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下地幹活意外挖出蠶形擺件,面對鉅額價錢,無償上交給國家

眾所周知,中國有著悠久得歷史文化,悠久的時間也造成了中國有許多失傳的文物,這些文物之所以失傳,除了戰亂造成的流失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被各種文物販子倒賣至國外,不過這些投機者有時候也會吃癟。

1984年,在陝西省安康市的一個普通小鎮,一名叫做譚福全的農民卻在文物販子的誘惑下,堅持將一件文物上交給了國家,這件文物也成了國家一級保護文物,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文物對於中國來說意義重大,我們在研究中華上下5000年的歷史時,基本上都是通過文物來進行研究的,除了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之外,文物本身也是藝術品,一件文物沉澱的有屬於其朝代的靈魂,更有其朝代的工藝精華。

也因為這個原因,許多國外的收藏家,紛紛把目光放在了中國古代文物上,上世紀時許多文物因為戰亂流失至國外,是我國曆史研究界及考古界的極大損失,後來國家逐漸安定下來,中國終於有精力進行文物保護工作,但此時已有大量文物不知所蹤,普通百姓也很少有文物保護意識。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一些老人十分清楚文物對中國的價值和意義,1984年的一天,譚福全在下地幹活時,意外挖出了一個小巧的蠶形擺件,雖然挖出來的時候這個擺件上佈滿泥土,但譚福全還是看出了泥土下的金色表面,他將這隻蠶型擺件帶回家仔細清理後,發現此物很可能是一件文物,想來價值也非常高昂。

面對著在當時可以稱得上是鉅額的價錢,譚福全一邊有所猶豫,一邊又咬緊了牙關告訴自己,這些文物是屬於國家的,交給國家進行研究才是最好的選擇,最後譚福全連夜趕到了省級文物研究中心,並將這枚蠶型擺件交給了專家進行研究,在看到這座蠶型擺件後,專家們感到非常驚喜。

這座蠶形擺件其實是漢朝的一尊鎏金銅蠶像,同時也是漢朝唯一一尊鎏金銅像,無論是在歷史角度上還是收藏角度上,都有著極高的研究價值,這尊鎏金銅蠶像立即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至今仍放在博物館當中保護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