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門之戰,鄭莊公如何擊退宋衛等國聯合進攻?

春秋戰國風雲錄——鄭國篇(4)東門之戰



春秋初期,居於中原腹心地區的鄭、衛、陳以及位置略微偏東一點的宋、魯這幾個國家,由於交通便利、地區文明開化時間久程度深等因素,自西周初年封邦建國以來,就屬於一等強國。而鄭國在列國之中又率先強大起來。鄭國北方和東方接衛宋、南鄰陳國、東方隔宋國又有魯國。在這樣一個強鄰環伺的環境下,剛剛平定了內亂的鄭莊公,就把目光投向了鄭國之外。作為一個志在天下霸業的君主,鄭莊公稱霸第一步將會怎麼走?他又遇到了哪些阻礙?


因共叔段之子奔衛 鄭衛結怨

鄭國共叔段叛亂被鄭莊公平定後,共叔段出逃共國。而共叔段的兒子公孫滑則出逃衛國。請求衛國發兵幫助自己打回鄭國。衛國位置在鄭國的東北方,也是鄭國的鄰國。衛國人看到公孫滑到來,認為這是干涉鄭國內政的好機會,於是便答應了公孫滑的出兵請求。

公元前722年,也就是鄭伯克段於鄢和段之子公孫滑奔衛的同年,衛國出兵攻打鄭國。剛一開始,衛國進軍比較順利,一路打到了鄭國廩延(今河南延津北)。鄭莊公見到衛軍勢力如此之大,感覺憑一己之力無把握完全擊退衛軍。因此,鄭莊公決定憑藉身為周王卿士的身份,利用卿士之權調動周王軍隊打敗衛國人。

東門之戰,鄭莊公如何擊退宋衛等國聯合進攻?


當時,周平王東遷洛邑後,把護駕東遷有功的鄭武公任命為周王卿士。所謂卿士,就是輔佐周王處理國政的官,且有權調動王室軍隊。一般來說,卿士所用之人,都是周王身邊親近的人,或者對周室有大功的人。而鄭武公姬掘突的父親鄭桓公姬友是周宣王姬靜的弟弟,周平王姬宜臼又是周宣王的孫子,也就是說,作為武公之子的鄭莊公姬寤生,是周平王的的堂兄弟。所以,這層親戚關係,加上鄭武公又是於周室有功的大臣,周王卿士之位自然就非鄭武公莫屬了。再加上當時的官位爵位都可以傳之後代,因此,鄭莊公也就自然而然承襲了鄭武公的周王卿士之位。

鄭莊公利用擔任周平王卿士的權力,徵調了周王軍隊,以及周王另一位重臣——西虢國公的軍隊,再加上鄭國本部兵馬,“三國”聯軍浩浩蕩蕩殺向衛國南部邊境。衛軍大敗而歸,公孫滑也在戰亂中逃走,其人此後也未見史書記載。


被衛國拉下水 宋陳蔡三國與鄭開戰

公元前720年,宋穆公去世,穆公侄子與夷繼位,是為宋殤公。而穆公的兒子公子馮被命令外出到鄭國居住。

宋國的公子馮到了鄭國後,鄭莊公卻想把他送回宋國去繼承君位。畢竟公子馮是宋國先君宋穆公的兒子,理當承繼君位。但以侄子身份接替君位的宋殤公自然不願看到這番情景。恰巧此時,衛國派人出使宋國,請求宋國出兵攻鄭,並表示衛國會和陳蔡(當時與衛國關係友好)兩國一道跟隨宋國出兵。宋殤公正擔心公子馮從鄭國回來奪他君位,於是就爽快答應了衛國使者的出兵請求。

公元前719年,宋衛陳蔡四國聯軍在宋殤公、陳桓公帶領下攻入鄭國,包圍了鄭國國都的東門。鄭莊公率軍與聯軍激戰五日,才迫使對方撤兵。

東門之戰,鄭莊公如何擊退宋衛等國聯合進攻?


宋衛內部不穩致使攻鄭失敗

截至鄭國東門之戰的勝利,我們來複盤一下鄭莊公繼位以來內鬥外戰的過程。第一階段,鄭莊公繼位後,幾經隱忍,打敗其弟共叔段,消滅了君位覬覦者。緊接著第二階段,共叔段之子公孫滑奔衛,引導衛軍攻鄭。隨後,就到了整盤棋局的第三階段。衛軍和公孫滑的第一波進攻失敗後,衛國又利用宋國內部矛盾和與陳蔡的盟友關係,會同宋衛陳蔡四國聯軍攻鄭。

通過覆盤,我們可以發現,從第二階段到第三階段,鄭莊公所面對的敵人,已經從共叔段和公孫滑,轉變到了宋衛等國。鄭國這場內部爭鬥也演變成了涉及多國的爭端。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我們簡單分析一下。上一篇解析“鄭伯克段於鄢”的內容,我們已經說過,鄭莊公作為鄭武公長子,繼承君位名正言順。共叔段從爭位到叛亂,都是沒有正當法理支持的。因此,鄭莊公在國內通過步步為營的手段清除共叔段勢力,得到了國內重臣的一致支持,沒有什麼阻力。但鄭莊公未將共叔段公孫滑父子捕殺,實在是非常遺憾。這給了宋衛等國利用共叔段公孫滑干涉鄭國的藉口。

東門之戰,鄭莊公如何擊退宋衛等國聯合進攻?


恰好,此時衛國正需要利用這個藉口來轉移內部矛盾。我們簡單說一下衛國當時的形勢。當時,衛國衛桓公的弟弟州籲想奪取衛國君位,就收留共叔段之子公孫滑,欲將其引為外援,以助自己奪位。在州籲攛掇下,衛桓公出兵幫助公孫滑攻鄭,結果如前所述,遭遇失敗。州籲不甘心,在公元前719年發動,弒殺衛桓公,自立為君。但州籲的統治並沒有得到國人普遍支持。在這樣的形勢下,為了轉內部矛盾、凝聚人心,他便想聯合宋陳蔡等國攻鄭。

與此同時,宋國新繼位的國君宋殤公,想解除公子馮對自己君位的威脅。那麼宋殤公與公子馮是什麼關係呢?我們簡單說一下,宋殤公是其上上一代國君宋宣公的兒子。而公子馮,是其前一代國君,也就是自己叔叔宋穆公的兒子。宋殤公把公子馮驅逐到了鄭國,但鄭莊公想把公子馮送回國去繼位,這就引起了宋殤公極大恐慌。為了保住君位,宋殤公必然要阻止鄭莊公這一做法。就這樣,宋衛兩國國君走到一起,決定把攻鄭作為各自鞏固君位的手段。而作為衛國友好國家的陳蔡,也在不明就裡中被拉下水。

東門之戰,鄭莊公如何擊退宋衛等國聯合進攻?


同時,為了進一步穩固君位,已經在國內取得權力鬥爭勝利的鄭莊公,還需在天下人面前進一步證明自己——姬寤生乃名正言順、當之無愧的現任鄭國國君,其他國家休想利用共叔段的名義威脅自己君位。

至此,經過從公元前722年鄭伯克段於鄢和鄭軍擊退衛軍的戰鬥,直到公元前719年鄭國在國都東門外打退宋衛陳蔡四國聯軍的戰鬥,鄭莊公終於用四年時間平定了國內動亂,打退了宋衛兩國的進攻,坐穩了國君之位。而宋衛陳蔡四國在經歷鄭都東門之戰的失敗後,由於內部政權不穩,暫時也無力再對鄭國組織起新一輪的進攻。而鄭莊公也在粉碎衛宋等國的聯合進攻後,進一步增強了實力。


《史記·鄭世家》

《左傳·隱公二年》到《四年》


我是魚尾,歷史永不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