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識炒股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寫在前面,分享一名雪球用戶的自述,一個工資5000元散戶是如何做到現在資產千萬的頑強投資之路。

家鄉

34年前,我出生在江西省靠近福建龍巖的一個山村,家鄉太窮了,即使是現在,仍然很窮,山路彎彎曲曲,樹木茂密林立,一眼望過去,一座山又是一座山。

在我小時候,在這塊土地的人們,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家人耕種這自己一畝三分地,一日復一日。直到去了縣城上了初中才知道,原來這個世界不僅僅是我們所圍成的幾座山那麼大。

求學路和工作

我的本科和研究所都是畢業於某985學校。

2012年畢業至今,已經過去將近8年的時間,一直在上海的一家國有企業上班。

為什麼仍然在這裡上班,一是感覺自己能力不足,去其他地方待遇也不會提高;二是貪圖所謂的旱澇保收,而且待久了,人會懶惰,總覺得只能在這裡適應;三是有比較多的時間。

每個月基本工資到手5000元,加上2500元的公積金,算是7500元固定收入,偶爾有點獎金,一年下來,月均到手一萬元左右(這個只是目前的情況,之前很多年基本靠工資收入和偶爾的津貼),相比其他行業和上海這所城市來說,算是中等偏下的。

比較欣喜的在今年年初,有機會去某國待一年,經過一些思想鬥爭後,答應了該工作,目前也一直處於國外。

未來怎麼樣,不知道,希望未來越走越順。我非常重視工作的現金流,因為能夠帶來持續的現金流,也是自己人生價值的部分體現。

投資之路

第一次知道炒股這件事,是在讀研的時候,有機會參與了個炒股大賽。後來,自己慢慢看了一些經濟學的書籍,經常看一些經濟學論壇,偶爾去經濟學院聽課,但是隻怪當年年輕浮躁,聽不懂,沒有堅持聽下去。讀書的時候多接觸些人,參加些活動還是有必要的,也許能找到自己的一些興趣點。

2012年年中畢業到目前單位,事情好少,就自己看書。多讀經典書籍,對自己投資初期是非常有好處的。

後來開始開戶,慢慢研究股票。經過一年多的深入研究金風科技,我有百分百的把握(當時自認為),自己的選擇不會錯,於是把自己所有的收入全部押在金風科技上,並且不管價格多少,工資到賬,省吃儉用,有錢就一直買金風科技。

當時不知道,從2013年開始中小創已開啟了大牛市,自己趕上了時代的列車。2015下半年,在某邦舉牌後,以及自己一直想要買房子,果斷賣出了9成以上倉位,一週內付了首付。

買完房子前,比較擔心,主要是覺得自己可能付不起月供。雖然自己收入基本上和月供持平,但是當時對未來的比較樂觀。我覺得這是自己這輩子打得最漂亮的一場仗,因為2016年後,全國的地產都開始全面上漲。

現在回想自己的這場仗打得漂亮,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1) 自己對金風科技的信心很足,一直看多,買入的時候,處於熊市階段,賣出點也幾乎在次高位,算做了一次很漂亮的大波段操作。而且期間的幾次小波段,也做的可以。

2)運氣成分很大。因為有了某邦的舉牌,該股價格瘋狂上漲。

3)看到周圍很多同事買房,自己受到他們影響,也跟風買房。當然,自己也做了很多房地產的功課,問了很多人的看法。

4)當然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掙大一點的錢,有時候真的靠運氣,運氣非常重要。

個人目前資產和負債:房子500萬左右(毛估),負債100萬,股票持倉280萬,現金30萬(以備不時之需)。在上海普通人一枚,靠自己的努力有時候會很辛苦,但是也是有可能走出一條路來的,一起努力前進。

思考

1)工作很重要,雖然薪水不高,但這是大部分人現金流的主要來源,工作能力的提高,隨著收入提高,我認為比股市帶來的收益更重要,幸福感更強。投資和工作左右相互支撐,更安全,走得也更穩2)投資並沒有什麼一勞永逸,在資本市場想要快樂的掙錢,是不可能的,總會經歷各種質疑和波折。在面對這種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去提升自身內心承受波動的能力。

3)不要自己過於自信,要不斷學習。巴菲特前些年也說不投科技股這樣的話,但這些年買了IBM、蘋果等。持續的學習才能提高自身的能力,學習是一生的事情。分享這個故事是希望能糾正一些人的錯誤觀念。股市不是印鈔機也不是賺快錢的地方,擺正心態,投資的過程就是一個理性判斷的過程,投資能力的提高就是決策力和判斷力提高的過程,共勉。

(雪球用戶苦行僧01自述,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