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書法“教主”褚遂良,為何一生悲慘?原因讓人肅然起敬

現存洛陽龍門石窟賓陽洞,刻於唐貞觀十五年(641)的《伊闕佛龕碑》,由於書丹者為諫議大夫褚遂良,亦稱《褚遂良碑》。

大唐書法“教主”褚遂良,為何一生悲慘?原因讓人肅然起敬

《伊闕佛龕碑》

通觀該碑,不僅端莊秀麗,而且直率多姿,流暢凝重,很能體現褚遂良的書法特色。也正是因為有如此個性鮮明的書藝,褚遂良才被譽為“初唐四大書家”之一。傳世墨跡計有《倪寬贊》《陰符經》等,碑刻則有《雁塔聖教序》《伊闕佛龕碑》《房玄齡碑》等傳世。

大唐書法“教主”褚遂良,為何一生悲慘?原因讓人肅然起敬


大唐書法“教主”褚遂良,為何一生悲慘?原因讓人肅然起敬

《伊闕佛龕碑》拓片

令人唏噓的是,人生開局不錯的褚遂良,一手好牌並沒打到底,因“愚忠”招禍,最後客死他鄉。那麼,褚遂良的厄運又是怎樣來的?

其實,作為陽翟人的他,是個典型的“官二代”。其父褚亮仕隋時為東宮學士,後任散騎常侍一職,與虞世南、歐陽詢等人均為好友。待到薛舉在蘭州稱帝后,褚亮被任命為黃門侍郎時,褚遂良作為薛舉的通事舍人,便承擔起掌管詔命及呈奏案章的重任。

大唐書法“教主”褚遂良,為何一生悲慘?原因讓人肅然起敬


大唐書法“教主”褚遂良,為何一生悲慘?原因讓人肅然起敬

褚遂良《孟法師碑》拓片

後來薛舉的兒子薛仁杲降唐,作為薛仁杲部下的褚遂良亦被收服在李世民的麾下,成為唐王朝的臣民。自此時,褚遂良作為唐廷職業政治家的生涯,便開始了。

唐貞觀十年(636),作為秘書郎的褚遂良出任起居郎一職,專門記載皇帝的言行。褚遂良不僅忠於職守,而且是頗為耿直。

李世民即皇帝位後,曾不遺餘力地廣泛收集王羲之的法帖,天下人由此爭相進獻,以求封賞。由於褚遂良對王羲之的書法曾下過功夫,可以絲毫不爽地鑑別出其書法的真偽,於是褚遂良便擔負起鑑別的重任。褚遂良也因功被提升為諫議大夫,兼知起居事。

大唐書法“教主”褚遂良,為何一生悲慘?原因讓人肅然起敬

褚遂良摹《蘭亭序》局部

唐貞觀十八年(644),作為黃門侍郎的褚遂良被皇帝賦予直接黜陟官吏之權,派往外地。恰在此時,其父褚亮死了,他不得不辭去黃門侍郎之職,回家守孝。四年後,褚遂良官復原職。同年九月,被提升為中書令。唐太宗臨死前,將其列為“託孤大臣”之一。

唐貞觀二十三年(649)六月,年僅二十一歲的李治即皇帝位,是為高宗。李治即位後,封褚遂良為河南縣公。次年,又升其為河南郡公。也正是因為此,褚遂良又有“褚河南”之稱。

大唐書法“教主”褚遂良,為何一生悲慘?原因讓人肅然起敬

褚遂良《潭府帖》

但實際上,李治並不喜歡褚遂良這位託孤大臣,不久便藉故貶其為同州刺史。直到三年後,李治才把褚遂良召回身邊,拜為吏部尚書,加光祿大夫,兼太子賓客,監修國史。公元653年,褚遂良升為尚書右僕射,執掌朝政大權。這便是褚遂良政治生涯中的頂峰。

但好景不長。當褚遂良和膽小懦弱的高宗皇帝,一起去面對強悍、機敏,而又肆無忌憚的對手武曌(即後來的則天皇帝)時,他們最終都成了失敗者。

大唐書法“教主”褚遂良,為何一生悲慘?原因讓人肅然起敬

褚遂良臨摹王羲之《長風帖》

根據新、舊唐書《褚遂良傳》記載,唐高宗曾召太尉長孫無忌、司空李勣、尚書左僕射于志寧以及褚遂良進宮商議廢立皇后之事。褚遂良發的一通“王皇后無過,而武曌品行有虧,不宜廢立”的言論,不僅給皇帝潑了冷水,而且徹底得罪了後者。

公元655年十月,隨著武則天的被冊封,褚遂良也被新皇后趕出了朝廷,來到潭州任都督。殊不知,褚遂良的厄運才剛剛開始。褚遂良先是於第三年春被貶到離京師極遙遠的廣西某地去任都督。繼而,武則天指使許敬宗、李義府,誣告中書令來濟、門下侍中韓緩與遠在廣西的褚遂良共謀反叛。

大唐書法“教主”褚遂良,為何一生悲慘?原因讓人肅然起敬


大唐書法“教主”褚遂良,為何一生悲慘?原因讓人肅然起敬

褚遂良小楷《千字文》

於是,晚年的褚遂良不得不又一次被貶——這一次則被貶到更加遙遠的越南河內(當時隸屬唐安南都護府)。褚遂良在絕望中,也曾給唐高宗李治寫過信,向皇上訴說自己曾長期為其父子效勞,曾最堅決地支持其繼位。但這一切對於厄運來說,都是於事無補的。

公元659年,褚遂良在流放地孤寂地死去,時年六十三歲。即便褚遂良已死,武則天對他的懲罰也沒有終止。不僅將其官爵削掉,而且將其子孫也流放到了蠻荒之地。由此可見,褚遂良已把武則天得罪到何種田地。

大唐書法“教主”褚遂良,為何一生悲慘?原因讓人肅然起敬

褚遂良《陰符經》局部

直到唐神龍元年(705),即褚遂良死後的第四十六年,他才得到平反;唐天寶六載(747),作為功臣,褚遂良才得以配祀於高宗李治廟內;唐貞元五年(789),德宗皇帝下詔,將褚遂良等人的畫像置於凌煙閣內,以示他與唐初的開國英雄們擁有同等的功勳。

大唐書法“教主”褚遂良,為何一生悲慘?原因讓人肅然起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