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识炒股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写在前面,分享一名雪球用户的自述,一个工资5000元散户是如何做到现在资产千万的顽强投资之路。

家乡

34年前,我出生在江西省靠近福建龙岩的一个山村,家乡太穷了,即使是现在,仍然很穷,山路弯弯曲曲,树木茂密林立,一眼望过去,一座山又是一座山。

在我小时候,在这块土地的人们,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家人耕种这自己一亩三分地,一日复一日。直到去了县城上了初中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不仅仅是我们所围成的几座山那么大。

求学路和工作

我的本科和研究所都是毕业于某985学校。

2012年毕业至今,已经过去将近8年的时间,一直在上海的一家国有企业上班。

为什么仍然在这里上班,一是感觉自己能力不足,去其他地方待遇也不会提高;二是贪图所谓的旱涝保收,而且待久了,人会懒惰,总觉得只能在这里适应;三是有比较多的时间。

每个月基本工资到手5000元,加上2500元的公积金,算是7500元固定收入,偶尔有点奖金,一年下来,月均到手一万元左右(这个只是目前的情况,之前很多年基本靠工资收入和偶尔的津贴),相比其他行业和上海这所城市来说,算是中等偏下的。

比较欣喜的在今年年初,有机会去某国待一年,经过一些思想斗争后,答应了该工作,目前也一直处于国外。

未来怎么样,不知道,希望未来越走越顺。我非常重视工作的现金流,因为能够带来持续的现金流,也是自己人生价值的部分体现。

投资之路

第一次知道炒股这件事,是在读研的时候,有机会参与了个炒股大赛。后来,自己慢慢看了一些经济学的书籍,经常看一些经济学论坛,偶尔去经济学院听课,但是只怪当年年轻浮躁,听不懂,没有坚持听下去。读书的时候多接触些人,参加些活动还是有必要的,也许能找到自己的一些兴趣点。

2012年年中毕业到目前单位,事情好少,就自己看书。多读经典书籍,对自己投资初期是非常有好处的。

后来开始开户,慢慢研究股票。经过一年多的深入研究金风科技,我有百分百的把握(当时自认为),自己的选择不会错,于是把自己所有的收入全部押在金风科技上,并且不管价格多少,工资到账,省吃俭用,有钱就一直买金风科技。

当时不知道,从2013年开始中小创已开启了大牛市,自己赶上了时代的列车。2015下半年,在某邦举牌后,以及自己一直想要买房子,果断卖出了9成以上仓位,一周内付了首付。

买完房子前,比较担心,主要是觉得自己可能付不起月供。虽然自己收入基本上和月供持平,但是当时对未来的比较乐观。我觉得这是自己这辈子打得最漂亮的一场仗,因为2016年后,全国的地产都开始全面上涨。

现在回想自己的这场仗打得漂亮,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自己对金风科技的信心很足,一直看多,买入的时候,处于熊市阶段,卖出点也几乎在次高位,算做了一次很漂亮的大波段操作。而且期间的几次小波段,也做的可以。

2)运气成分很大。因为有了某邦的举牌,该股价格疯狂上涨。

3)看到周围很多同事买房,自己受到他们影响,也跟风买房。当然,自己也做了很多房地产的功课,问了很多人的看法。

4)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挣大一点的钱,有时候真的靠运气,运气非常重要。

个人目前资产和负债:房子500万左右(毛估),负债100万,股票持仓280万,现金30万(以备不时之需)。在上海普通人一枚,靠自己的努力有时候会很辛苦,但是也是有可能走出一条路来的,一起努力前进。

思考

1)工作很重要,虽然薪水不高,但这是大部分人现金流的主要来源,工作能力的提高,随着收入提高,我认为比股市带来的收益更重要,幸福感更强。投资和工作左右相互支撑,更安全,走得也更稳2)投资并没有什么一劳永逸,在资本市场想要快乐的挣钱,是不可能的,总会经历各种质疑和波折。在面对这种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去提升自身内心承受波动的能力。

3)不要自己过于自信,要不断学习。巴菲特前些年也说不投科技股这样的话,但这些年买了IBM、苹果等。持续的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的能力,学习是一生的事情。分享这个故事是希望能纠正一些人的错误观念。股市不是印钞机也不是赚快钱的地方,摆正心态,投资的过程就是一个理性判断的过程,投资能力的提高就是决策力和判断力提高的过程,共勉。

(雪球用户苦行僧01自述,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