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數學20以內加減孩子容易接受的簡單方法?

天愛吧


您好。


兒童的成長是發展中的,每個年齡段的特點不同,對兒童的教育一定要遵循客觀發展規律,不能超出兒童心智水平去拔苗助長,才會收到好的效果。


兒童的學習有一個敏感期的概念,在這個敏感期裡,孩子會對某一類知識或技巧極其敏感,這就是這項知識技能的最佳學習時間了。您提到的是有關數學的學習,孩子的數學敏感期到來的時間早晚也不同,對於數字尚不敏感的兒童,是非常不建議提前教授他數學的學習的。一旦破壞了他對數學的敏感,可能會推遲敏感期到來,甚至有些簡單粗暴的方式也可能讓他的數學敏感期一直都不會再到來了,從此學不好數學。



幼兒階段通常指的3-6歲,這個階段的兒童是以表象等具體形象作為認知憑藉物的。基於這個特點,我們也就明白了,為什麼問孩子1+2=幾?孩子不知道,你問他,你吃了一根冰糕,又吃了兩根,今天你吃了幾根啊? 他就知道,3根。


因此,可以通過具象的方式跟孩子做遊戲,在玩中快樂地學習。


比如,用具體的物品數數,讓孩子找到數字間的規律和聯繫。


再比如,跟孩子玩商店賣東西的過家家遊戲,讓孩子自己給物件貼價格標籤,用紙片當錢,通過買賣東西計算價格,找錢,巧妙練習加減法。


有的孩子數學思維出現得早,那麼10以上的加減法,可以拆分,比如6+7,思維過程是6+4=10,4+3=7 ,那麼6+7=6+4+3=10+3=13 。當然這個要基於孩子的當前認知和思維水平,不建議提前教授上學後才學到的知識,幫孩子把知識保持新鮮,也是等孩子上學後可以保證上課專注力的條件之一。


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夢田的稻草人


教幼兒20以內數的加減法,可以用實物來教,就像教孩子數數那麼簡單。我說一下,我大女兒是怎麼學會加減法的。

手指不夠用了


我女兒上中班的時候就開始就有數學作業,剛開始她數手指來進行算數,比如說3+5,她會先伸手指數到三,再往上數五個,她經常不知道加了幾個。

水彩筆來幫忙


後來我教了她一個方法,用水彩筆等實物來做加減法。比如說6+7,就可以先拿六個,另外拿七個水彩筆,然後兩組放在一起,再數一下是多少個,就得出答案了。

撲克牌的妙用


找撲克牌中較大的數字,然後用其小的數字來組合成這個數字。比如數字是9的牌可以用哪幾張牌加起來組成。這種方法更靈活,可以是兩個相加,也可以是三個、四個。通過這樣的練習,孩子對數學的加減法能夠掌握的更靈活熟練。

教孩子學數學,可以從實物到抽象數字慢慢過渡,別要求孩子直接用數字來做加減。找對方法,孩子學起來才能更輕鬆。


七娃寶葫蘆


幼兒數學20以內加減法,孩子比較容易接受的方式,我談一下我自己的經驗吧。


第一用他愛吃的東西做誘餌。引導他學習加減法。比如說他特別愛吃草莓,我買了一盒草莓,洗好了放在那。先給他準備五個草莓。附帶一個條件,比如說你如果完成了哪一件事兒,媽媽就獎勵你三個草莓。你如果在規定時間內又完成了那件事,媽媽再獎勵你四個草莓。那張完成了一件事的時候,你就問他,五個草莓和三個草莓加起來,你得到了幾個草莓啊?就是這麼簡單,他非常快的就知道了加減法。



第二幫他選擇好看的數學啟蒙的動畫片。我記得我最初給他選擇的是米奇妙妙屋。而且在看這個動畫片的時候,你一定要陪著孩子一起看。讓他有某一些不太理解的地方,你可以多給他放幾遍,然後引導他用正確的思維方式解答篇中的一些,簡單的數學題。還有一個叫數學怪物小分隊。這個動畫片也特別的好,教了好多數學的知識,不單單是20以內的加減法,還有一些簡單的圖形邏輯關係等等。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我是澈媽,專注於育兒安全和教育,如果你對我的文章感興趣,請關注頭條公眾號:“澈媽教育”,我們可以一起探討如何育兒,如何教育,讓我們的孩子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小童看世界親子版


記得女兒學二十以內加減法時,我都是用一些圖片或生活中的物品教她,讓她數數街上的車輛,路邊的樹木等等。女兒很喜歡和我一起查,寓教於樂。

女兒大一些後,我給她買了一些工具書教她玩兒,比如,邏輯狗、階梯數學等,都很好。

上小學後,女兒的數學成績一直都很好,與小時候我們在玩兒中學習,有很重要的關係,我的感覺就是多鼓勵幼兒少批評。保護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自信心。





笑笑嘻嘻


要學會20以內加減法,孩子得先會這兩樣東西:

第一,是明白什麼叫做“數位”,第二,得會10以內數字的拆分。

教孩子什麼是“數位”

用數學教具向孩子直觀展示 之後,其實孩子就會隱隱約約在觀察中感到,哦,原來每個數字在不同位置上,代表的數也不同。這就是感性認知。

10以內數字的拆分

孩子喜歡的一定不是成人眼裡邏輯化的數學,而是能動手操作的、直觀具體的、互動的有趣好玩兒的數學遊戲。

讓孩子邊擺弄數棒邊驗證(再次強調這一點很重要,算式是抽象的,孩子不容易懂,必須通過眼睛實際看到10根數棒的拆分與組合),10除了能拆分成1和9,還能拆分成2和8,3和7……

接下來對於小孩子來說,最重要、也是最難理解的概念就是

進位制,讓孩子知道什麼是“滿十進一”。

從玩兒中理解“滿十進一”

給孩子一堆散亂的小數棒。問問孩子:這是多少個?孩子會一臉懵,這要是數到天上星星都出來了? 於是你神秘的對孩子說:“我有個奇妙的辦法。”囑咐孩子每10根纏成一小捆,不足10的數棒單放,問孩子:“那現在是多少?”孩子先一捆一捆地數,“哦,一捆是10,兩捆是20,剩下的是8。”於是能鞏固記憶:哦,滿10就是一捆,這就是進位。

前面寫了這麼多,現在才開始教加減法,有沒有種熬出頭的感覺?但前面沒有一項是浪費的,孩子的思維怎麼可能支撐得了直接上抽象算式呢?就像你前面不吃下5個包子,就無法在第6個包子的時候感覺到飽。

給孩子這樣列算式:9+6=?先找能和9“湊十”的數字?經由前面的練習,孩子能說出,答案就是1!於是把6拆成1和5,再加上剩餘的5,就是15。 讓孩子反覆練習這一套算式,直到孩子熟練為止。
孩子早晚都學得會加減法,可是從具體到抽象的學習路徑,對孩子今後的數學學習才有好處。“湊十法”對孩子來說就是具體的、可操作的遊戲,而不是純粹形式的加法口訣。 而

這正是“數感”的實質。 孩子可以提前學加減法,但是對於4-6歲左右的孩子來說,千萬別求快,也別求答案正確,要求孩子工整列出每一次“湊十”的拆分,這樣才是在理解中把數學學透。


小小思維家


我的孩子現在4歲,20以內的加減法基本上沒有問題,那他是如何學習的呢?我總結了一下,方法大概有4種。

方法1:水果計算法。

因為孩子還小,所以如果單純的告訴孩子如何計算,孩子不一定能夠明白,那麼我們可以選擇一些他喜歡的東西,在數數的同時,告訴他學習的方法。

比如,孩子喜歡吃蘋果,那我們可以買一箱蘋果,拿出來,放在地上,先從簡單的5個蘋果開始數,前面放2個蘋果,後面放3個蘋果,問孩子2個蘋果+3個蘋果=幾個蘋果?

起初,孩子不能馬上告訴我們,需要一個一個數蘋果,但是時間長了,他自然而然就能有相應的概念,我們從5以內、10以內、15以內、20以內,一步一步地教孩子算數的方法。

方法2:樂高拼圖法。

許多孩子特別喜歡樂高,那麼我們可以找到孩子的興趣,讓孩子邊玩樂高的時候,邊學會數數。

樂高的玩具我們選擇每塊稍微大的,適合3歲以內孩子玩的那種,這樣,孩子能夠更清楚地看到每塊樂高上的孔數,方便他們計算。

學習的方法基本也是跟水果計算法一樣,不能急躁,打好基礎是關鍵。

方法3:手指遊戲法。

這個方法也是最常見和最普通的。學校裡學習數學,也會讓孩子在不懂的時候,試試看用手指,不過,這個遊戲的缺點是,手指一共10個,超過10的計算,孩子會無從下手。

但是這個遊戲法最大的優勢就是隨時隨地都可以讓孩子學。比如,孩子在街上,我們看到路燈,就可以問孩子2個路燈+2個路燈=幾個路燈,這個時候,孩子可以馬上數一下自己的手指,就能找到答案了。

方法4:圓圈畫畫法。

這個方法需要兩個步驟,稍微有些複雜。比如,我們問孩子2+3=?可以讓孩子先畫2個圓圈,再畫3個圓圈,最後數一下,得出5個圓圈的答案。當然,計算的題目不能太複雜,不然,孩子很不樂意畫很多很多的圓圈。

圓圈畫畫法儘管比較複雜,不過只需要一支筆一張紙就可以了,算是比較方便的,用於教孩子5-10以內的數學題,可以嘗試一下。

對於孩子來說,實物練習比空間練習效果要好的多,相信,只要多練習,20以內的數學題難不倒孩子的。


Hikari讀書育兒



第一部,讓孩子熟練的學會數數,要求是:1 從1熟練的開始往下數。

2 熟練的從中間某個數開始數,如老師說:從4開始數,從12開始數.

3 熟練的從中間某個數倒數,哦從4開始倒數,從12開始倒數。

數數是小班開始學的內容,我們老是覺得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會,是我們忽略了大部分孩子只會從1開始數,讓他們從中間某個數開始數他們可能就不知道怎麼數了,或者孩子不知道從9到10 19到20 29到30這種整數上跳數。

第二部 讓孩子熟練掌握數之間的前後關係。比如7:5的前面是幾?5的後面是幾?從5往前數,往後數,從11往前數,往後數。

第三步 讓孩子熟練掌握數之間的大小關係。

例如7與8哪個大?11與4哪個大?

第四部 讓孩子學會讀題

很多孩子會看題,但不會讀題。孩子知道+ - 的方式卻不知道怎麼讀法。

讓孩子讀出來是為了下一步計算時,告訴孩子 - 就是往前數 + 就是往後數。

第五部 教會孩子認識十位和個位,孩子熟練的說出十位是幾?個位是幾?

例如:15的個位是 5 十位是 1

第六部 教孩子進行計算

1 數手指加減法, 加法例如15+2 我們就告訴孩子把15放在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15後面就是16 然後伸兩個手指就是往後數2個數 16 17 那麼15+2=17。減法相反,例如15-2 把15放在心裡,- 就是往前數數,往前數量個就是14 13,所以15-2=13

2 個 十位相加減法

加法例如 15+2 個位與個位相加 5+2=7 十位與十位相加1 15+2=17

這兩種方法,我只相對來說適用於兩個數中有一個數是單數的加法算數,因為兩個數都是雙數的話手指就不夠用了,個十位相加減法雖然有些難學,但是適用於所有的算式。


阿盧呵呵


外孫女上中班時,我開始教她加減法,首先先教5以內的,接著教10以內的,10以內熟練掌握了再教20以內的。教10以內的加減法是關鍵基礎,當時三管齊下,1.實物教學;2.背誦口訣;3.手指算法,即大數放心裡小數拿出來,加法往後數減法往前數。10以內熟練掌握後,尤其分解組合熟練後再通過教湊10法和破10法,全面掌握20以內加減法。


手機用戶3273077303


要教孩子20以內的加減法,首先讓孩子形成對數字的概念,這不僅僅是讓孩子能從1數到20,而是要將這些對於孩子來說很抽象的數字與實物對照起來,你可以用一根小木棒來代替“1”,慢慢教會孩子從1數到20.

待孩子能夠將抽象的數字與實物聯繫在一起時,再教孩子加減法就很容易了。我開始教我家孩子加減法時,我先在黑板上寫上了“1+1=?”孩子看後大眼瞪小眼,很顯然他並不明白這個“1+1=?”含義,於是,我就對他說,我從超市裡買來一個蘋果,爸爸又買了一個,現在家裡有幾個蘋果,孩子很輕鬆地就告訴我有兩個蘋果,這樣就把抽象的“1+1=?”的問題,變成了孩子熟悉的生活場景——買蘋果。

然後,我又試著問了孩子幾個有些難度的問題,比如買了5個蘋果,又買了4個蘋果,一共是幾個蘋果,如果孩子口算不出來,你可以把蘋果給他畫在黑板上,這樣就很直觀了,其實小學一年級的數學,老師就是這樣教的,要把抽象的概念與孩子熟悉的生活場景結合起來,就很容易讓孩子掌握數字的概念。

等到孩子熟悉了加法,學習減法就很容易了,9個蘋果吃掉了2個,還剩幾個蘋果,這就是減法啊!

總之,不要一上來就寫一堆算式,對孩子來說,這就像天書一般哦,寓教於樂,結合生活場景,才能讓孩子靈活快速地掌握加減法哦。


沛澤媽讀心理


孩子所需要進行的計算活動就比較簡單,要以生活中的活動為主,也要以生活中所真實存在的物品為主題來進行計算的帶入。

一般,孩子學習數和量一共分為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也同樣是孩子學習書寫計算,乃至到後期的四則運算都必須要經歷的階段。

階段一:以具體的量來進行計算的階段:

這個階段的孩子屬於具體形象思維階段,孩子的只會記住看到的真實存在的數量,比如:一個蘋果、兩個梨子、三個香蕉。那孩子來進行計算也都是依據真實的量來去進行的,家庭中可以依據這一特點來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數學教育。當然,這個階段的數學遊戲是操作實物為主,孩子不去進行數字的書寫和符號的運算。

遊戲實例:吃葡萄

適合幼兒:能夠較好的點數1-10,或者3.5歲的幼兒。

遊戲方式:

加法練習:家長準備若干的葡萄,引導幼兒從盤子裡取出3顆葡萄,再引導幼兒從盤子中取出3顆葡萄,引導幼兒用數總數的方式來計算出一共所取出的葡萄的數量。

減法練習:家長準備若干的葡萄,引導幼兒從盤子中取出5顆放到碗裡,再引導幼兒從碗裡取出3顆吃掉,引導幼兒用數數的方式來計算出還剩餘的葡萄的數量。

家長可以更換物品和數量來供幼兒進行反覆的練習,需要注意的是開始階段不必著急去將加法的概念來引入給孩子,只需要給孩子一個這樣潛移默化的過程即可。待幼兒比較數量的時候就可以引入兩個概念:加和減

加法: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數量合在一起變成一個數的過程,叫做加法。

減法:指從一定數量中取出、拿走一定的數量,計算剩餘的量的過程,叫做減法。

階段二:從具體到半具體的計算階段:

這個階段的孩子可以比較熟練的認識和使用數字,我們在帶孩子進行數學活動的時候可以有意識的將數字和數量放在一起,在既看到具體的量的同時,來進行數與量結合的半具體概念的轉化。這個階段的孩子的要完成從具體到半具體的過渡。

遊戲實例:數字蘋果

適合幼兒:4歲及以上幼兒

遊戲方式:

家長準備若干數量的蘋果,在小蘋果上貼上數字1,在大蘋果上貼上數字10,並給幼兒一定的概念:大蘋果是10塊錢,小蘋果代表1塊錢,先引導幼兒取出1個大蘋果,在引導幼兒取出兩個小蘋果,引導幼兒通過數的方式來計算買這些蘋果一共花了多少錢。

家長同樣可以更換材料來供幼兒練習,這裡是用量來代替數,主要是考驗幼兒數與量之間的轉化以及具體思維想半具體思維過渡的能力。

階段三:從半具體到半抽象的過渡階段:

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能夠比較好的完成數與量的轉化,已經建立了較好的數概念,抽象思維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較好的發展,我們做的就是引導其將半具體的數量轉化為半抽象的數量,這些量可以用一定的形式來呈現。

遊戲實例:點點大考驗

適合幼兒:4.5歲及以上

遊戲方式:

家長準備一張紙,畫上如下表格,可以與幼兒約定,10下面的格子裡一個圈代表10,1下面的格子裡一個圈代表1,家長隨機說出數字,幼兒在表格中畫出相應的點/圈,家長再說一個數字,幼兒以同樣的方法來去引導幼兒畫出相應的點/圈,最後數出1下面有多少點,10下面有多少點。得出結果。

此表格為蒙臺梭利教具點的遊戲的簡化版。

注意:當出現進位的情況時將1下面的10個點劃掉,在10下面畫一個點表示進位。

階段四:從半抽象到抽象。

這個時期的孩子的抽象思維發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大多數幼兒能夠在不借助數量和工具的情況下進行計算,即現在的紙張作業或者口算題。

這些口算題比較常見,這裡就不再一一舉例了。

適合幼兒:5歲及以上。

總之,幼兒的數學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絕對不是小學前一個學前班能夠解決的,所以孩子的數學心智的培養是一項從小就要進行的過程,遊戲化數學能讓孩子對數學有興趣,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夠在快樂的氛圍中進行數學的學習。

方法很重要,材料也很重要,適當的方法和適當的材料,29以內的加減法不會 有太多問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