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血管破損處的血液自行凝固的機理是什麼?

血小板:血管破損處的血液自行凝固的機理是什麼?

血液是人體的養分源泉,裡面充滿了營養物質和氧氣。

如果人體的組織細胞得不到血液的滋潤,很快就會陷入困境,最終死亡。

但是,血液的運輸是在特製的血管內完成的。

如果血管損傷之後,血液就會溢流出來,如此就可能造成失血過多,使生命處於危險境地。

但是,經驗告訴我們,我們並沒有因為小小的傷口破損,而小命不保。這是因為人體是一臺極其強大的、擁有自我修復的機器,它幫我們止住了血!

那麼血管破損處的血液是怎樣自行凝固的呢?

血管破損暴露內壁膠原蛋白

當血管受損之後,在血管壁會出現漏洞,此時紅細胞、血漿等成分就不可避免地會順著這個“洞”流進去。

血小板:血管破損處的血液自行凝固的機理是什麼?

但是,不同於健康正常的血管內壁,該過程註定要發生一些特殊的事情。

正常的血管內壁表面能夠分泌一些血液抗凝的物質,以保障血管內的血液流動始終順暢而不會發生凝固。

而如果血管壁破損之後,血管內壁就不再完整,內壁以下的血管組織膠原纖維等就會被暴露。

血小板:血管破損處的血液自行凝固的機理是什麼?

血小板與膠原蛋白接觸

而此時,在人體中有一種叫做血小板的小塊胞質。血小板不是細胞,因為它沒有細胞核。它是由骨髓中的成熟巨核細胞直接由胞質脫落而成。

血小板:血管破損處的血液自行凝固的機理是什麼?

當血管內壁下的膠原蛋白暴露之後,血漿中的血小板就不可避免地接觸到這些膠原蛋白。

血小板:血管破損處的血液自行凝固的機理是什麼?

而在膠原蛋白中含有豐富的可與血小板受體結合的物質。於是,當其結合之後,就激活了血小板。

血小板:血管破損處的血液自行凝固的機理是什麼?

血小板由原來的扁平結構開始分出小觸角,形成樹突狀。如此,血小板就開始“暴走”階段。

血小板:血管破損處的血液自行凝固的機理是什麼?

為何血小板要變成樹突狀,因為這樣血小板的“手足”足夠長,就可以有更大的機會去接觸到周邊的“還不知道血管破裂”的血小板。

血小板開始聚集

此外,已經變成樹突狀的血小板還可以在血漿裡釋放ADP,而ADP是血小板聚集的重要指令性物質。

血小板:血管破損處的血液自行凝固的機理是什麼?

當ADP與其他血小板上的受體結合時,很快這份信息就會被這些血小板知曉。

血小板:血管破損處的血液自行凝固的機理是什麼?

於是,這些血小板也開始變成樹突狀,並也開始遠遠不斷地釋放ADP。

血小板:血管破損處的血液自行凝固的機理是什麼?

如此,血小板們就會遠遠不斷地聚集在傷口附近。而且“人多力量大”,該過程會越來越快。

血小板:血管破損處的血液自行凝固的機理是什麼?

血栓烷素在血小板凝聚的重要作用

此外,人體止血機制可能覺得這個過程還是不夠迅速,還發展出了一套叫做血栓烷素-血小板凝聚機制。

和ADP的血小板聚集機制一樣,在血小板可分泌血栓烷素。

血小板:血管破損處的血液自行凝固的機理是什麼?

該物質可在傷口處的血小板作用其受體。

血小板:血管破損處的血液自行凝固的機理是什麼?

於是,源源不斷地更多的血小板聚集在血小板做周圍,最終圍繞血管壁暴露的膠原蛋白周圍,形成血小板止血栓,從而將傷口堵住,達到初步止血的作用。

血小板:血管破損處的血液自行凝固的機理是什麼?

凝血酶才是真正永久止血的關鍵

但是,如果要想更牢固地進行止血,還需要一種凝固因子——凝血酶(thrombin)。凝血酶,別名叫做纖維蛋白酶。

在血漿裡,充滿著可溶性的原纖維蛋白,正常情況下,原纖維蛋白不會凝聚而影響血液自然流通。但是,當血管受損之後,在凝固的最後機制中,凝血酶可將可溶性的原纖維蛋白變成不溶性的纖維蛋白。

血小板:血管破損處的血液自行凝固的機理是什麼?

纖維蛋白在血小板血栓塊之間,縱橫交織,加固止血栓。

而當局部纖維組織長入血凝塊時,就可以達到永久性止血了。

血小板:血管破損處的血液自行凝固的機理是什麼?

止血過程小結

總結起來,就是大致這樣兩個過程:

首先,血流源源不斷地湧入破碎的血管壁組織,暴露的膠原蛋白促使血小板等開始在破損處聚集,已形成血栓塊,初步止血。

血小板:血管破損處的血液自行凝固的機理是什麼?

最後,血栓塊之間開始有纖維蛋白縱橫交織,並牢牢地長在一起,形成非常堅固穩定的血凝塊(結痂),以達到永久性止血。

血小板:血管破損處的血液自行凝固的機理是什麼?

當然,實際上的凝血過程,要比這個要複雜的多。我們只是將其中複雜的簡化了,以此更加清晰明瞭地講述其大致過程。

吸菸與血栓塊

菸草中的尼古丁、菸鹼等可直接損傷血管壁,導致血管壁下的膠原蛋白暴露,可造成血管壁內形成微小損傷。

而此時,就像上述的止血過程一樣,可在血管壁上形成凝血過程,最終可形成血栓塊。

血小板:血管破損處的血液自行凝固的機理是什麼?

但是,因為吸菸引起的血管損傷是瀰漫性的、廣泛性的。

所以,當煙齡在增加,年齡也在增加,但是機體的自我修復機能卻在慢慢下降。

最終,可有附著在血管壁的血栓塊脫落的風險。

而我們很好理解,當血管裡流動的不只是液態的血液,還有一塊塊大小不等的血栓固體時,如果哪塊血栓機緣巧合之下,被流到了供應心臟營養的動脈或供應腦組織的血管時,後果就不可設想了。

血小板:血管破損處的血液自行凝固的機理是什麼?

當堵塞心臟動脈血管,可導致心臟肌肉細胞很快缺血缺氧,失去養分。

於是,心臟無法正常的跳動,自然全身的細胞因為心臟無法泵入血流,而相繼失去養分,整個機體很快陷入險境。

嚴重的可瞬間致死!

“三高”與血栓塊

“三高”指的是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此三者,是心腦血管的最常見的殺手。

雖然,三高和吸菸引起血栓的機制是不一樣的。但是,它們在引起心腦血管疾病時,是有“異曲同工”之效的。

高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脂質濃度超標準。我們可以試想,當血管裡充斥著油,它的粘稠性可想而知。而這就可以導致血流開始變慢,而變慢的血流傾向於凝固,於是很容易形成潛在的血栓塊。

血小板:血管破損處的血液自行凝固的機理是什麼?

而長期高血壓可導致血管壁上的壓力超負荷,可損傷血管內壁,最終也可以引起血栓形成。

而且,相較於這種血栓堵塞機制,高血壓更容易造成“血流直接溢出血管的風險”。

比如,腦溢血在高血壓患者中就非常常見,這是因為高血壓的長期高壓負荷直接導致血管被撐破的結果。

而高血糖造成血管損傷的主角則是糖基化蛋白。這是由於長時間血管內糖類超標,引起血漿蛋白組分與之結合而形成的“致命殺手“。

糖基化蛋白並不會一天兩天要人性命,它是一種慢性“薰陶”的過程。它就像毒藥一般,慢慢地導致血管壁開始出現炎症等損傷反應。

血小板:血管破損處的血液自行凝固的機理是什麼?

長期作用可導致人失明、截肢、心腦血管疾病,肝腎衰竭。

最終取人性命!

有意思地是,”三高“往往不會單獨行動,一個人往往會有伴有三高中2個或3個病症。

而它們直接的聯合作用,可使得原本脆弱的心腦血管不堪重負,使人陷入危險境地。

而控制三高是一個“行為自我控制約束”的過程,但人們往往因為它不痛不癢,最終陷入深淵!

一般來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於預防和控制疾病發生都非常有益。

而關於怎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什麼是良好的生活習慣,這又是另一個話題了。

血小板:血管破損處的血液自行凝固的機理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