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日報》給出孫楊事件評價,無視規則的最後,則是自食其果

回顧

孫楊昂首闊步走進國際體育仲裁庭聽證會現場,這場聽證會他志在必得,他也必須勝利,

否則等待的他將是2-8年的禁賽處罰。
《檢察日報》給出孫楊事件評價,無視規則的最後,則是自食其果

面對正前方對立而坐的一眾世界反興奮劑機構人員與法庭人員,孫楊沒有恐慌也沒有懼怕,甚至根本就不在意他們的存在。

這一條很快就被應驗了。

由於翻譯頻繁出錯,孫楊當場更換了翻譯,一個男子徑直走入庭審現場接替了原先女翻譯的工作。

沒有向法庭提出申請,也沒有向大家闡明這名男子身份,孫楊直接讓其進入聽證會列席。

這是對法庭的挑釁,對法官的不尊重,以及對原告一方的輕視,這在訴訟當中是十分忌諱的行為。

法官更是當場就懵了,憤怒地要求此人離開法庭,並且直言法庭不是你想來就來的。

《檢察日報》給出孫楊事件評價,無視規則的最後,則是自食其果

法庭的出席人員都是有嚴格的審查,只有得到法官的允許相關人員才能出庭列席,法官才是一個法庭的絕對主導者,而在這一刻,這一身份似乎轉嫁到了孫楊身上。

最終因為此事,法庭被迫暫停一分鐘

見微知著,挑釁,無視規則已經不是孫楊第一次這麼做了。

《檢察日報》給出孫楊事件評價,無視規則的最後,則是自食其果

暴力抗檢背後

孫楊一案的關鍵焦點在於暴力抗檢一事,對於此事孫楊以尿檢官和血檢官並無資質為由拒絕檢查,並拒絕其將血樣帶走。

《檢察日報》給出孫楊事件評價,無視規則的最後,則是自食其果

而此事的論點則在於孫楊的拒檢理由是否成立,根據下列條例規定,如果理由不成立那麼孫楊的行為將屬於興奮劑違規。

《世界反興奮劑條例》第2條第3款的規定,逃避樣本採集,或在接到依照反興奮劑規則授權的檢查通知後,拒絕樣本採集、無正當理由未能完成樣本採集或其他逃避樣本採集的行為,均屬於興奮劑違規。

要查明這一切,不能僅憑任何一方的口述。

檢測人員要帶什麼證件並不是運動員規定的,而是之前的國際規定當中的具體載明。

因此,還是要回歸到官方的相關規定之上,而找到真相併不那麼複雜。

ISTI(檢測與調查國際標準)規則說得明白,飛行藥檢的小組有一份授權書就夠了,不需要每個成員手執一份。規則還表明,主檢官提供授權書、身份證明和資質證明,血檢人員需要出示護士證,尿檢人員需要出示身份證,不需要其他資質證明。

根據官方的規定,這一行三人的證件是齊全的。

《檢察日報》給出孫楊事件評價,無視規則的最後,則是自食其果

對於有人質疑尿檢官身份的問題(其承認自己是建築工人),實際上,尿檢的工作十分簡單,其任務只是盯著孫楊在採取尿樣的時候沒有造假,調包即可。


這樣的工作,無論是建築工人,司機師傅哪怕是一名文盲,但凡是正常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都是可以勝任。

尿檢官的要求只是與被檢測人員無利益相關,而這與其本身所處職業並無影響。

因此,尿檢官的建築工人身份並不阻礙其正常履職。

綜上,孫楊的理由並不正當。而在基於理由不當之上,孫楊一方先後做出了抗檢,砸血樣等行為。

《檢察日報》給出孫楊事件評價,無視規則的最後,則是自食其果

而早在2005年,同樣拒檢的巴西遊泳運動員阿澤維多被裁決終身禁賽。

仲裁庭明確指出:“毫無疑問,我們認為,反興奮劑檢測和DC規則(國際泳聯興奮劑控制規則)的內在邏輯要求並期望,無論何時,不管運動員是否反對,只要身體、衛生和道德條件允許,均應提供樣本。否則,運動員們將會系統性地以各種理由拒絕提供樣品,使得檢測無法進行。”

規則

規則,一般指由群眾共同制定、公認或由代表人統一制定並通過的,由群體裡的所有成員一起遵守的條例和章程。

規則這一詞普遍存在於各行各業,各個組織。無規矩不成方圓,正是規則才能約束人們做出正確的行為和舉動,才能保證遊戲的繼續進行。

《檢察日報》給出孫楊事件評價,無視規則的最後,則是自食其果

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須按照一定的規矩秩序各就各位——萊蒙特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規則限制了方方面面,沒有人能夠跳脫規則愚弄遊戲,即使是這個領域的佼佼者。

破壞規則無論是在哪個行業都是命令禁止的。

沒有誰願意為一而再,再而三地挑釁規則的人一路開綠燈,這種放縱只能是爽了一時,而毀了一世。

美國著名的“水門”事件想必大家還有所耳聞。

尼克松競選班子成員為了幫助其競選成功,潛入水門大廈安裝竊聽器並偷拍文件。

不想被大廈的安保人員當場捕獲,而時任總統的尼克松因為此事而辭職。

《檢察日報》給出孫楊事件評價,無視規則的最後,則是自食其果

而他也成為了美國曆史上第一個因為醜聞而辭職的總統,就因為他的成員破壞了競選規則。

可見,無論在哪個國度,哪個領域,規則的尊嚴都是毋庸置疑和不容挑釁的。

而對於一個法律人來講,規則更是他們所追逐的理念和信仰。

也難怪最先為規則發聲的官媒是《檢察日報》。

他們窮盡一生所維護的就是規則和準繩,這是他們的信條。

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

孫楊一案的裁決也離不開上述一句話。

無論是基於事實還是法律來講,孫楊的行為都是在無視或者挑釁規則。

而其後果不言而喻,則是自食其果。

《檢察日報》給出孫楊事件評價,無視規則的最後,則是自食其果

最後,對於孫楊所提出的應當尊重運動員隱私一事,國際反興奮劑組織應當予以考量。

不過,這並不構成孫楊違反規則,挑釁權威的理由。

《檢察日報》給出孫楊事件評價,無視規則的最後,則是自食其果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規則,但如果人人都是直接挑戰漏洞和不完美的地方,那麼遊戲自然無法照常進行,屆時無非就是一種後果:遊戲崩塌,所有參與人員遭殃。

而這絕不是我們任何一方所想要看到的。

因此我們只有先敬畏規則、遵守規則,然後再慢慢的去修正規則,這樣參與人員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而規則也能更加完善,遊戲也能照常進行下去,何樂而不為呢?

規則是大家共同制定的,尊敬規則就是尊敬自己,法律和規則的紅線同樣是醒目至不可逾越。

如果喜歡本文歡迎評論,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