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和基因角度说中国各民族起源,许多民族都是同宗同源

清朝末期,在西方列强入侵下,梁启超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认为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只要在清朝版图内都属于中华民族。后来,人们将中国的主要民族划分为了汉、蒙、满、回、藏五大族,孙中山首次提出了“五族共和”的主张。新中国成立后,对全国的民族进行了普查,分为了56个民族。那么如此多的民族都是如何来的呢?小编写在本文来介绍一下。

一,北方的游牧民族

中国大陆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如巫山人、元谋人、北京人等,但是这些古人类属于直立人或者早期智人,并非是现在人类的祖先。现在人类为晚期智人,起源于20万年前的非洲,大约在10万年前开始向世界迁徙。总体说来,到达中国的晚期智人有三大人种,分别是黄种人(Y染色体是O)、棕色人种(Y染色体为C)、矮黑人种(Y染色体为D)。其中最早到达中国的是棕色人种和矮黑人种。

从语言和基因角度说中国各民族起源,许多民族都是同宗同源

棕色人种迁徙路线

棕色人种曾经长期分布分布在中国北方,是中国游牧民族的主要来源。当然,由于北方大草原地区又有从中亚来的吐火罗人和爱斯基摩人,因此北方游牧民族往往是几大大人种融合而形成的,不过在许多北方游牧民族中,棕色人基因直到现在依然占据了很高的比例。如鄂温克族高达65%、鄂伦春族为61%、布里亚特人为60%、蒙古族为55%、哈萨克族45%,达斡尔族为31%、锡伯族为27%。

在语言学上,这些民族被统称为“阿尔泰语族”,其下又分为了突厥语系、蒙古语系和通古斯语系。突厥语族是中国北方最早兴起的游牧民族,他们和匈奴有密切的关系;突厥人起源于蒙古高原的叶尼塞河上游,在汉代有丁灵人、铁勒人,5世纪被柔然征服,迁徙到了阿尔泰山(金山)一带,改称为突厥。之后,突厥强大起来,先后建立了突厥、东突厥、西突厥、薛延陀(铁勒)、回鹘、突骑施等汗国。西迁后,其民族和语言对中亚地区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在唐朝后期,突厥族的一支——沙陀人进入了内地,后来建立了后唐、后晋、后汉三个朝代。

从语言和基因角度说中国各民族起源,许多民族都是同宗同源

突厥语族在中国有有维吾尔族(回纥后裔)、哈萨克族土库曼族撒拉族柯尔克孜族(吉尔吉斯、黠戛斯)、乌兹别克族裕固族(黄头回纥)、塔塔尔族图瓦人(唐努乌梁海人)等。由于突厥语族西迁时间较早,因此在西域和中亚融合了大量的印欧人(R)基因。

蒙古语族是长期生活在大漠地区的民族,基本起源于大兴安岭一带,古代最早的称呼为“东胡”,汉代时期,其中的鲜卑族兴起,魏晋时期南迁,十六国之中的代国、西秦、南凉、前燕、后燕、西燕、南燕都是鲜卑族建立的,还有一支进入青海建立了吐谷浑国。386年,鲜卑族拓跋氏重建代国,后改为“魏国”,史称北魏,后来分裂为东西两部分。此后,停留在东北的鲜卑族分为了室韦和契丹、奚。唐朝时期,契丹开始强大,到五代时期建立辽国。之后,室韦中的蒙兀室韦(蒙古)崛起,建立了蒙古帝国。目前蒙古语系包含了9种语言,涉及的民族包括

蒙古族、布里亚特人(贝加尔湖一带)、卡尔梅克人(瓦剌)、达斡尔族(契丹后裔)、裕固族(黄头回鹘后代)、土族(察罕蒙古)、东乡族(东乡蒙古)、保安族

从语言和基因角度说中国各民族起源,许多民族都是同宗同源

通古斯语族,在古代统称为“女真族”,更早的称呼有扶余、肃慎、挹娄、勿吉、靺鞨等。汉朝时期,建立了扶余、高句丽、百济等国。唐朝时期分为黑水靺鞨和粟末靺鞨,粟末靺鞨建立了渤海国。辽国时期称为“熟女真”和“生女真”,建立了金国,入主中原。明朝时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三部分,后来建立了后金国。1636年建立清朝,改名为“满洲”,后来入关统一全国。

通古斯语包含了12种语言,涉及中国境内的民族有满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涉及俄罗斯境内的有鄂罗克人、涅吉达尔人、奇勒人、奥罗奇人、乌德盖人、乌尔奇语等。满族和汉族长期融合,已经和汉族基本融合;而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长期生活在隔绝的地方,依然保持很高的棕色人种基因。

二,藏缅语族

矮黑人早期也广泛分布在亚洲南部地区,包括伊朗高原、印度河流域和中国西南地区,他们创造了埃兰文明、印度河文明,中国的三星堆文明很有可能是他们创造的。目前印度安达曼群岛的达罗毗荼人的矮黑人基因比例可以达到100%。随着雅利安人的入侵和黄种人的到来,这些矮黑人开始迁徙到高寒或者孤立的地区,在冲突下也发生了民族融合。中国藏族的D型基因高达55%,西南地区的彝族、苗族、瑶族都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比例。

从语言和基因角度说中国各民族起源,许多民族都是同宗同源

黄种人和白种人属于一个源头,最初属于浅色人种,到达西亚后分裂为白种人和黄种人。大部分黄种人穿越印度到达了缅甸一带,少部分穿越亚欧大陆进入了北极圈,成为了爱斯基摩人。黄种人到达了缅甸后,就开始分裂,一支从云南进入中国内陆,然后绕开四川盆地,沿着青藏高原边缘放牧,他们被称为“古羌人”,其Y染色体为O2(过去是O3),也就是现在的汉藏语族。“古羌”一支进入了西藏,和早期到达的矮黑人融合为了藏族,一支进入了渭河流域,进行农耕,进入了文明时代,称为“华夏”。停留在西北放牧的称为“西羌”“西戎”“北狄”等。

从语言和基因角度说中国各民族起源,许多民族都是同宗同源

东亚人类迁徙路线

汉藏语族中“古羌”,统称为藏缅语族,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中国西南地区,以及缅甸一带。通过DNA检测发现,这里许多民族的O型基因十分原始,如独龙族的O2比例可以高达100%,可以说是最纯正的古羌。藏缅语族涉及的民族包括藏族、羌族、门巴族、景颇族、彝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纳西族、基诺族、阿昌语、白族、土家族、怒族、独龙族、珞巴族、普米族、僜人等。在历史上,曾经建立了巴国、夜郎国、滇国、吐蕃国、南诏国、大理国、西夏国等。中国古代的土司制度基本使用于这些民族。

从语言和基因角度说中国各民族起源,许多民族都是同宗同源

独龙族、怒族、景颇族等都有相似的神话传说,这些传说和汉族的女娲造人有许多相似之处。独龙族神话是这么说的:上天的大神嘎美和嘎莎用双手在岩石上搓出了泥土,用泥巴团捏出了1男1女,男的叫“普”,女的叫“姆”。洪之后,兄妹占卜成婚,生9男9女,这9男9女又结婚,形成了中国的一些民族。第三子和第三女结婚后,留在了本地,成为了独龙族,而大兄妹成汉族,并且迁走了,二兄妹成为了怒族。其他兄妹分别是傈僳、藏、白、纳西等民族。西南地区的纳西族保留有象形文字——东巴文。

从语言和基因角度说中国各民族起源,许多民族都是同宗同源

东巴文


三,南方其他民族

除了藏缅语族之外,汉藏语中族还有苗瑶语族和壮侗语族,两支在古代被称为“苗蛮”和“百越”,其Y染色体为O1。苗蛮支主要沿着长江流域前进,也就是上古时代的三苗,后来和东夷文化、华夏文化融合为荆楚文化区。苗瑶支的民族主要是苗族、瑶族、畲族。

从语言和基因角度说中国各民族起源,许多民族都是同宗同源

百越主要是沿着大海前进,他们古代分布十分广泛,从江苏一带直到越南北部。《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百越按照地理的分布又可以分为于越(苏浙)、闽越(福建)、扬越(江淮)、南越(两广)、西瓯(广西西部)、骆越(越南北部)等。著名的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就是古代越人创造的。在春秋时期曾经建立了强大的越国,一度称霸中原。他们在现在称为壮侗语族,主要包括壮族、布依族、傣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黎族、仡佬族等。

从语言和基因角度说中国各民族起源,许多民族都是同宗同源

另外,这里还说一下东南沿海分布的南岛语族和南亚语族。南亚语族也是黄种人的一支,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越南、柬埔寨、泰国、老挝一带,中国境内的佤族、德昂族、布朗族、克木族属于南亚语族。南岛语族也是黄种人的一支,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和太平洋的各大岛屿,而中国境内的南岛语族为高山族,包括泰雅、赛夏、布农、邹族、鲁凯、排湾、卑南、雅美、阿美9个族群。

从语言和基因角度说中国各民族起源,许多民族都是同宗同源

总体说来,中国主要的民族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棕色人(C)和其他民族融合形成的民族,主要是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一类是东亚黄种人(O)和其他民族融合形成的民族,这些民族主要以农耕民族为主,包括汉族。中国就是一个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结合的二元国家,这个国家的疆域和民族格局从辽国开始形成,在元朝和清朝建立了二元制帝国。之所以定都北京,因为这里处于农牧过渡地带,容易同时管理游牧地区和农耕地区。

从语言和基因角度说中国各民族起源,许多民族都是同宗同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