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日报》给出孙杨事件评价,无视规则的最后,则是自食其果

回顾

孙杨昂首阔步走进国际体育仲裁庭听证会现场,这场听证会他志在必得,他也必须胜利,

否则等待的他将是2-8年的禁赛处罚。
《检察日报》给出孙杨事件评价,无视规则的最后,则是自食其果

面对正前方对立而坐的一众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人员与法庭人员,孙杨没有恐慌也没有惧怕,甚至根本就不在意他们的存在。

这一条很快就被应验了。

由于翻译频繁出错,孙杨当场更换了翻译,一个男子径直走入庭审现场接替了原先女翻译的工作。

没有向法庭提出申请,也没有向大家阐明这名男子身份,孙杨直接让其进入听证会列席。

这是对法庭的挑衅,对法官的不尊重,以及对原告一方的轻视,这在诉讼当中是十分忌讳的行为。

法官更是当场就懵了,愤怒地要求此人离开法庭,并且直言法庭不是你想来就来的。

《检察日报》给出孙杨事件评价,无视规则的最后,则是自食其果

法庭的出席人员都是有严格的审查,只有得到法官的允许相关人员才能出庭列席,法官才是一个法庭的绝对主导者,而在这一刻,这一身份似乎转嫁到了孙杨身上。

最终因为此事,法庭被迫暂停一分钟

见微知著,挑衅,无视规则已经不是孙杨第一次这么做了。

《检察日报》给出孙杨事件评价,无视规则的最后,则是自食其果

暴力抗检背后

孙杨一案的关键焦点在于暴力抗检一事,对于此事孙杨以尿检官和血检官并无资质为由拒绝检查,并拒绝其将血样带走。

《检察日报》给出孙杨事件评价,无视规则的最后,则是自食其果

而此事的论点则在于孙杨的拒检理由是否成立,根据下列条例规定,如果理由不成立那么孙杨的行为将属于兴奋剂违规。

《世界反兴奋剂条例》第2条第3款的规定,逃避样本采集,或在接到依照反兴奋剂规则授权的检查通知后,拒绝样本采集、无正当理由未能完成样本采集或其他逃避样本采集的行为,均属于兴奋剂违规。

要查明这一切,不能仅凭任何一方的口述。

检测人员要带什么证件并不是运动员规定的,而是之前的国际规定当中的具体载明。

因此,还是要回归到官方的相关规定之上,而找到真相并不那么复杂。

ISTI(检测与调查国际标准)规则说得明白,飞行药检的小组有一份授权书就够了,不需要每个成员手执一份。规则还表明,主检官提供授权书、身份证明和资质证明,血检人员需要出示护士证,尿检人员需要出示身份证,不需要其他资质证明。

根据官方的规定,这一行三人的证件是齐全的。

《检察日报》给出孙杨事件评价,无视规则的最后,则是自食其果

对于有人质疑尿检官身份的问题(其承认自己是建筑工人),实际上,尿检的工作十分简单,其任务只是盯着孙杨在采取尿样的时候没有造假,调包即可。


这样的工作,无论是建筑工人,司机师傅哪怕是一名文盲,但凡是正常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都是可以胜任。

尿检官的要求只是与被检测人员无利益相关,而这与其本身所处职业并无影响。

因此,尿检官的建筑工人身份并不阻碍其正常履职。

综上,孙杨的理由并不正当。而在基于理由不当之上,孙杨一方先后做出了抗检,砸血样等行为。

《检察日报》给出孙杨事件评价,无视规则的最后,则是自食其果

而早在2005年,同样拒检的巴西游泳运动员阿泽维多被裁决终身禁赛。

仲裁庭明确指出:“毫无疑问,我们认为,反兴奋剂检测和DC规则(国际泳联兴奋剂控制规则)的内在逻辑要求并期望,无论何时,不管运动员是否反对,只要身体、卫生和道德条件允许,均应提供样本。否则,运动员们将会系统性地以各种理由拒绝提供样品,使得检测无法进行。”

规则

规则,一般指由群众共同制定、公认或由代表人统一制定并通过的,由群体里的所有成员一起遵守的条例和章程。

规则这一词普遍存在于各行各业,各个组织。无规矩不成方圆,正是规则才能约束人们做出正确的行为和举动,才能保证游戏的继续进行。

《检察日报》给出孙杨事件评价,无视规则的最后,则是自食其果

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莱蒙特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规则限制了方方面面,没有人能够跳脱规则愚弄游戏,即使是这个领域的佼佼者。

破坏规则无论是在哪个行业都是命令禁止的。

没有谁愿意为一而再,再而三地挑衅规则的人一路开绿灯,这种放纵只能是爽了一时,而毁了一世。

美国著名的“水门”事件想必大家还有所耳闻。

尼克松竞选班子成员为了帮助其竞选成功,潜入水门大厦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文件。

不想被大厦的安保人员当场捕获,而时任总统的尼克松因为此事而辞职。

《检察日报》给出孙杨事件评价,无视规则的最后,则是自食其果

而他也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因为丑闻而辞职的总统,就因为他的成员破坏了竞选规则。

可见,无论在哪个国度,哪个领域,规则的尊严都是毋庸置疑和不容挑衅的。

而对于一个法律人来讲,规则更是他们所追逐的理念和信仰。

也难怪最先为规则发声的官媒是《检察日报》。

他们穷尽一生所维护的就是规则和准绳,这是他们的信条。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孙杨一案的裁决也离不开上述一句话。

无论是基于事实还是法律来讲,孙杨的行为都是在无视或者挑衅规则。

而其后果不言而喻,则是自食其果。

《检察日报》给出孙杨事件评价,无视规则的最后,则是自食其果

最后,对于孙杨所提出的应当尊重运动员隐私一事,国际反兴奋剂组织应当予以考量。

不过,这并不构成孙杨违反规则,挑衅权威的理由。

《检察日报》给出孙杨事件评价,无视规则的最后,则是自食其果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规则,但如果人人都是直接挑战漏洞和不完美的地方,那么游戏自然无法照常进行,届时无非就是一种后果:游戏崩塌,所有参与人员遭殃。

而这绝不是我们任何一方所想要看到的。

因此我们只有先敬畏规则、遵守规则,然后再慢慢的去修正规则,这样参与人员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而规则也能更加完善,游戏也能照常进行下去,何乐而不为呢?

规则是大家共同制定的,尊敬规则就是尊敬自己,法律和规则的红线同样是醒目至不可逾越。

如果喜欢本文欢迎评论,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