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達開的戰略失誤葬送了太平天國最後的希望

翼王石達開是太平天囯裡最英勇善戰的人物之一。石達開任西征軍主帥時,曾在湖口、九江兩次大敗湘軍,打得湘軍水師潰不成軍,統帥曾國藩急得投水自盡。可見,單就戰場指揮能力而言,石達開比曾國藩厲害多了。

石達開的戰略失誤葬送了太平天國最後的希望

左宗棠曾評價石達開“狡悍著聞,素得群賊之心,其才智諸賊之上,而觀其所為,頗以結人心,求人才為急,不甚附會邪教俚說,是賊之宗主而我之所畏忌也。”石達開英勇善戰,豪邁賢達,深得軍心民心,連左宗棠這樣高傲的人也對他有所畏忌。只可惜,石達開在一次最重要的戰略選擇中選錯了發展方向,再利害的戰術也彌補不了戰略的失誤,最終兵敗大渡河,不僅誤了自己和部下,也誤了太平天國。

曾國藩的戰場指揮能力雖然不怎麼樣,但他是書生領兵,最善長的就是像諸葛亮一樣,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曾國藩堪稱晚清最出色的戰略大師。太平軍攻克南京後,改名天京,定為都城。太平天國為了鞏固和發展勝利成果,以天京為中心,積極向外擴張。鑑於這樣的形勢,曾國藩定下了三路進軍之策:“以圍攻金陵屬之國荃,而以浙事屬左宗棠,蘇事屬李鴻章,於是東南肅清之局定矣。”

石達開的戰略失誤葬送了太平天國最後的希望

曾國藩派李鴻章率淮軍入江蘇,左宗棠率楚軍入浙江,曾國荃率湘軍順長江南下進攻天京,再加上清軍的江北大營,從而對天京形成了四面合圍的戰略部署。從此太平天國不管向那個方向發展都會受到其它三個方向的牽制,猶如陷入網中的獵物難以掙脫。太平天國曾有過一個破局的最佳時刻,那就是太平軍西征時,石達開曾大敗湘軍,把曾國藩圍困於南昌,若能趁機滅了曾國藩,則從此西線無憂,長江上游盡入太平天國之手。只可惜天不隨人願,太平天國內部發生變亂。

自從定都天京後,天王洪秀全與東王楊秀清等起義領袖開始腐化墮落,爭權奪利,進而自相殘殺。天京變亂致使太平天國幾萬人被殺,連正在前線激戰的石達開也被調回天京提理政務,致使曾國藩又逃過一劫。洪秀全經過“天京事變”,對石達開也不信任,於是封洪仁發和洪仁達為王,鉗制石達開。石達開既無實權,又心存疑慮,遂決定帶兵出走。石達開麾下的20萬兵馬是太平軍中最精銳的一部份,他的出走影響重大。

石達開的戰略失誤葬送了太平天國最後的希望

如果把石達開當時的出走戰略分為上中下三策的話,上策首選北伐。當時清廷兵力雲集東南,客觀的講,天京變亂後的太平天國根本無力打破封鎖,天京已成死地,唯有跳出圈外,另謀發展。如果石達開選擇北伐,兵鋒直指清廷的心臟北京,如圍魏救趙般攻敵所必救,勢必會調動清廷各路兵馬回援,天京之圍不救自解。如若能攻下北京,清廷統治勢必崩潰,即便不能攻下北京,亦可轉戰北方,牽制不量清軍,減輕天京方面的壓力。北方一馬平川,正利於流動作戰,沿途吸收百姓加入太平軍,發展壯大,再圖良謀。

中策是東征或西征。天京處在長江邊上,上游有曾國藩的湘軍,下游有左宗棠的楚軍和李鴻章的淮軍,這兩個方向的敵人對天京的威脅最大。當時石達開的部下大多在江西,如果石達開趁勢西征,為太平天國經略長江上游,則無須遠征就可在自己熟悉的地方繼續作戰擴大地盤,又可為太平天國擋住來自上游湘軍的壓力。這樣就算石達開率軍脫離太平天國對太平天國的影響也不大,太平天國就可以專心向東向北發展。如果太平軍合力攻破清軍江北大營後,再次趁勢北伐,則可盤活全局,末必不能成事。

石達開的戰略失誤葬送了太平天國最後的希望

下策就是轉戰西南,分兵入川。石達開可能是《三國演義》看多了,想學諸葛亮隆中對策一樣先據有四川,以川地易守難攻之地理和豐富的物產建立根據地,再擇機北伐。可問題是當時之形勢與三國之時完全不同,滿清是大一統的王朝,三國是分裂的時代。石達開不去威脅敵人的心臟腹地,反倒跑到偏遠的四川,轉戰西南不僅對清廷的威脅越來越小,還帶走了太平天國最精銳的兵力,天京變亂和石達開出走,使太平軍被迫由戰略進攻轉向防禦。西南方向是敵人勢力最薄弱的方向,也恰恰是最不能走的方向。如同圍城時的圍三缺一,敵人不圍的方向看似生路,其實死路一條。石達開不應只著眼於自身的發展去制定戰略,而應考慮太平天國的整體形勢去統籌全局。否則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石達開轉戰西南後,途徑多省流動作戰,兵力卻是越打越少,以致部下離散,最終兵敗大渡河。太平天國也在曾國藩佈下的戰略羅網中越陷越緊,再加上洋人也開始加入圍剿太平天國的行列,他們組建了“常勝軍”、“常安軍”、“常捷軍”等多支洋槍隊進攻太平軍,太平軍多次組織兵力反攻也無法打敗敵人對天京的封鎖合圍。天京內無糧草,外無援兵,可以說已成兵家之絕地。李秀成提出“讓城別走”,另闢根據地的主張,又被洪秀全拒絕。最終湘軍挖掘地道,用火藥轟塌城牆,經過激烈巷戰,天京陷落。

石達開的戰略失誤葬送了太平天國最後的希望

人生往往面臨很多選擇,而那些看似容易走的道路往往隱藏著致命的陷阱,只有迎難而上,方能雨過天晴。打仗又何嘗不是如此,狹路相逢勇者勝,關鍵時刻就要敢於亮劍!沒有直面強敵的膽略,又何能統一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