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圣”关羽一身忠义,终还是败给性格缺陷,历史对其评价不一

说起关羽,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只要一提到关羽二字,人们的脑子里就会蹦出来有忠有义、有勇有谋、知晓春秋大义,傲上而不凌下等词。在北宋末年,关羽甚至被描述为了神的形象,开始成为了庙里坐着的那个人。我们现在熟悉的关羽实际上是经过了一系列的民间传说、小说戏剧和诗歌所加工后的人物形象。在历朝历代的国君与教义的勾勒下,关羽的形象最终神话,这也可以看出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价值倾向。

“武圣”关羽一身忠义,终还是败给性格缺陷,历史对其评价不一

宋元时期文学繁荣,不少文学作品详细地描述了关二爷的形象,重点突出关羽有情有义,忠贞报国的人物特点

关于关羽的纪录那么多,应该怎么去辨别呢?我们知道在一系列的描述中,要找最真实的就要去看正史记录。而《三国志》是经过魏晋吴官方认定的,所以,最好的参考资料应该是《三国志》。

据《三国志》的记载:刘备从当阳战役前派关羽独领一军,又让关羽绝北道,最后留关羽镇守荆州,可见关羽独当一面的能力。吕蒙曾经也说关羽恩信大行。可以看出,关羽确实有忠有义。在白马之战中,关羽于万军丛中取敌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般,可见关二爷的英勇善战。

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关羽也不例外。从《三国志》的其他叙述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关羽其实并没有那么神奇,他过于自信且固执,完全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目光也略显短浅。廖立曾说:“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后数丧师众也。”关羽的性格也略显缺陷,骄傲自满、狂妄自大。

笔者认为,若不是诸葛亮为马超开脱,关羽也不会善罢甘休,非要赢得扳手腕这局不可。最终,也是自己过于傲慢的性格,惹怒了不少人,结果在奔往琢郡的路上死去。

关羽的一生大都是在征战的途中度过,从二爷战场上的表现来看,也完全配得上三国一流级战将,论单场成绩,没有人能比得过他。但先前对关羽的史料记载相当匮乏,后期的人们无法深刻感知关二爷的形象。

“武圣”关羽一身忠义,终还是败给性格缺陷,历史对其评价不一

到了宋元时期,掀起了对关羽人物形象创作的风潮。当时的宋朝崇文之风盛行,对外战争基本以失败告终,军事压力强大,人们则开始对代表武勇的神灵祈祷。统治者则努力加强国家内部思想的统一。此时此刻,忠贞报国的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后来,民间流传他的很多故事,经过各种演义,将关羽的形象升华为武和义的完美结合体。《实录》中也有对关二爷特别的评价:

“看云长须是看他与先主、孔明以兴复汉室为己任,一片忠忱对越天地,即是夏少康以一旅祀夏,配天之本心也。”——胡琦

到了元末明初,我们熟知的《三国演义》则将关羽的形象描述的更加夸张,可谓德才兼备、无所不能。比如桃园三结义中,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名句被后人称颂。又比如关羽“温酒斩华雄”中各位诸侯听到关外鼓声、喊声不断,就像是天摧地塌,岳撼山崩,大家都吃了一惊。刚打算仔细打探,马儿上的铃铛响的叮叮当当,提下华雄的头,扔在地上,一系列动作结束,各位的诸侯的酒还未凉。通过各种气氛的渲染和人物形象的刻画,将关羽描述的栩栩如生。

“武圣”关羽一身忠义,终还是败给性格缺陷,历史对其评价不一

除了人物传记对关羽形象的神化,诗歌也是古人最喜欢用来记述的一种方式,比如刮骨疗毒这段镇定自若的关羽,当华佗认为关羽骨上肉开应当刮毒,鲜血淋漓,流满了一盆。但关羽十分的淡定,还在与人对答,谈笑声不断,这样一个特别的片段被后人所记录。

又比如岑参的“汉将小卫霍,蜀将凌关张”。从这句诗就可以看出当时关羽已经代表着称赞别人的对象。我们现在眼中的关羽的形象,则是由这些各种文学作品堆砌出来的。

明清时期,民间各类传说流传,此时期的各种小说戏剧也都在精心塑造关二爷“有忠有义”的形象,随着关羽形象的夸大,关羽得以神化

明初,朱元璋为关羽立庙。

“是月,建汉寿亭侯关羽庙于鸡鸣山之阳,庙旧在玄津桥西,至是改作焉,与历代帝王及功臣城隍诸庙并列,通称十庙云。”———《明太祖实录》。

关羽后来成为庙里坐着的人也多亏朱元璋修庙。

“武圣”关羽一身忠义,终还是败给性格缺陷,历史对其评价不一

随着中国古代历史的和文化的发展,明清时期,各种小说传记满天飞。明末历史学家计六奇在自己的史书《明季北略》中也记载了一个关于对关羽推崇的故事“康熙三年孟夏四日,先君子曰:予壮年时有华道士云:江右张真人北都建醮,伏坛久之,见天上诸神俱不在,惟关圣一人守天门而已。”

时神宗季年,天下犹晏如不信其说。至是始验,但最为出名的是有《三国志》改编而成的《三国演义》,这本小说可谓是将关羽描述的惟妙惟肖,除了原本宋朝赋予关羽的忠义形象,它还掺杂了明朝社会中的侠义心肠。

除了这些文字形式的描述,明朝的戏曲也在侧面影响关羽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比较有代表性的《义勇辞金》就不说了。我们来看看《长生记》对关二爷形象的神化,其中关于吕洞宾与周仓的一节,两人捉妖途中遇上了九尾狐妖,实在是打不过,无奈之下关二爷求助。

经过各类文学的描述,民间崇拜关羽的热情高涨,当官的人也定受影响。尤其宋朝还对“武德”进行宣传,使人民国家一条心。

通过不同文学形式对关羽形象的塑造,体现出了不同时代人民的价值取向,百姓们对关羽的过分崇拜和信仰源于对当时封建社会现实生活的不满意

宋元时期,统治者鼓励人们忠贞爱国,对关羽的生平事迹进行传颂,使关羽留下来的精神刻入人心。到了明清以后,人们对关羽的崇拜到了如火如荼的地步,甚至将他当为神仙。

“武圣”关羽一身忠义,终还是败给性格缺陷,历史对其评价不一

那么,关羽为何会被当作圣人呢?首先,关羽是名将中的名将,一般人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其次,是关羽忠义无双、侠义心肠的性格特点,而且看上去粗矿的他对所有人都怀有善意,即便是敌人。

这符合儒家思想中的“克己复礼,为仁”。第三点,就是我们所说的《三国演义》的销量非常好,这使关羽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第四点则是最为重要的一点,统治者的政治需要,推崇关羽为武圣,可以树立忠贞爱国的民族文化,在巩固政治,维护国家长远发展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关羽经过历朝历代相同方向的形象塑造,也可见古代时期的历史潮流。


参考文献:

《三国志》

《三国演义》

《明季北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