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下地干活意外挖出蚕形摆件,面对巨额价钱,无偿上交给国家

众所周知,中国有着悠久得历史文化,悠久的时间也造成了中国有许多失传的文物,这些文物之所以失传,除了战乱造成的流失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被各种文物贩子倒卖至国外,不过这些投机者有时候也会吃瘪。

1984年,在陕西省安康市的一个普通小镇,一名叫做谭福全的农民却在文物贩子的诱惑下,坚持将一件文物上交给了国家,这件文物也成了国家一级保护文物,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文物对于中国来说意义重大,我们在研究中华上下5000年的历史时,基本上都是通过文物来进行研究的,除了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之外,文物本身也是艺术品,一件文物沉淀的有属于其朝代的灵魂,更有其朝代的工艺精华。

也因为这个原因,许多国外的收藏家,纷纷把目光放在了中国古代文物上,上世纪时许多文物因为战乱流失至国外,是我国历史研究界及考古界的极大损失,后来国家逐渐安定下来,中国终于有精力进行文物保护工作,但此时已有大量文物不知所踪,普通百姓也很少有文物保护意识。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一些老人十分清楚文物对中国的价值和意义,1984年的一天,谭福全在下地干活时,意外挖出了一个小巧的蚕形摆件,虽然挖出来的时候这个摆件上布满泥土,但谭福全还是看出了泥土下的金色表面,他将这只蚕型摆件带回家仔细清理后,发现此物很可能是一件文物,想来价值也非常高昂。

面对着在当时可以称得上是巨额的价钱,谭福全一边有所犹豫,一边又咬紧了牙关告诉自己,这些文物是属于国家的,交给国家进行研究才是最好的选择,最后谭福全连夜赶到了省级文物研究中心,并将这枚蚕型摆件交给了专家进行研究,在看到这座蚕型摆件后,专家们感到非常惊喜。

这座蚕形摆件其实是汉朝的一尊鎏金铜蚕像,同时也是汉朝唯一一尊鎏金铜像,无论是在历史角度上还是收藏角度上,都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这尊鎏金铜蚕像立即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至今仍放在博物馆当中保护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