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開篇的第一段話,真的是上學時老師講的那樣嗎?

01以什麼樣的視角去解讀《論語》?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上面這句話大部分中國人都會背,大部分的韓國人,日本人,越南人也會背,可是有相當多的人不知道這句話是《論語》的第一段話。

《論語》開篇的第一段話,真的是上學時老師講的那樣嗎?


《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寫的一部語錄集,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論語》凡二十篇,一段話是一章。第一篇的前三章分別是孔子,有子和曾子說的話,他們是《論語》中有資格被稱為“子”的人,頭三章的排列順序代表了他們執掌儒門的時間。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論語》中篇章的順序是精心設計過的,它們一定存在某種內在聯繫。

由此看來,整本書的第一章就大有深意了。

第一章的字面意思楊伯峻在《論語譯註》中這樣解釋:

“學了,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它,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楊伯峻先生是《論語》專家,他的解釋自然沒問題。但整部《論語》中孔子說每一句話都是因時,因地,因人,因事而言,面對的都是非常具體的對象。那除了字面意思,孔子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呢?我們應該以怎樣的視角去解讀《論語》呢?

《論語》開篇的第一段話,真的是上學時老師講的那樣嗎?


《孟子.萬章上》曾說:“以意逆志”,用自己的想法倒推書上的意思,不要死摳字眼。陸九淵甚至有“六經注我”的狂言。故就算是一家之言也無傷大雅,若有訛誤亦不會出格。

02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我們首先要弄清楚學的是什麼?儒家有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這些都是具體的技藝,不是孔子最看重的。

子路篇中,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在孔子眼中治國安邦才是君子所為,樊遲想用農事治國,在孔子看來眼光太短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道之以政,齊之以德,才能國泰民安。

孔子教口才,教外交場合的禮儀,教彈琴,教劍術。孔子教的都是有實際用處的治國安邦之學,所以他說“時習之”。朱熹把“習”解釋為“鳥扇動翅膀”,意為練習。“時”不是時時,而是恰當的時機,和“使民以時”中的用法是一樣的。

《論語》開篇的第一段話,真的是上學時老師講的那樣嗎?


“時習之”就是要在恰當的時機,去實踐你所學到的東西。

什麼時候才是恰當的時機呢?當你去遊說諸侯國的時候就用學到的口才;當你去出使別國的時候就用學到的外交禮儀;當你想抒發情感時就用學到的名曲;當你路遇強敵是就用學到的劍術。

一句話:所學的技藝為你所用,能夠施展抱負,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身前身後名,不也很高興嗎?

03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朋”最初的意思是有血緣關係的宗親,漢代經學家解釋為“同門曰朋,同志為友”,不是像現在一樣所有認識的人都稱為朋友。漢代的經學家有沒有解釋錯呢?我想沒有。孔子本人發明了很多字義,比如“仁”的原意是兩個人走在一起,孔子引申了它的意思,且在不同場合對“仁”做了許多不同的解釋。有一點不變,“仁”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行為規範。

同門也並不是現在的同班同學那麼簡單的關係,他們是同吃同住,相互幫扶,親如兄弟的關係。弟子們侍奉老師左右,視老師為父親,老師也對學生視若己出。所以古代把老師叫師父,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論語》開篇的第一段話,真的是上學時老師講的那樣嗎?


明成祖朱棣株連方孝孺十族,九族之外加的那一族就是“同門”。老師去世學生在靈堂裡的位置比兒子要靠前。孔子去世弟子們在老師墓地附近結廬而居守孝三年,子貢一人守孝六年,因此,後世官員丁憂(父母去世)皆是三年。

同門從遠方來做什麼呢?孔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每到一地便推行自己的主張,不被任用便收徒講學,各地有志之士蜂擁而至。這些人跟著孔子風餐露宿,以身犯險,九死一生。

有一次孔子在大樹下為弟子演示周禮,宋國的桓魋把大樹砍到,險些壓死他們。在去楚國的途中孔子他們被困在陳國和蔡國之間,差點餓死。子路生氣地說:“君子也會落得如此田地嗎?”孔子說:“君子在困境中能堅守本心,小人就會胡作非為。”說完,接著撫琴,子路則舞劍自強。

從各地而來追隨孔子的眾人,一起為了共同的濟世救民理想,相互切磋技藝。君子用之則行,舍之則藏,韜光養晦,以待時機。

一句話:有以濟世救民為共同理想的同門從遠方趕來,切磋交流,遊說諸侯,以期得到任用,不也快樂嗎?

《論語》開篇的第一段話,真的是上學時老師講的那樣嗎?


04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孔子周遊列國14年終未得到任用。

在回魯國時,途中經過丘陵,他作了一首丘陵歌。那首歌隱藏的意思是說:“仁道就在我們生活的周遭,追求它又好像很遙遠,一般人很迷惑,於是就不再去實踐了。就是這樣子,自然就造成了困頓不順的遭遇。”

在魯哀公11年,由冉求統帥帶兵打敗了侵略魯國的齊國,事後季康子就問冉求,您對軍旅的事情,是學來的還是你自己的本能呢?”

冉求答道季康子說:“學之於孔子。”他回憶起了父親在臨終之前囑咐一定要將孔子請回的遺願,於是就派了公林、公華等大夫,以玉、馬、皮、圭、壁、帛等諸多的禮品來迎接從衛國回到魯國的孔子。

《論語》開篇的第一段話,真的是上學時老師講的那樣嗎?


孔子拒絕了季康子的好意,他所崇尚的是王道,而非霸道,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早在陳國時孔子就說過:“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他說:“回去吧,回去吧!我的弟子們志向遠大而對事物缺乏謀斷,寫起文章來斐然成章,不知道用來教育他們的方法啊。”

他68歲回到魯國,潛心編訂六經以扶助後輩,在編訂《易經》時甚至到了韋編三絕的地步。

《論語》開篇的第一段話,真的是上學時老師講的那樣嗎?


荀子說:“善易不佔,知易不卜”,孔子編訂《易》不是為了占卜,《易經》第一句話就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君子應該像天宇一樣運行不息,即使顛沛流離,也不屈不撓。孔子還是要為自己的理想奮戰,他將自己的思想保存下來,為後世門人做指引。

孔子晚年待人謙和,如鄉間很平凡的一位老頭,他回憶自己的一生:“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人到七十已經能夠對世間一切坦然對之,率性而為了。

一句話:世人不瞭解我所推行的仁政,輕視詆譭我,我也不怨恨。我將把畢生所學傳之後世,以匡扶天下,不也是君子嗎?

孔子去世375年後,一位叫司馬遷的人第一個為孔子立傳,他把孔子放在了和諸侯一樣高的位置。

《論語》開篇的第一段話,真的是上學時老師講的那樣嗎?


司馬遷在《孔子家語》裡把孔子寫的和喪家之犬一樣,他在孔子身上看到了自己。在曲阜孔廟瞻仰聖像後他有感而發:“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對了,司馬遷有一位老師叫孔安國,是孔子十世孫。

司馬遷認為孔子是一個遊俠,他以一往無前的勇氣滌盪世間的汙穢,這並非空穴來風。司馬遷在《遊俠列傳》中寫的第一個人是原憲,原憲是孔子的高足,《論語》第十四篇的篇名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韓非子說:“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說的是同一種人。即便如此,他仍然說,仲尼,天下聖人也。《莊子》裡也有相當篇幅記敘孔子事蹟,莊子也說,孔子是博學擬聖。起碼在離孔子不遠的戰國時代,在自己的政敵之中孔子就有了聖人的美譽。

《論語》開篇的第一段話,真的是上學時老師講的那樣嗎?


現在我們在重新看一下開篇的這三句話: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段話真正的意思是:“所學的技藝為你所用,能夠施展抱負,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身前身後名,不也很高興嗎?有以濟世救民為共同理想的同門從遠方趕來,切磋交流,遊說諸侯,以期得到任用,不也快樂嗎?世人不瞭解我所推行的仁政,輕視詆譭我,我也不怨恨。我將把畢生所學傳之後世,以匡扶天下,不也是君子嗎?”

《論語》第一章是對孔子一生的總結和寫照,起著總起全書的作用,由此開始,《論語》掀開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