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进入中国的粟特人跟波斯人是什么关系?

羔羊爱吃苹菓


隋唐时进入中国的粟特人跟波斯人是什么关系?应该说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只有一些文化和语言方面的联系,不过粟特人和波斯人在远古还是有些关系的。


同为古印欧人的后裔

粟特人是在大约公元前1000年左右迁居到中亚地区的古印欧人的一支,而波斯人的祖先雅利安人在南迁到今天的伊朗和印度地区之前,也曾经在中亚地区地区长期生活过,所以可以说当时粟特人的祖先和雅利安人是中亚地区两支亲缘关系非常近的古印欧人。

粟特人的祖居地

因此粟特人的语言和波斯人比较接近,都属于印欧语系 - 印度-伊朗语族 - 伊朗语支。所不同的是粟特语属于东伊朗语支,而波斯语则属于西伊朗语支。这个意思就是说粟特语可能发源于古波斯语,但在很早的时期就已经和波斯语分道扬镳了。在中国的隋唐时期,粟特语和波斯语基本上已经是两种互相听不懂的语言了。

另外在历史上,粟特地区也曾经被波斯帝国短暂占领过。在公元前546年到539年,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的居鲁士大帝曾经发起过对中亚地区的征服行动,征服了粟特地区。后来大流士一世甚至还将大量粟特人编入自己的军队之中。在公元前480年左右,一支为波斯帝国作战的粟特军队甚至还曾经攻入过希腊。不过粟特地区不久之后就发生叛乱,脱离了波斯帝国的统治。

古波斯壁画上的粟特人

而在阿契美尼德帝国时代,拜火教在中亚地区诞生,并在不久之后成为了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国教。因此,在当时受到阿契美尼德王朝统治的地区,拜火教也得到广泛传播,中亚地区很多民族都成了拜火教的信徒,其中也包括粟特人。所以这就促成了粟特人和波斯人的另一个共同点,即在隋唐时期,他们都是拜火教信徒。

在中原的粟特人和波斯人

虽然有这些共同点,但粟特人和波斯人毕竟早早地就已经分成了两个民族,在后来粟特从波斯帝国独立之后,双方也拥有了不同的历史,因此即使在中原的古籍里,这两个民族也从来没有被搞混过。

粟特人因为长期身处中亚,因此从很早开始就成了丝绸之路上连接中国和西方贸易的商业民族,而且在汉朝时就和中原发生了联系。比如《汉书》里记载的康居很可能就是粟特人建立的王国。而在两汉时期,就开始有少量粟特人移居中原,在中原地区就开始形成了粟特人的小型聚居地。比如在公元227年(曹魏太和元年),金城(今天甘肃兰州)附近就发生过胡人叛乱,而曹魏军队去镇压时,出城归降的有人里就有康居胡,很可能就是粟特人。

英国大英博物馆收藏的汉式粟特钱

之后几百年粟特人也源源不断地迁居中原,到隋唐时期在河西走廊就形成了比较成规模的聚居地,隋唐政府还允许其自行管理内部事务,并封其长官为“萨保”。在此期间粟特人被突厥征服,但也不断有一些人在中原王朝做官,其中多以武将为主。而在唐朝初年粟特人跟随突厥大批归降唐朝,因为其善战,而且其族人多数通晓多种语言,所以唐朝将其大量迁居东北地区,以对付契丹和奚族。这就使东北地区出现了大规模的粟特聚落,而后来安禄山等安史之乱的领导者主要都是来自东北的粟特人,或是粟特与突厥的混血。

北齐时的粟特人浮雕

而唐朝时来到中国的波斯人则主要是在伊朗地区的萨珊波斯王朝被阿拉伯帝国灭亡之后逃亡到中国的波斯王族。在公元7世纪萨珊波斯灭亡之后,这些不愿接受阿拉伯人统治并被强迫改信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逃到中亚,依靠唐朝的支持,在其两任君主卑路斯和泥涅师的率领下抵抗阿拉伯人的东侵,这两人还曾先后被唐朝封为波斯都督府都督和波斯王,后期基本完全成为了为唐朝在中亚战略服务的力量,但因为在中亚无力抵抗阿拉伯人进军的势头,因此在公元8世纪初举族迁入唐朝内地定居。

唐朝壁画里的波斯王子,雅利安人特征十分明显


而在进入中原之后,波斯人迅速汉化,除了早期信仰拜火教这一点和粟特人一样之外,这两个族群似乎并没有过多的交集。不过在唐朝以后,东北的粟特人也相继汉化,最终多数也融入汉族之中。因此也可以说进入中原的这两个民族最终也殊途同归了。


桃花石杂谈


粟特人最初的起源与波斯人分属于同一拨伊朗语系。但在波斯人随着亲戚米底人一样西迁后,他们开始分道扬镳。从内部划分来看,波斯人无疑属于西伊朗集团,而留在东方的粟特人则是东伊朗的一部分。古典时代,他们的聚集区主要分布在河中一带,被称为索格狄亚那。

当然,由于河中和整个中亚的破碎地形分布,粟特人始终没有形成很强势的大规模集团。他们在各自的绿洲农业区、商道堡垒或水源草场上,建立自己的城邦。本着共同的文化习俗与商业运营模式,形成了自己的独立个体。


也因为这些属性,他们在波斯强大的时候,就容易成为后者的附庸。历史上伊朗高原的大部分王朝,都不会放过控制他们的机会。因为这样就可以控制很多贸易通道,从中收税。

粟特人则把自己的商业才能,发挥到了极致。从欧洲的拜占庭到南方的印度,再到东方的蒙古高原地区和中原,都活跃着粟特人的身影。在这些地方的政治格局发生大变化之前,粟特人可谓是如鱼得水。


尤其对东亚的中原而言,粟特人在很长时间内都承担了将外部技术与物资输入内地,将内地原材料输出西域的重要职责。粟特人还曾经为北朝和隋唐的朝廷负责马政、外交、武器贸易,甚至直接称为雇佣军首领。

对于波斯人而言,粟特人和他们的关系在中世纪早期结束后,就进入了对立。这主要是波斯内部的集权化王朝制度兴起,尝试越来越多的干涉粟特人在内部的事物。习惯了自由城市制度的粟特人,当然非常反感这样的变化。这就让他们后来更多的和来自草原地区的势力联合,包括著名的白匈奴与突厥人。中亚的突厥化,最早开始的地方,就有粟特人的聚集地。


这也在后来造成了波斯与粟特人的彻底分道扬镳。以至于再往后的旅行者和观察家发现,两拨人已经开始有了明显的差异。当中亚最终彻底的突厥化后,粟特人作为一个种群也从历史上消失。他们的突厥化后的,自然与波斯人看上去更为不同了。


米南德王问道


粟特人与波斯人的历史关系是很密切的,粟特人在进入中国以前,原本生活在中亚的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泽拉夫善河流域的绿洲中,这一区域通称“索格底亚那”(Sogdiana),粟特之名,即从此来。不过这一地区,现在已经分属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

粟特人在语言上属于伊朗语族的东语支,与波斯语(属西语支)在语言学上具有共同的起源。在人种类型上属于高加索人种(欧罗巴人种)的分支——伊朗-阿富汗人种,粟特人虽然没有建立过统一的政权,但在民族结构上却比较统一。

但波斯人却不一样,波斯人实际不是一个民族既念,而是一个泛称,是对说波斯语的西亚、中亚一带的各种人群的总称,其共同点是说波斯语,以及相信自己是古代雅利安人的后裔,但是其内部的族群关系和族群认同却是很复杂的。

波斯人相信,雅利安人在公元前约2000年左右从南俄草原和中亚一带迁徙到伊朗地区,此后便在伊朗高原发展壮大起来。当然,西方历史直到公元前9世纪才出现了对波斯人的记载,在亚述人的文献里,他们被称为“帕尔苏”(Parsu),这就是波斯名称的来历。

粟特人是商业民族,在古代以经商,特别是在丝绸之路上做中西贸易著名,很会赚钱,但不是太会打仗,基本上从古代开始就一直处于军事力量强大的波斯人的统治之下。

波斯人在古代则是很能打仗的,他们通过军事征服,不断对外扩张,像雪球一样越做越大,所以这也造成前述的波斯人内部的民族成分并不单一。公元前559年居鲁士二世统一古波斯部落,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这就是伊朗历史上最著名的“波斯帝国”。然后波斯人开始向西和东两个方向发展,最后成为跨越亚、非的大帝国(那时的中国还在春秋诸国林立的时代,实力远不能和波斯相比)。波斯帝国很早就征服了粟特人,约在公元前540年左右,波斯帝国征服了西亚和中亚的大部分地方,包括粟特地区在内的河中地区也都处于了波斯帝国的统治之下。

波斯帝国在公元前330年左右被亚历山大大帝所灭,希腊人无法在西亚和中亚建立稳定的统治,此后粟特人各自为政,在河中地区建立了许多城邦小国。


只爱潘多拉


隋唐时,很多民族从西域来到了中国,其中就有波斯人和粟特人。出生于伊朗高原的波斯人和出生于中亚的粟特人没有关系,是两个民族。都在丝绸之路上同唐朝做生意。当然比起波斯人,在唐朝粟特人可能更出名一点,大家都知道李白是出生在碎叶的,碎叶城就是粟特人修建的。差点覆灭唐朝的安禄山就是粟特人,可见在唐朝,粟特人更多的融入了汉文化。而波斯人更多得保留了自己文化。倚天屠龙记里明教就是从波斯袄教传到中国的,俗称拜火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