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开篇的第一段话,真的是上学时老师讲的那样吗?

01以什么样的视角去解读《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上面这句话大部分中国人都会背,大部分的韩国人,日本人,越南人也会背,可是有相当多的人不知道这句话是《论语》的第一段话。

《论语》开篇的第一段话,真的是上学时老师讲的那样吗?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的一部语录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论语》凡二十篇,一段话是一章。第一篇的前三章分别是孔子,有子和曾子说的话,他们是《论语》中有资格被称为“子”的人,头三章的排列顺序代表了他们执掌儒门的时间。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论语》中篇章的顺序是精心设计过的,它们一定存在某种内在联系。

由此看来,整本书的第一章就大有深意了。

第一章的字面意思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这样解释:

“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杨伯峻先生是《论语》专家,他的解释自然没问题。但整部《论语》中孔子说每一句话都是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言,面对的都是非常具体的对象。那除了字面意思,孔子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呢?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视角去解读《论语》呢?

《论语》开篇的第一段话,真的是上学时老师讲的那样吗?


《孟子.万章上》曾说:“以意逆志”,用自己的想法倒推书上的意思,不要死抠字眼。陆九渊甚至有“六经注我”的狂言。故就算是一家之言也无伤大雅,若有讹误亦不会出格。

0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学的是什么?儒家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些都是具体的技艺,不是孔子最看重的。

子路篇中,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在孔子眼中治国安邦才是君子所为,樊迟想用农事治国,在孔子看来眼光太短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之以政,齐之以德,才能国泰民安。

孔子教口才,教外交场合的礼仪,教弹琴,教剑术。孔子教的都是有实际用处的治国安邦之学,所以他说“时习之”。朱熹把“习”解释为“鸟扇动翅膀”,意为练习。“时”不是时时,而是恰当的时机,和“使民以时”中的用法是一样的。

《论语》开篇的第一段话,真的是上学时老师讲的那样吗?


“时习之”就是要在恰当的时机,去实践你所学到的东西。

什么时候才是恰当的时机呢?当你去游说诸侯国的时候就用学到的口才;当你去出使别国的时候就用学到的外交礼仪;当你想抒发情感时就用学到的名曲;当你路遇强敌是就用学到的剑术。

一句话:所学的技艺为你所用,能够施展抱负,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不也很高兴吗?

0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朋”最初的意思是有血缘关系的宗亲,汉代经学家解释为“同门曰朋,同志为友”,不是像现在一样所有认识的人都称为朋友。汉代的经学家有没有解释错呢?我想没有。孔子本人发明了很多字义,比如“仁”的原意是两个人走在一起,孔子引申了它的意思,且在不同场合对“仁”做了许多不同的解释。有一点不变,“仁”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行为规范。

同门也并不是现在的同班同学那么简单的关系,他们是同吃同住,相互帮扶,亲如兄弟的关系。弟子们侍奉老师左右,视老师为父亲,老师也对学生视若己出。所以古代把老师叫师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论语》开篇的第一段话,真的是上学时老师讲的那样吗?


明成祖朱棣株连方孝孺十族,九族之外加的那一族就是“同门”。老师去世学生在灵堂里的位置比儿子要靠前。孔子去世弟子们在老师墓地附近结庐而居守孝三年,子贡一人守孝六年,因此,后世官员丁忧(父母去世)皆是三年。

同门从远方来做什么呢?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每到一地便推行自己的主张,不被任用便收徒讲学,各地有志之士蜂拥而至。这些人跟着孔子风餐露宿,以身犯险,九死一生。

有一次孔子在大树下为弟子演示周礼,宋国的桓魋把大树砍到,险些压死他们。在去楚国的途中孔子他们被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差点饿死。子路生气地说:“君子也会落得如此田地吗?”孔子说:“君子在困境中能坚守本心,小人就会胡作非为。”说完,接着抚琴,子路则舞剑自强。

从各地而来追随孔子的众人,一起为了共同的济世救民理想,相互切磋技艺。君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韬光养晦,以待时机。

一句话:有以济世救民为共同理想的同门从远方赶来,切磋交流,游说诸侯,以期得到任用,不也快乐吗?

《论语》开篇的第一段话,真的是上学时老师讲的那样吗?


0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周游列国14年终未得到任用。

在回鲁国时,途中经过丘陵,他作了一首丘陵歌。那首歌隐藏的意思是说:“仁道就在我们生活的周遭,追求它又好像很遥远,一般人很迷惑,于是就不再去实践了。就是这样子,自然就造成了困顿不顺的遭遇。”

在鲁哀公11年,由冉求统帅带兵打败了侵略鲁国的齐国,事后季康子就问冉求,您对军旅的事情,是学来的还是你自己的本能呢?”

冉求答道季康子说:“学之于孔子。”他回忆起了父亲在临终之前嘱咐一定要将孔子请回的遗愿,于是就派了公林、公华等大夫,以玉、马、皮、圭、壁、帛等诸多的礼品来迎接从卫国回到鲁国的孔子。

《论语》开篇的第一段话,真的是上学时老师讲的那样吗?


孔子拒绝了季康子的好意,他所崇尚的是王道,而非霸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早在陈国时孔子就说过:“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他说:“回去吧,回去吧!我的弟子们志向远大而对事物缺乏谋断,写起文章来斐然成章,不知道用来教育他们的方法啊。”

他68岁回到鲁国,潜心编订六经以扶助后辈,在编订《易经》时甚至到了韦编三绝的地步。

《论语》开篇的第一段话,真的是上学时老师讲的那样吗?


荀子说:“善易不占,知易不卜”,孔子编订《易》不是为了占卜,《易经》第一句话就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孔子还是要为自己的理想奋战,他将自己的思想保存下来,为后世门人做指引。

孔子晚年待人谦和,如乡间很平凡的一位老头,他回忆自己的一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人到七十已经能够对世间一切坦然对之,率性而为了。

一句话:世人不了解我所推行的仁政,轻视诋毁我,我也不怨恨。我将把毕生所学传之后世,以匡扶天下,不也是君子吗?

孔子去世375年后,一位叫司马迁的人第一个为孔子立传,他把孔子放在了和诸侯一样高的位置。

《论语》开篇的第一段话,真的是上学时老师讲的那样吗?


司马迁在《孔子家语》里把孔子写的和丧家之犬一样,他在孔子身上看到了自己。在曲阜孔庙瞻仰圣像后他有感而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对了,司马迁有一位老师叫孔安国,是孔子十世孙。

司马迁认为孔子是一个游侠,他以一往无前的勇气涤荡世间的污秽,这并非空穴来风。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写的第一个人是原宪,原宪是孔子的高足,《论语》第十四篇的篇名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韩非子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说的是同一种人。即便如此,他仍然说,仲尼,天下圣人也。《庄子》里也有相当篇幅记叙孔子事迹,庄子也说,孔子是博学拟圣。起码在离孔子不远的战国时代,在自己的政敌之中孔子就有了圣人的美誉。

《论语》开篇的第一段话,真的是上学时老师讲的那样吗?


现在我们在重新看一下开篇的这三句话: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段话真正的意思是:“所学的技艺为你所用,能够施展抱负,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不也很高兴吗?有以济世救民为共同理想的同门从远方赶来,切磋交流,游说诸侯,以期得到任用,不也快乐吗?世人不了解我所推行的仁政,轻视诋毁我,我也不怨恨。我将把毕生所学传之后世,以匡扶天下,不也是君子吗?”

《论语》第一章是对孔子一生的总结和写照,起着总起全书的作用,由此开始,《论语》掀开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