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撒泼打滚、情绪失控:家长这样做,孩子高情商

周末,宝妹大清早就起床,跳绳、打球、玩橡皮泥、过家家……除了吃饭时,几乎没有停下来过,一直忙个不停。

到了下午两点多,她双目无神、哈欠连天,我提议去睡午觉,她不同意了,还要继续玩。

可没过久,她就开始闹情绪,觉得这个不好玩,那个没意思。我再一次劝她去午睡,没想到,这下就摸了老虎尾巴:她直接爆发,开始放声大哭,还一边叫着:“我不睡,我要出去玩……”我们的劝说,就犹如火上浇油,只会让她更加崩溃。

最后,我抱着她由着她尽情大哭,不再劝说,只是轻轻地拍着后背。渐渐地她平静下来,含着眼泪睡着了……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相似情形:一点小事他们就火冒三丈,稍不如意他们就崩溃大哭,你的安慰、劝说、管教,统统都变成了导火索,只会让他们越闹越凶,完全失去理智。

面对此情此景,我们不免疑惑:平时犹如天使般的孩子,为什么瞬间就变成这样了?当孩子情绪失控时,我们要怎样做?怎样帮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减少情绪困扰?

孩子撒泼打滚、情绪失控:家长这样做,孩子高情商


孩子撒泼打滚、情绪失控:家长这样做,孩子高情商

认识情绪失控的“始作俑者”:大脑

我们都知道,大脑分为左右脑,分别掌管不同的功能。事实上,大脑也可以分为上、下两层。

下层大脑包括脑干和边缘区域 ,负责基本功能、与生俱来的反应和冲动、强烈的情感。它掌管呼吸、心跳等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在危险时刻,通过逃跑或战斗来保护自己,属于本能反应。

上层大脑由大脑皮层及其各个部分构成,包括前额叶皮层。相比原始的下层大脑而言,上层大脑进化程度更高,它负责比较复杂的重要功能,如思考、想象和规划。


孩子撒泼打滚、情绪失控:家长这样做,孩子高情商

上层大脑和下层大脑

现实中,当孩子情绪平静,上下层大脑密切配合动作时,大脑运转良好。于是,我们看到的孩子是善解人意、认真思考、顾及后果,我们内心充满着自豪和骄傲:我的孩子真懂事!

然而对于孩子,不管他们平时表现得再懂事体贴,我们也不能忽略:孩子的大脑仍在发育中,上层大脑需要等到20+岁时才能够完全发育成熟。这就说明,孩子本身的生理基础就决定了,他们的考虑不全

同时,掌管情绪的杏仁核也位于下层大脑,它能快速处理和表达情绪。对于儿童来说,他们面对周遭的挫折或需求未得到满足时,还未来得及传达至上层大脑来思考,杏仁核更是当仁不让地冲在前面,极易通过大哭大闹来发泄情绪。

不论孩子还是成人,一旦被愤怒、生气、沮丧等负面情绪被包围,是很难去启动上层大脑来作出理智分析和判断的。

孩子撒泼打滚、情绪失控:家长这样做,孩子高情商

当孩子深陷负面情绪之中,管还是不管?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发脾气时,最好的办法是干脆不管他,让他自己冷静;也有人认为,孩子无理取闹时就是欠管教,训斥、罚站甚至打骂一顿,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明白:有些事发火也无济于事。

管与不管,总是很难平衡。有的时候,你管得越多,孩子反倒越生气;可是,有时不管教,担心孩子学会借着哭闹来达到平时不允许的目标。

对于孩子的怒火,我们需要分两种情况来分别处理:

来自下层大脑的情绪

有些在家长眼里明明是小事,比如:

  • 孩子吃饼干时不小心掉了一块;
  • 画画时涂到纸外面了;
  • 等电梯时被别人抢先按了电梯开关

…………

结果孩子瞬间就情绪崩溃了,重新拿块饼干、给张纸再画一遍、让他再按一次电梯,在我们看来如此简单易行的解决方法,孩子硬是不接受,只顾着大吵大闹了。此时如果再劝几句或管教几下,孩子更是哭天喊地,有时甚至还拳打脚踢。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大脑全部是由下层部分在主管,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和情绪,全身心都被怒火包围着,随时爆发,上层大脑无法思考。

孩子撒泼打滚、情绪失控:家长这样做,孩子高情商

除此之外,当孩子累了、困了、饿了、生病了、犯起床气时,他们的上层大脑就暂时处于罢工状态 。这时,不管你是循循诱导还是严厉呵斥,孩子都是充耳不闻,只会将你当作撒气的对象,拼命发泄内心的不满。此时,我们更需要冷静,不可与孩子去计较这一时对错,而是倾注更多的耐心去聆听孩子哭声背后的需求;可以通过轻抚、游戏力、共情等方法来与孩子建立联结,帮助他们冷静下来。

如果孩子太过激动,做出可能伤害自己或别人的行为,家长则需要第一时间带孩子离开当时的情境,抱紧他、温柔地安抚他。

只有当孩子情绪平静下来时,他才能接受到你的管教和劝说,启动上层大脑来思考。

正如《全脑教养法》一书所说;

这就好比你是一个下去救孩子的救生员,在告诉孩子下次不要游那么远之前,你需要先游向他,抱住他,并帮他上岸。


来自上层大脑的情绪

出门玩时,妈妈和乐乐说好,前几天刚买了玩具,这次出去玩不可以买别的了,乐乐同意了。

在商场里,乐乐看到一小朋友手里拿着以前在电视里看到的独角兽,于是也要买。妈妈不同意,和她说之前约定好了,玩具一个月只有一次。如果她想要,只能等次了。

乐乐听不进去,见妈妈也不为所动,他就不管不顾地往地上一趴,旁若无人地号啕大哭。眼泪汪汪的同时,还不忘偷偷地观察妈妈的反应。妈妈如果去拉扯,他更是哭得带劲,任身边人来人往,如入无人境地一般。

很明显,乐乐这属于上层怒火。

很多孩子也惯用这种方法,当他们想得到某个东西、达到某个目的时,他们会通过发脾气、哭闹来“控制”父母的行为。一旦家长妥协,答应他的要求,他立马可以停止哭泣、甚至破涕为笑。


孩子撒泼打滚、情绪失控:家长这样做,孩子高情商


之所以会停止哭泣,是因为孩子一直在用上层大脑在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有效?父母是否有所变化?得到自己所求后,上层大脑也在即时反馈。

对于这种怒火,家长面临孩子的撒泼打滚,必须设置好界限,不能因为孩子的哭闹就放弃之前的原则。

很多家长有这样的经验:一旦因为哭闹而满足孩子的要求,以后孩子还会搬出同样的伎俩来应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言行一致,冷静地拒绝孩子。当孩子看到他的哭闹并不起作用时,对应的情况也会越来越少。

孩子撒泼打滚、情绪失控:家长这样做,孩子高情商


熟能生巧,锻炼孩子的上层大脑,帮孩子更好掌控身体和情绪

虽然孩子的上层大脑需要在二十来岁才发育成熟,但我们可以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上层大脑,从而让他们能更好地平衡自己的情绪和自我控制。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留心观察,多和孩子交流,就能创造不少锻炼大脑的机会。

1、让孩子作决策

很多时候,我们都习惯于帮孩子做决定。尤其是孩子小的时候,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什么都不懂,就理所当然地直接做决定。事实上,即使是衣食出行这样的日常事务,也能让孩子参与进来。比如:让孩子自己决定早晨吃什么、今天穿哪套衣服、周末去哪玩……

或许有人会担心孩子太小,让他自己做决定,会完全乱套。

对于年幼的孩子,我们可以给出几个选项,让孩子从中选择。比如这样询问孩子:

  • 早餐你想吃面条还是煎饼?
  • 这两套衣服你喜欢粉红的还是蓝色的?
  • 明天我们是去河边玩沙子还是去树林里捡树叶?

而对大点的孩子,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想看什么书、上什么兴趣班,并在做出选择后尊重他们的意见去实行,鼓励孩子为自己的选择去坚持。

当然,孩子的每个选择可能并不符合家长眼中的最好结果,家长不要过于追求完美,而是应聚集于孩子的锻炼过程。

孩子撒泼打滚、情绪失控:家长这样做,孩子高情商



2、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

孩子生气、沮丧时,容易身体失控。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对策,生气时怎样做既可以发泄内心的不满情绪、又不会伤害自己和他人。平时可以带孩子一起玩些控制身体的游戏,如:枕头大战、深呼吸、跺脚、跑步……

刚开始的练习时,孩子在生气时可能不会及时运用到这些练习的技巧。不要着急,选择孩子自己喜欢的方式,慢慢地融入。久而久之,孩子就能更好地运用上层大脑来控制自己的身体。


3、和孩子讨论生活中的的问题,商量对策

现实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和孩子玩时,可以适时地孩子聊聊:

  • 婷婷姐姐上学的时候哭脸了,你觉得她为什么哭呢?
  • 隔壁小哥哥带着妹妹玩,结果碰到自己的朋友就自己跑去玩了,留下小妹妹一个人。如果是你带着小妹妹,碰到你的好朋友想一起玩,你会怎么做?
  • 乐乐放学的时候,坐在玩具店门口哭,因为他又想买玩具了,你觉得他妈妈会怎么做?

这样基于现实的聊天,既有利于孩子观察别人的反应,通过推测来更好地理解别人、促进共情力的发展;同时也能更好地锻炼孩子在面对不同的情境时,自己如何应对。

同时因为事情发生在别人的身上,孩子的情绪是平和的,上下层大脑处于共同合作的状态,孩子既有真实情境 ,又能更理性地思考问题。


孩子撒泼打滚、情绪失控:家长这样做,孩子高情商


孩子撒泼打滚、情绪失控:家长这样做,孩子高情商

写给父母:

面临孩子的无理取闹、情绪失控,尤其是在哄了多久仍未能好转时,我们很容易自己情绪失控。此时,我们不要在冲动中去责罚或打骂孩子,而是更加需要保持冷静。如果暂时无计可施,可以先离开场景,避免作出伤害孩子的行为,无论是言语还是行为上的。

面对孩子,一方面我们需要静待花开,孩子时刻在成长,时时会有新的惊喜,不可操之过急;同时,我们也可以采取有效的办法,适时地推孩子一把,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让孩子更好地发展和适应当下的环境。


孩子撒泼打滚、情绪失控:家长这样做,孩子高情商


作者介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亲子阅读推行者,育有一枚小书虫。带娃之余,努力用文字分享自己所学所用。感谢点赞、转发或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