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當年的保鏢霍殿閣,後來的結局怎麼樣?

霍殿閣作為八極拳一代宗師,個性正直,武藝精湛,曾任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的武術教習和護衛隊隊長,人稱“康德第一武師”。雖然他在溥儀宮中任偽職,政治上並不光彩,但在任職期間,他多次施展身手,大敗日本高手,維護了國家的榮譽和尊嚴。在東北期間,霍殿閣又廣收門徒,傳播拳術,對八極拳在東北地區的傳播及後世武學的發展有著重大貢獻。但他最終為日本人所忌,在護衛隊被遣散後,霍殿閣只得遠離仕途,隱身世外,57歲鬱鬱而終,臨死前還大呼數聲“小日本”。

霍殿閣出生於河北滄州,滄州自古就是武術之鄉,霍殿閣從小就酷愛武術,但因家貧,無錢聘請武師,恰好同村的一個張姓大戶聘請了“抄白虎子”李五爺教授兒子武藝,強身健體,霍殿閣藉著陪練的機會,得以習練武術,很快學會了二郎拳、四郎寬拳、溜腿架等基礎套路和少許輕功,兩年後,李五爺知道自己的本領已不能滿足霍殿閣的需求,便向張家遞上了辭呈,推薦了武藝高於自己的“神槍”李書文。

溥儀當年的保鏢霍殿閣,後來的結局怎麼樣?


李書文不僅精通八極拳,六合大槍更是使得出神入化,因此江湖人稱“神槍”,他先後師從八極拳五世傳人張景星和黃士海,學習八極拳、劈掛掌和大槍等武藝,李書文一生光明磊落,嫉惡如仇,在懲治邪惡,抵禦外辱,傳播拳術上都有重要貢獻,堪稱一代武術宗師。受聘來到張家後,天資聰穎,又勤奮刻苦的霍殿閣很快引起了李書文的注意,後來更是將其收為入室弟子,將一身武藝傾囊相授,霍殿閣也不負所望,勤學苦練12年,最終練成八極拳和神槍的絕技。後來,每逢鄉里集會,霍殿閣的大槍扎蒼蠅總是壓軸節目,眾人將一面穿衣鏡放在場地中央,在鏡面上塗滿雞血,待蒼蠅飛來後,霍殿閣挺槍便刺,只見蒼蠅紛紛落地,而鏡面毫髮無損,引得觀眾拍手稱絕,稱他為“神槍第二”。

溥儀當年的保鏢霍殿閣,後來的結局怎麼樣?


1910年,中華武術會成立後,各地相應號召,紛紛成立當地的武術會,受天津武術會的邀請,霍殿閣和師父李書文一同前往天津擔任武術教練,在和李書文表演六合大槍後,一鳴驚人,很快名滿津門。

1914年,李書文將霍殿閣推薦給當時黑龍江省的軍閥許蘭州,許蘭州對他的為人和武藝都推崇備至,讓他擔任自己的貼身侍衛兼軍校的武術教習。

1917年,許蘭州投奔奉系軍閥張作霖,霍殿閣也一同前往,在一次宴會上,霍殿閣表演了八極拳、十八般兵器和六合大槍等絕技,技驚全場,他的名頭也逐漸在東北的達官貴人之間流傳開來。

溥儀當年的保鏢霍殿閣,後來的結局怎麼樣?


1925年,奉軍進關後,溥儀對身邊的日本教習很不放心,計劃聘請中國武師作為自己的貼身保鏢,並組建起私人武裝,希望以此為基礎,逐步獲得軍事上的控制權。當時的日本武士不好拒絕,便提出和中國武士比武的要求,只有打贏了他們,才能應聘上任,許多京津地區的武人問詢前來應聘,但都落敗而去,後來霍殿閣在許蘭州的勸說下,前去應聘,在會場上大敗日本武士,被溥儀當場聘為武術教習兼私人保鏢。

1932年,溥儀當上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后,霍殿閣也一同前往,將自己的弟子組建成溥儀的護衛軍,擔任起護衛軍第三大隊隊長,人稱“霍家軍”,日本人對此很是忌憚,多次設法想要除掉霍殿閣,先後派出劍道、空手道和柔道的日本高手和霍殿閣比試,最後都落敗而歸。日本人對這個傀儡皇帝根本不放在眼裡,每次來見溥儀,從不打招呼,也不通報,而是直接將車開到溥儀的辦公樓前,溥儀對此大為惱火,卻又無可奈何,有一次又直接開車進入辦公樓,正值下車之際,霍殿閣健步向前,用手抓住轎車的底部,輕輕提起,轎車的後輪懸空,進退兩難,日本人大囧之下,這才有所收斂。

溥儀當年的保鏢霍殿閣,後來的結局怎麼樣?


為了翦除溥儀的勢力,更好地控制這個傀儡皇帝,1937年6月,日本人導演了“大同公園事件”,當時護衛軍第一、二隊正好放假,其中的二十多人相約到大同公園內遊玩,在僱船時和管船的朝鮮人起了爭執,當天關東軍和偽民生部的日本官員共兩百多人也在公園裡野餐,幾名路過的日本醉漢,見了護衛軍舉手便打,護軍忍無可忍之下,打倒了日本人,後來事件愈演愈烈,護軍又打倒了隨後趕來的憲兵隊後逃跑,日本人問詢後開始向溥儀興師問罪,最終藉此解散了溥儀的護衛軍,霍殿閣作為護衛軍隊長,也遭到了撤職的處分。從此,絕意仕途,一心收徒,最後因病去世,終年57歲。

溥儀組建的護衛軍也就此衰弱,正如他自己所說的:“我的建立實力的夢也不用再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