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藝術是門檻最低的藝術嗎?你怎麼認為的?

熊貓映畫


(一)攝影是一門專業的藝術。它的藝術性和紀實性決定了快門定格那張照片的真實故事和瞬間以後的思考。這個特徵就註定了與其他藝術的本質不同。所以攝影是一門專業的藝術,比如國家有專門的攝影機構,美術學院有攝影系。專業人做專業事,所以攝影是有高門檻的。

(二)攝影是一門大眾的藝術。眾所周知,現在是個全民攝影的時代,攝影愛好者有上千萬,手機用戶上十億,華為手機已經用上了萊卡鏡頭。從某種意義上講,不是說攝影門檻低,而是沒有門檻。說明大家在一定物質文明的基礎上對精神文明的一種追求,是對藝術的愛好和追求,是文明素質和藝術素質提高的一種表現,是件好事。


七角星攝影


攝影藝術是門檻最低的藝術嗎?你怎麼認為的?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什麼叫藝術?其實人類的活動都叫藝術,把一種活動做到極致就是藝術的最好境界。當然每種藝術的入門都是比較簡單的,比如繪畫,舞蹈,音樂等等,這些與攝影比起來貌似門檻更低。

我個人主要拍攝人像的,我就從人像攝影方面來說說這個問題吧。


說起攝影,現在人手一部手機,想拍什麼就可以拍什麼。這就是攝影的基礎,只要拿起手機就能拍照,這個很簡單吧。但是你拍的怎麼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相信一般人拍攝的最多的就是人像了,自拍的,或者是給別人拍的。為什麼人人都可以拍,但是攝影確不是人人都能做好的?


我們都知道,攝影是一個綜合性非常高的一門學科,它包含了光學,美學,工程學,設計等等學科。不是誰隨隨便便都能稱為專業攝影師的,雖然拍照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但是想脫穎而出卻是要花一番功夫的,不到是器材,更是要知識的積累,一幅作品的好壞取決於其深層次的內涵,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人像的拍攝更是攝影中比較難得一塊,因為人是有感情會活動有思想的,和風景拍照有本質差別。拍攝好的人像作品需要充分了解被拍攝的主體,把她最好的最有特色氣質的一面加以呈現。

我們平常在看到比較好的人像時,都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有時覺得畫面中的人物下一秒會動起來一樣,那種人物的鮮活生動的感覺賦予了照片以生機,這就是人像作品最好的一種表達方式。


所以攝影和其他藝術是一樣的,基礎性的東西都是比較簡單容易的,但是想深入學習,讓你的作品能稱之為藝術,就不是一天兩天可以達到的,需要日積月累的學習和實踐兩方面的加強。

以上就是我對於攝影藝術的一點個人感覺,希望大家喜歡我的回答,也歡迎大家關注我,我們一起聊聊攝影中的那些事。


熊貓映畫


攝影和藝術掛上鉤,是人們自身對美的需求。藝術是人類創造的藝術,藝術反映人的日常生活,提升人的美感境界,藝術活動本身是審美感知,藝術是審美。

藝術一般指音樂舞蹈繪畫之類,攝影作為藝術出現在人們眼前,時間不長。

攝影是通過攝影器材,客觀地記錄人類的生活,把攝影上升到藝術領域,外加了主觀色彩,帶了攝影者的思想和情感。攝影雖然是技術,誰都能夠拍攝,特別是當今人手一個手機的年代,但要拍好,拍出情調,拍出藝術的氣息,那就不僅僅是技術,而要有技藝,有高超的技藝,攝影藝術門坎不低。

攝影要拍出藝術作品,需要有一定的美術基礎知識,對構圖對色彩有較強的感知,另外就是攝影上的專業技術,速度、光圈等等。


陳莊水墨畫家


因為現在手機的普及和它的照相錄像功能的不斷完善,使幾乎所有人都能參與進來進行創作,似乎是降低了門檻。但真要創作出質量高,藝術性強的作品也不太容易,不但需要專業的攝影攝像器材也需要一定的知識和技術,一定的審美能力和感知能力。

我以前上學的時候就喜歡攝影,後來參加工作以後又堅持了下來,那時用的是傳統的膠捲相機,自己沖洗膠捲,自己放大照片(現在手頭仍然有一部放大機),甚至連現成的套藥也不用。自己購買幾十種藥品,根據需要根據不同的配方,自己配置。還可以給照片調色(有彩色照片的效果)。後來自己嘗試著洗過彩色照片,只是由於條件所限,偏色嚴重,不太理想。後來數碼相機流行,再後來手機照相普及,製作照片越來越容易了。我反而失去了原來的興趣,覺得沒有以前有意思了。

應該說藉助於先進的技術和先進的攝影攝像器材,和各種製作軟件的輔助作用。現在的照片兒的相質都很高,色彩很豐富,令人眼花繚亂,但同時虛假的東西太多,打動人心的作品卻很少。





霾中白鶴


手機拍的(鬧特9)

我覺得藝術是沒有邊界的

所以藝術格外的包容

境由心生

皆為藝術











天秤座


仔細想想、現在攝影的藝術門檻不是低了,而是更高了。照相照出漂亮照片容易了,兩級更分化了


愚純老道350


據說美學家王朝文在其理論體系裡一直沒有把攝影納入藝術範疇,他大概是認為,攝影屬於記錄,和美術等藝術比,在其投入(功底)方面,有一蹴而就的便利,當然,這只是他的看法,其實我認為,攝影應該是綜合性的一門藝術,從攝影構圖看,至少應該要具備基礎的美學常識,從攝影主題表達看,應該要有一定的文學基礎知識,善於運用光,瞬間的人物神態抓取,等等,都需要有一定的付出的。

數碼相機的出現,以及手機的攝影功能,讓攝影變得簡單和方便,讓很多人都玩上了攝影,從這一點看,攝影的門檻確實降低了,另外,因為數碼和手機的出片的即時性,也讓很多愛好攝影的,基本上在攝影的基礎知識上,瞭解甚微,甚至根本不去了解和學習(玩玩的不在此類),有人曾經形容,玩數碼是抬頭咔咔咔,埋頭咔咔咔(刪除)。我舉兩個例子,都是我身邊的事,一個是不知道怎麼運用光圈優先、快門優先等,什麼情況下用光圈優先,什麼情況下用快門優先,一概不知,曾經問我為什麼她拍的片子比如風光之類不清楚;有時拍人像背景模糊,有時又沒有模糊,仔細檢查她的相機設定,原來一直用的是光圈優先,且一直是5.6,問為什麼這樣設定,告訴我買相機的時候說喜歡背景虛化,然後老闆這樣設定的;另外一個就是問我想拍花蕊之類的很近很近的特寫,買多長的鏡頭?把長焦鏡頭的望遠功能當成是微距功能了,我告訴她用鏡頭上的微距功能就可以了。


與龍達共舞


拍個或拍很多好照片,就是藝術,你就是攝影家?No。攝影:入門容易、成精難,風光攝影成精更難,你把一個大家都看得見的、客觀存在的美景,拍出藝術感,更上一層,拍成藝術品,更是鳳毛麟角,也許一些人拍一輩子,都不一定有藝術感,比如俺😀。俺玩攝影10多年了,技術懂一些、藝術感覺就差了,根本就不敢談攝影藝術。


愚純老道


應該說藝術沒有門檻高低之說,你用一塊一百平米的白布鋪在地面上然後從十層樓上四肢張開摔下來……普通人說你是自殺,出於精神分裂狀態下的大師們會說你是行為藝術。藝術有很多領域,應該說沒有門檻,您說攝影藝術門檻低其實不然,攝影藝術除了熟練掌握相機本身的功能之外需要拍攝者具備超乎常人的觀察力,普通的一雙手你拍是照片但經過具備藝術觀察力的攝影師去刻畫後就是歷盡滄桑的一雙創造美的手,是一幅作品。所以說藝術沒有門檻但如何修行要看個人對藝術的理解能否被大眾認可。


sunmu十一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