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人拯救一個國家,西夏最大的麻魁代表——樑太后


導讀

党項羌在中國歷史的進程中,完全是一部戰史。無論是早期在青藏高原上和周圍族群的爭鬥,還是在黃土高原上崛起之時乃至立國後斡旋在宋、遼、金之間,甚至於王朝末期和蒙古人之間的廝殺,戰爭一直伴隨著這個古老的族群。

綜觀整個西夏戰史,完全是一個憑藉少數兵力在一個四面皆敵的環境中和強國、大國抗衡的歷史。

成吉思汗把歐亞大陸四十多個國家、七百多個族群歸服於自己締造的帝國版圖中,但征服西夏就花了二十二年的時間:六次征討這個頑強的王朝,親自帶兵征討就有四次。

從公元881年党項羌中的拓跋部在夏州建立地方政權起,到公元1227年西夏滅亡,以党項羌為主體的西夏政權與宋、遼、回鶻、吐蕃、金、蒙古等政權發生的征戰,伴隨著党項羌民族的榮衰,使得西夏戰史成了中國軍事上豐富且精彩的一章。

麻魁,是西夏對女兵的稱呼。在西夏法律《天盛改舊新定律令》規定:

西夏地方部隊中允許女性參軍,稱之為“麻魁”《天盛律令》中稱為“寨婦”。

西夏的人口稀少,兵源不足,而它的四周,存在著許多地方政權和強大的遼國、宋朝。用女兵可以有效地緩解兵源不足的問題。

一個女人拯救一個國家,西夏最大的麻魁代表——梁太后

西夏婦女地位讓人欽羨

西夏的婦女驍勇善武,中國曆代軍營忌諱女性出現,在男人主導的戰場上,西夏的麻魁們無疑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這也是中國歷史上有歷史記載的第一次允許女性合法入伍。

那麼梁太后就是西夏麻魁最大的代表。

一個太后親自指揮走上戰場,在我們古代的中原王朝裡是幾乎不存在的。

那麼在西夏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這與西夏女性的地位息息相關。

党項羌在黃土高原生存的200多年裡,他們受唐朝的影響非常深,他們秉承著唐朝的文化氣脈。唐朝是一個最開放和包容的王朝。唐朝武則天能從後宮走向前朝。在西夏,女人當權、當政並不像中原王朝那樣看成是一個特別嚴重的問題。

元昊建國十幾年後,西夏遊牧民族的風俗依然很突出,當中原王朝的女人在倫理綱常下日益成為男人的附屬品時,西夏的女人卻擁有極大的自由,社會和道德對她們分外寬容。

西夏法律專著《天盛律令》中有不少與女性權利相關的規定:

女性可以同其他男子出逃生活,如果一段時間不再喜歡,可以與另一個兩情相悅的人一起逃走,再組建家庭,即使返回原來的家中生活,原夫也不可以阻攔。


一個女人拯救一個國家,西夏最大的麻魁代表——梁太后

法律賦予了西夏女人主宰自我命運的權利,女性在遊牧社會的地位要比我們農耕地區的女性社會地位明顯要高出很多。

西夏彪悍的遊牧風俗和西夏的法律都大大的地保障了西夏婦女的權益。所以西夏的女人,她們飽滿的生命在中國的西北恣意地生活著。

傳奇經歷:美麗邂逅,表嫂成皇后

梁太后,她生於涼州漢族大戶家庭,是當時西夏國相沒藏訛龐的兒媳婦。

西夏的第一任皇帝李元昊被兒子謀殺後,沒藏家族控制了西夏政權。沒藏黑雲成為西夏的第一位太后。她的兒子諒柞就是西夏的第二位皇帝。13歲的諒柞在舅舅沒藏訛龐的府裡,他遇見了梁氏,兩人一見鍾情。歷史證明這是一次改寫西夏命運的美麗邂逅。

一個女人拯救一個國家,西夏最大的麻魁代表——梁太后


當時,梁氏是諒柞的表嫂,兩人經常私通。沒藏訛龐父子起了殺心,他們密謀弒君,篡權自立,梁氏在無意中知曉了這個驚天秘密。她把把賭注壓在了年輕的皇帝身上,她告訴了諒柞。

公元1061年,諒柞將沒藏家族一網打盡,當年他15歲,應該說年少有為。諒柞以他罕見的成熟和智慧除掉了權臣,正式執掌西夏政權。

同時,他賜死第一任皇后沒藏氏(沒藏訛龐的女兒)。梁氏成為他的第二任皇后。

六年後,21歲的諒柞病亡,梁氏成為了西夏第二任太后,就在同一年,宋神宗繼位。梁氏當仁不讓地掌握了西夏政權。她任命弟弟梁乙埋為國相,西夏進入梁氏兄妹執政時期。

一個女人拯救一個國家,西夏最大的麻魁代表——梁太后


永樂城大戰:親歷前線,親自指揮,無所畏懼

戰爭起因

諒祚時期,他大力推行儒家文化,讓党項貴族中的保守派很不滿意。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當時漢文化的影響力。梁太后掌權後,她廢除了儒家禮儀,恢復党項的風俗,希望藉此籠絡人心。

令她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第一個反對的是他的兒子,渴望獨立治國的皇帝秉常。他和他的母后對著幹,他廢除党項風俗,推行漢人禮儀,他聯合大臣謀取太后實權。梁太后無法容忍兒子的挑釁,囚禁了年幼的皇帝,這其實就是一個党項保守貴族勢力與皇權勢力的權力鬥爭。

而彼時的宋朝,宋神宗執政後,拒絕了富弼等元老重臣提出了

“二十年口不言兵”的規勸,起用了“負天下大名三十年”的王安石為翰林學士,在政治和經濟上開始了變法運動;在軍事上主動出擊盛夏邊境的無定河流域,布排夏州、石州、宥州、銀州、綏州等西夏東部疆域中的重要城池堡寨。揭開了西夏和宋朝五十年戰爭的序幕。

公元1074年,北宋境內設置的一百多員大將中,和西夏交界的西北邊境就有四十二人,職業軍人在二十至三十萬,針對西夏的軍事進攻方略逐漸形成。

尤其是針對西夏党項軍隊馬上作戰能力強的特點,宋朝政府在和西夏邊界地區招募吐蕃士兵和弓箭手,經過軍事訓練後,構成了宋朝軍隊中獨特的地方力量,成為宋軍對西夏作戰的前鋒和勁旅。

至此,從開國以來備受西夏侵擾的宋朝政府,已經積聚了發動對西夏戰爭的力量。

宋朝在等待著一個出兵的契機。

秉常被囚禁,擁護秉常的西夏大將紛紛擁兵自立,向宋朝提議派兵討伐太后。宋神宗認為這是攻打西夏的最好藉口和時機。

戰爭過程

宋朝著名文學家蘇轍也在他的《欒城集》中寫道:秉常之禍,人心離貳。”

公元1081年,宋神宗以秉常被梁太后囚禁,解救皇帝為藉口,興師問罪,在西至今甘肅臨洮、東到今山西西北部的上千裡邊境線上,兵分五路攻打西夏,史稱“五路伐夏”

一個女人拯救一個國家,西夏最大的麻魁代表——梁太后


當然宋神宗沒有那麼高尚,他之所以大力推行改革,其中的一個目的就是想讓西夏版圖納入中原王朝的版圖之內。

這次伐夏,宋神宗出動了三十五萬軍隊,二十萬勞工,加上改革以來國家積累起來的財富,孤注一擲地發動了宋、夏史上最大的戰爭。

這是一次西夏面臨生死攸關的戰役。

開始時宋朝捷報頻傳,西夏重鎮相繼失守,東、西兩線直逼西夏國都。戰場局勢岌岌可危。而西夏國內,囚禁皇帝的行為也引發了皇族的不滿,國內政治局勢一觸即發。梁太后處於前所未有的危機,她將何去何從?她將怎麼帶領西夏突圍?

戰爭轉機

面對著宋朝的步步緊逼,梁太后毫不畏懼,她出奇的冷靜,她親自帶領著西夏的精銳部隊,對宋軍要害力量進行打擊,同時堅壁清野,派出機動兵力襲擊宋朝的後方糧道,這擊中了宋朝的致命要害處。宋朝邊境作戰,糧草一直是它的短處。宋朝不得不調整策略,停止全線作戰,開始依託軍事堡壘,重點打擊,步步為營,層層推進。

一個女人拯救一個國家,西夏最大的麻魁代表——梁太后


公元1082年,宋神宗用二十三萬人用十四天時間築成了永樂城,宋神宗賜名“銀川寨”。並在陝西橫山縣黨岔鄉一帶的河谷地帶修建了十二座永樂城的衛星堡寨。永樂城處於銀州、宥州、和夏州三地的交界處。它居高臨下,氣象雄壯,是進攻西夏的橋頭堡。

一個女人拯救一個國家,西夏最大的麻魁代表——梁太后


梁太后認識到,一日不破永樂城,西夏的咽喉就始終被大宋牢牢地扼住。她暗中派人偵探,知道了永樂城的一個致命缺陷——城中沒有水源。

軍事天賦極高的梁太后抓住了這一點,作為西夏的最高統帥,梁太后趁宋軍立足未穩,率領大軍撲向剛剛竣工的永樂城,西夏軍隊圍攻永樂城後,立即斷絕了城裡的水源,使宋朝軍隊渴死者達十分之六七,以至宋軍後來到了喝馬糞汁解渴的地步,外面的援軍也被西夏軍死死攔住。宋軍苦守20天后,終於城破兵敗。

一個女人拯救一個國家,西夏最大的麻魁代表——梁太后

永樂城失陷後,死亡軍民人數達二十多萬,加上此前的靈州之戰,宋朝軍隊損失人數達六十萬,宋朝元氣大傷。這是大宋建國以來從未有過的失敗,西夏大獲全勝,一個女人拯救了整個國家。

戰爭影響

10天后,永樂城被西夏攻陷的消息傳到開封城,宋神宗在早朝時失聲痛哭,“涕泣悲憤,為之不食”這一場戰役徹底擊碎了他強兵開邊的夢想,完全把宋神宗殘存的從五路伐夏那裡得到的榮譽感、心理安慰、一點點信心和對政治改革的堅定信仰都給摧毀了。

“自是之後,帝始知邊臣不可信倚,深自悔咎,遂不復用兵,無意於西伐矣。”

宋帝國再也沒有能力主動發起對西夏的全面戰爭。

但是,連年的戰爭也引起了西夏國內的不滿,梁太后不得不讓兒子秉常復位,為了繼續控制國家主權,梁太后將她的的侄女立為皇后,西夏完全籠罩在女人的光環之下。

公元1085年,宋神宗告別人世。同年十月,梁太后也死去,這位西夏曆史上傑出的女性結束了自己在西夏曆史中的角色與使命。

後續

秉常執政不久,鬱鬱寡歡也駕崩了,皇位由兒子乾順繼承,國政大全權再次落到乾順生母小梁太后手中,這也是一位好戰的女人,在她執掌西夏的十三年中,發動了數十次針對宋朝的戰爭,相比姑姑,她更加強硬,更富有戰鬥精神。她的野心和自負一點不亞於男性帝王,她的獨斷專行惹惱了遼國皇帝,在遼國使節貢獻的酒中下毒,終結了小梁太后對西夏十三年的統治。

一個女人拯救一個國家,西夏最大的麻魁代表——梁太后


結語

這兩位大、小梁太后,雖然都很專政獨裁,但是西夏的社會、經濟並沒有因為她們的專政而落後,這應該對她們的能力給予肯定。

西夏女人膽識過人,能征善戰,雖然中原王朝也多次出現過後宮專政的情形,但是後宮的女人們很少指揮作戰,更不要說親臨戰場、走上前線。大、小梁太后,她們既是西夏最大的麻魁,也是激勵西夏戰士奮勇作戰的精神象徵。西夏女人,像男人一樣創造了歷史。

參考書籍:

《宋史》

《續資治通鑑長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