20例症狀消失,73例症狀改善,14例症狀平穩,總有效率達到90.3%。

從疫情發展到現在,前線的醫務人員不眠不休奮戰在各自的崗位上,藥物就是他們手中抗擊疫情的武器,中西醫雖是兩套不同的醫學體系,但可以同時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發揮作用,相互補充、取長補短、協作攻關,救治更多的病患,打贏這一場疫情阻擊戰。

而最近,國內關於疫情的好消息也接連不斷。

新增病例持續下降

有一服好藥叫“清肺排毒湯”有一種力量叫“眾志成城”

(央視新聞微博截圖)


有一服好藥叫“清肺排毒湯”有一種力量叫“眾志成城”

(央視新聞微博截圖)

口罩的日產量也破億了

有一服好藥叫“清肺排毒湯”有一種力量叫“眾志成城”

(央視新聞微博截圖)

而這些好消息的出現,都是我們每一個人努力奮戰的結果。政府調度力量支援醫療、建設醫院,冒著生命危險奮戰前線的醫護人員,有情況就衝上前去的解放軍,各村各鎮各個社區的檢測員、網格員,口罩工廠的工人,千里送蔬菜的菜農,把積蓄全部掏出來的清潔工和把壓歲錢拿出來的小朋友,以及老實宅在家中不亂跑的你……我想說,在這一場14億人“總動員”的戰爭中,每個人都是戰士,每個人都算數。

縱觀歷史,每逢危難之時,中國人總會手挽手,肩並肩,互相支撐,共渡難關一代代中華兒女雖歷經坎坷,但總會越挫越勇,越是危難時刻,人們越會緊密地團結在一起,用這萬眾一心的力量,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蹟。

這不由得讓鄉小愁想起《記住鄉愁》節目中,“一元獻機”的故事帶給我們的啟示。

抗日戰爭時期,重慶合川遭遇戰火侵襲,很多人無家可歸,淶灘人收留了這些無家可歸的人,給他們提供衣食住行等。

有一服好藥叫“清肺排毒湯”有一種力量叫“眾志成城”

不久後,合川縣城又發起“一元獻機”運動:每人捐贈一元錢,為中國空軍購買軍機。當時,中國的空軍力量在曠日持久的抗戰中,幾乎被消耗殆盡。國家危難之時,人們又行動起來。80歲的老人捐出了辦壽宴的錢;新媳婦捐出了陪嫁的首飾;大人、小孩、開館子的、擺小攤、趕場的……全部踴躍捐贈。

有一服好藥叫“清肺排毒湯”有一種力量叫“眾志成城”

一人拾柴火不旺,眾人拾柴火焰高,不到半年的時間,一共籌集到了法幣45萬元,購買了先進的戰鬥機,送往抗日前線。此後,這場運動被推廣到整個西南地區,並最終成為一場中國人民共同參與的愛國行動。一架架由普通民眾捐款購買的戰機飛赴戰場,匯聚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成為銘刻在每一箇中國人心中的共同信念。

中華民族能夠生生不息,一個主要力量就是來自於民眾。千百年來,正是無數中華兒女前赴後繼,不怕艱難險阻,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用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力量和勇氣,使得中華民族在多次面臨災難的時候,能夠轉危為安。而這一次,有大家的努力,我們也一定會轉危為安。

來源 | 《記住鄉愁》《中華醫藥 抗擊疫情》央視新聞等

有一服好藥叫“清肺排毒湯”有一種力量叫“眾志成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