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巨頭3M&霍尼韋爾的中國奇幻發展之路

口罩脫銷,3M售罄、霍尼韋爾售罄,突然讓這兩家企業在中國的知名度高了起來。

但其實,口罩,只是3M和霍尼韋爾諸多領域中的冰山一角。而這兩家版圖大到沒有辦法定義行業的公司,都是超過百年的老字號。而且它們深入領域多到世界上每天大概有50%的人,都會接觸這兩家公司的產品。

神秘的3M

大家耳熟能詳的是3M口罩、或許還有3M膠、3M砂紙。

而3M最核心的部分其實是薄膜和膠(各種膠)。由膜和膠為核心,拓展出了之後3M的各種產品。3M在中國,人們接觸較多為勞保用品、家居用品、各種膠。

口罩巨頭3M&霍尼韋爾的中國奇幻發展之路

3M各種膠的其中一部分

先說說膠,例如在化工行業中,高分子膠水很有獨到之處,車身密封膠、熱熔膠等等3M佔有很大份額。

有意思的是,3M在中國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德國漢高(科普一下,漢高也不僅僅是做洗髮水的,粘合劑技術是漢高排在化妝品、美容用品 、洗滌劑及家用護理的第一大板塊),而在上海金山化工園區,漢高和3M是門對門。

百年老店3M公司成立於1902年,當時它成立的時候是一家採礦公司,公司全名為明尼蘇達礦業和製造公司(Minnesota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因為是三個M,後來改名為3M。

3M創始之初,五位創始人的目標僅僅是在明尼蘇達州開採一種名為剛玉的礦石,用來生產砂輪磨料。尷尬的是,當礦石被開採出來後,幾位創始人才發現產出的礦物達不到製作砂輪磨料的要求,但是能達到砂紙的要求。

怎麼辦呢?生產砂紙吧…

口罩巨頭3M&霍尼韋爾的中國奇幻發展之路

一戰中,3M公司的砂紙等磨料受到軍用的歡迎,也讓3M公司創立12年都快撐不下去時,第一次扭虧為盈。

1930年,3M公司的工程師利用此前生產磨砂紙的粘合技術,堅韌、防水並且透明的Scotch膠帶(人類歷史上第一款透明膠帶)。

口罩巨頭3M&霍尼韋爾的中國奇幻發展之路

而恰逢此時,美國的經濟陷入了大蕭條之中,人們東西壞了也不能買新的,只能買膠帶修補家中的物品。靠著透明膠帶,3M公司的業績在大蕭條中不降反增。

之後,3M公司就離他的老本行礦石開採越走越遠……

40年代,他們發明了用於高速公路標誌的反光膜;

50年代,他們發明了錄音磁帶和錄像帶……

除此之外,3M公司還發明過便利貼、透明信用卡、防霧眼鏡布等等。

再到後來3M把觸角伸到工業、化工、電子、電氣、通信、交通、汽車、航空、醫療、安全、建築、文教辦公、商業及家庭消費品等各個領域。

對了,口罩也是3M公司不經意間發明出的一個“副產品”。3M公司發明的首款防護口罩是供給車間工人防塵用的。

早期的口罩是給煤礦工人用來減少吸入有毒粉塵,過濾材料主要是玻璃纖維、棉纖維、活性炭、石灰等,口罩相對較厚,透氣性不好,對細顆粒物的過濾效果也不明顯。

20世紀90年代,3M 研發出首個無紡布非玻璃纖維過濾棉,與其他濾材相比具有質量穩定、容塵較大、耐溼性強、使用壽命長等優點,也成為目前防塵口罩濾棉的主要材質。就是3M 口罩,那種說是紙不像紙,說是布不像布的材質。

3M公司總是與外界保持一定距離。《中國經濟和信息化》雜誌2014年曾報道,一位熟知3M的供應商稱,與大多數跨國公司不同,3M的公關策略並不是增加出鏡率,而是減少曝光度。

遼闊的霍尼韋爾版圖

而說到另一個“口罩贏家”霍尼韋爾,其實他的主業也不是做口罩,而且霍尼韋爾的歷史更長、版圖更大。

時間追溯到1885年,一個名為艾伯特•布茲的發明家獲得了熔爐調節器和報警器專利,並在美國明尼阿波利斯成立了布茲電子溫度調節器公司。後來一家名為綜合溫度控制有限公司成立,收購布茲的專利和商業。

與此同時,在1904年,一名年輕的工程師馬克·霍尼韋爾正在努力完善熱發電機性能。兩年後,他成立了霍尼韋爾暖氣專業公司,在加入熱水熱發電機專業。

之後經過一系列複雜的收購、合併、再收購、再合併...

1927年,霍尼韋爾公司成立,主要生產穩壓器。1935年,霍尼韋爾就已經在上海發展了第一個分銷商。

對於自己沒有的產業領域,霍尼韋爾通常採用收購策略一路收購,關鍵是,它收購完還能汲取人家之長,形成自己的品牌。

目前霍尼韋爾有三大業務部門,航天航空、工業自動化、特性材料與技術&石油化工。

說到航天航空,1969年7月20日,尼爾·阿姆斯特朗走下登月艙階梯,踏足月球表面,霍尼韋爾的系統,例如顯示器和發動機控制器,助力阿姆斯特朗搭乘的阿波羅11號火箭飛船完成了此次偉大的旅程,並且自此參與了美國的每一次載人航天飛行,包括國際空間站的建設。

口罩巨頭3M&霍尼韋爾的中國奇幻發展之路

霍尼韋爾航空傳感器控制器方面佔有很大的市場份額,波音飛機30%的零部件來自霍尼韋爾。2015年亮相的中國商飛C919大型客機,霍尼韋爾是重要的國外合作廠商之一。

工業自動化領域是霍尼韋爾的傳統優勢領域,由於主要客戶是軍工業或工業部門,所以普通老百姓不太瞭解。各種控制閥、傳感器、工業控制系統。在工程控制領域,霍尼韋爾應該是老大。在化工廠裡,很多控制系統、閥門等,高端產品都是霍尼韋爾。

但是近年來該部門下屬子部門研發生產的諸如空氣淨化器,淨水器,掃碼器等產品漸漸地進入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我們熟知的口罩也就是霍尼韋爾工業自動化領域的一款“副產品”。

十多年前,霍尼韋爾收購UOP(萬國油品公司)有很多重要的工段都是UOP的技術,比如加氫、重整等等。霍尼韋爾又在石油化工領域大展拳腳。

到今天,霍尼韋爾的版圖比3M拉的還大,它已經“各種跨界”成為煉油、石化、造紙、化工、發電、石油天然氣、鋼鐵、航天、建材及食品飲料工業,以至商業建築物先進控制技術的主要供應商。

口罩巨頭3M&霍尼韋爾的中國奇幻發展之路

我們一般人可能不知道,很多大型賓館、辦公大樓、購物商場、政府機構、大學等建築物的自控工藝、火警和安全系統等,背後都有霍尼韋爾的身影。

後記

最新的世界五百強中,霍尼韋爾排第290名,3M排名第380名。

3M 自成立以來,一共開發了七萬多種產品,有家用的,有商用的,有工業用的,有醫療用的。霍尼韋爾自成立以來併購併購再併購,每次併購都能取長補短讓自己的版圖再添一城。

同樣是B2B公司,但同樣在C端打下了一片天地,為什麼這兩個品牌能在中國的C端風聲水起呢?電商化應該幫了他們不少忙。

據說3M在2013年時甚至考慮過退出中國市場,而電商部成立後,它勢頭猛的不可阻擋,13年初成立,到14年已經可以做到幾個億的規模。另外,霍尼韋爾的淨水器、個人防護用品等,也是通過電商在線上打入C端消費者群體之中的。

從B2B走到C端,這讓我想到一個有異曲同工之妙的企業,它的名字叫做——華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