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送给200亿,弟弟致死未动用

俗话说,穷不攀富亲,富不嫌穷亲,穷富不可断六亲!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许多富豪成功之后,身边的人也跟着一起发家致富了。比如前首富王健林,在自己发家之后把价值十几亿的股份分给了4个弟弟,让自己的家人一生衣食无忧。

再比如张近东的哥哥张桂平。早年,抚养张近东长大,之后张桂平创业,成立了苏宁,随着苏宁逐渐走上正轨,张桂平将苏宁交给弟弟张近东打理,多年之后,依靠苏宁的张近东,早已身家百亿。

然而,有些人在自己的亲人发家致富后,却不愿意攀富,仍然过着自己本来的生活。


哥哥送给200亿,弟弟致死未动用

有这样一位妹妹,她的亲哥哥就是富豪,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富豪,是资产遍布全球,15年蝉联华人首富之位的李嘉诚。而李素华却从不依靠自己的哥哥李嘉诚,而是选择在香港自立门户,开了一家塑料厂,年近80却依然坚持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都说长兄如父,用来形容李素华和李嘉诚的关系再合适不过了。由于父亲走得早,李嘉诚不仅需要承担养家糊口的重任,同时还要让弟弟妹妹感受到父亲的温暖和慈爱。

同时,李嘉诚还用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感染了家人,在创办长江塑胶厂后,还是个小丫头的李素华就开始帮哥哥跑腿打杂,在塑胶厂的发展中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随着李嘉诚将发展重心逐渐转移到了房地产业,李素华就成为了塑胶厂的主要负责人;当李嘉诚最终选择了放弃塑胶厂之后,李素华没有选择继续追随哥哥的步伐,而是自立门户,独自创建了一家塑料厂。

后来,李嘉诚的生意发展得越来越好,一跃成为身价千亿的华人首富,而李素华依然在经营着自己的塑料厂。其实,李素华完全可以依靠哥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去哥哥的公司做一份轻松地工作,哪怕是跟着哥哥做一些投资都可以。毕竟李嘉诚的公司员工里有不少都是庄家和李家的亲戚,就连李嘉诚公司的法律顾问都是李嘉诚的小姨,长江实业的总经理还是李嘉诚的连襟。

如今的李素华,已经年近八十了。虽然已是如此高龄,但李素华依然坚持每天不知疲倦地在塑料厂工作十几个小时。塑料厂的员工们都十分敬佩李素华,认为她是一个十分称职负责的老板,都愿意在厂里工作。而李素华也同样非常善待自己的员工们,甚至对待厂里的年轻员工就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凭借自己的努力,李素华已经成为了身价过亿的女富豪。如今,对于李素华来说,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已,更是将工作视为了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了一种乐趣。

李兆基在各种富豪榜上的排名,始终在李嘉诚之下,但是从来没有人会低估李兆基的财富。李兆基人称“四叔”,是因为他在家中排行老四。实际上李兆基家中共有兄弟五人,老大和老二早夭,剩下的就是老三李兆鳞、老四李兆基和老五李兆楠。有趣的是,李兆鳞和李兆基都是富甲一方的富豪,但是弟弟李兆楠却过着和普通人无异。

和李嘉诚白手起家不同的是,李兆基生来就是豪门,他的父亲李介埔经营者一家金铺和银铺,是顺德当地颇有名望的富豪,而李兆基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也培养了他敏锐的商业才能。年仅十二岁的李兆基就已经开始在金铺打工,并且娴熟掌握了炼制黄金和鉴别黄金的技术,被人称为神童。

后来,李兆基背井离乡前往香港闯荡,开始涉足房地产、金融、能源等众多行业,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李兆基这个名字就开始频繁出现在各个富豪榜商,从此再没有断绝过。虽然在今天的富豪榜上显示,李兆基的资产为3000亿元,但是他的实际资产远远不止于此。

如今,李兆基最知名的资产,恐怕就是他旗下的恒兆基业了,这家公司位列香港四大地产商之一,在房地产行业拥有很高的地位。而李兆基的哥哥李兆鳞也是一位知名的房地产商,李兆鳞也是很早就来到香港发展,并且一手创立了兆安地产。

虽然同在房地产行业打拼,但是李兆鳞的兆安地产和恒兆基业在业务上几乎没有什么交集,而李兆鳞也从来不会依靠弟弟在商场上的名气,为自己的生意带来便利,所以今天李兆鳞的成就,也是他自己一手打拼得来的。虽然成就不及李兆基,但是兆安地产这家公司也拥有上百亿的资产。

当年李兆鳞和李兆基纷纷选择离开家乡,去香港发展,于是作为弟弟的李兆楠,则顺理成章地留在家乡继承家族产业。于是,李兆楠一生都留在了顺德家乡,期间因为经历战乱,家族产业荡然无存,此后李兆楠一直在顺德工作,过着与普通人一样的生活,和两个哥哥不同,李兆楠并不喜欢在商场闯荡,他更安于平淡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李兆基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亲弟弟,他曾经多次邀请李兆楠和自己合作,

1993年,李兆基选择进入内地市场,可是有很多限制,由于李兆楠生活在离广州不远的顺德,于是李兆基通过李兆楠,在广州成立了恒德贸易发展有限公司,帮助李兆基投资内地市场。李兆基还以李兆楠的名义,购买了平安公司2亿股股份,如今这些股份价值200亿元。

对于这笔财富,性格平淡低调的李兆楠,似乎并没有放在心上,而他的生活依旧像普通人一样。1981年前后,李兆楠正式退休,过起跟平常人没两样的退休生活。

不管这笔财富是李兆基送给李兆楠的还是另有想法,但是李兆楠始终认为这笔财富不是自己的,直到去世也没动这笔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