弒皇帝,娶皇后,他才是史上第一有勢力的權臣

元代是個奇葩王朝,用一句古話說,叫其興也忽,其亡也勃,從忽必烈至元八年(1271年)建立元朝開始,到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年)攻陷元大都為止,元朝統治只有98年。98年時間,竟然有15位皇帝在位,你未唱罷我登場,其間悲劇交迭、血雨腥風一刻不息。

弒皇帝,娶皇后,他才是史上第一有勢力的權臣


不誇張說,你能想到的殘酷他都有,你想不到的兇殘,他無所不有。

上一篇文章說了權奸哈麻,這次說另一位權臣, 他權傾天下、慾海恣肆、兇殘暴虐、荒淫無度,堪稱國史上天字第一號權臣人物。

一、含著金鑰匙出世,

這個人叫燕鐵木兒(1285~1333) ,欽察部族人,史載,欽察國,“其地去中國三萬餘里,夏夜極短,日暫沒即出。”不知是不是今日中國的漠河以北一帶。

燕帖木兒是床兀兒的第三個兒子。

這個床兀兒可不是一般人,他爹土土哈,跟著元太祖成吉思汗打天下,功勳卓著,被封為“銀青榮祿大夫、,上柱國、同知樞密院事”還是“欽察親軍都指揮使”,據史說,欽察親軍最多時達到18萬人之多。

土土哈於1297年病逝後,他的兒子床兀兒襲官,床兀兒死後,他的兒子燕鐵木兒於1312年繼承父職當了宿衛將軍,即左衛親軍都指揮使。

這一年他27歲。

1325年(泰定二年),燕帖木兒加官為太僕卿。泰定三年,遷為同僉樞密院事。三年後升為僉書樞密院事,成為最高軍事長官。

這一年,燕帖木兒43歲。

弒皇帝,娶皇后,他才是史上第一有勢力的權臣


二、發動政變,剪除異己

1328年8月15日,元朝泰定皇帝在大都去世,立刻一場血雨腥風的皇位爭奪戰打響。

知樞密院事的燕帖木兒,不但不立年幼的泰定帝的太子阿速吉八繼位,且將其趕到上都。

然後,燕帖木兒在大都(今北京)擁立元武宗之子圖帖睦爾即位,是為元文宗。

1328年農曆九月,服侍太子阿速吉八的丞相倒剌沙聽聞燕帖木兒要立圖帖木兒,立刻將剛滿9歲的阿速吉八擁為皇帝,改元“天順”。當時皇室諸王包括脫脫、王禪等是支持丞相倒剌沙的,在他們看來,立年幼的皇帝對他們有利。

被燕帖木兒擁立即位的元文宗,令當時總掌宮廷警衛軍的燕帖木兒出兵平叛。

八月甲午的一個拂曉時分,燕帖木兒率領納只禿魯等大批武士進入興聖宮。燕帖木兒一夥的兵器都出了鞘,他召集百官,當場逮捕了中書平章烏伯都剌、伯顏察兒等。燕帖木兒警告眾臣,祖宗正統的繼承權應該屬於元武宗皇帝之子,敢有不順從的殺無赦!

朝堂上眾官聞言魂飛膽破,繼而一鬨而散。

燕鐵木兒命令逮捕“奸黨”們投入牢獄,為了打擊政敵,他與西安王阿剌忒納失裡,入宮守衛內廷,並趁機將自己的心腹安插在在朝廷的各個重要部位。

三、挾天子 借權勢 以令天下

緊急關頭燕鐵木兒密召自己留在上都的的弟弟撒敦、兒子唐其勢回來。

撒敦和唐其勢連妻子兒女都顧不得帶就回到大都。燕鐵木兒再派遣撒裡不花、鎖南班前往中興催促元文宗儘早出發歸來就位,命令塔失貼木兒裝作南方使臣假稱,諸王貼木兒不花、寬徹普化,湖廣、河南行中書省的大臣以及河南的都萬戶,都聚攏大軍護衛皇帝,局勢安定,請安心出發歸來。

接下來,燕鐵木兒命令撒敦的軍隊守衛居庸關,唐其勢駐守古北口。

燕鐵木兒又命令乃馬臺為北方使臣,假稱元明宗跟隨各位親王的軍隊南行而去(以絕擁立元明宗一派的念頭)

到了辛亥年,撒裡不花從中興來到大都報告,元文宗的車駕已經啟程,燕鐵木兒率領文武百官來到大都郊外迎駕元文宗。元文宗下詔拜授燕鐵木兒為知樞密院事。

此刻,反叛派上都王禪以及太尉不花,丞相塔失貼木兒、平章買閭、御史大夫紐澤等,正糾集駐紮榆林的大軍,包圍大都,隨時準備奪取政權。

九月庚申,元文宗詔令燕鐵木兒統帥部隊出擊。燕帖木兒的兒子 撒敦率先頭部隊到達榆林西,趁敵方尚未佈陣即逼近發起攻擊。“與王禪軍兩次會戰於榆河北白浮之野,設計命將卒乘夜鼓躁,鉦鼓號角齊鳴,敵營驚擾,自相踏踐、射擊,敗走。二十五日,追襲王禪軍於昌平北,殺敵數千,降者萬餘”,北方軍隊大敗。在此後幾年裡,受元文宗詔令,燕鐵木兒和兒子還多次擊敗遼東平章禿滿迭兒等大臣的反叛。

燕鐵木兒認為,亂世更需正名,否則無法號令天下讓民眾聚心,壬申年元文宗即皇帝位,改年號為天曆,大赦天下。不久元文宗陸續封燕鐵木兒為太平王,以太平路作為封地,又加封燕帖木兒為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錄軍國垂事、中書右丞相、監修國史、知樞密院事。

這個位置是真正的位極人臣,權傾天下。

元文宗賜上等好酒給燕帖木兒,詔諭說,丞相每次作戰都親冒矢石,若有不測,那麼宗族、國家如何是好?從今以後丞相只需在遠處和高處督戰,察看將士表現決定賞罰即可。燕鐵木兒聞言回答,每次作戰臣身先士卒,就是要給將領樹榜樣,誰落後就以軍法懲治。否則將衝鋒陷陣委託給將領,萬一戰敗後果不堪設想。

燕鐵木兒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丁亥年,大臣禿滿迭兒和諸王也先帖木兒等反叛,叛軍攻陷通州,將要襲擊京城,燕鐵木兒親率大軍返回大都平叛。十月初一,燕鐵木兒率軍抵達通州,經過激烈的戰鬥打敗敵人。

不久上都諸王忽剌臺,指揮阿剌鐵木兒、安童等再叛,揮軍進入紫荊關侵犯良鄉。燕鐵木兒率各將領和部隊星夜兼程,到達盧溝河,賊首忽剌臺望風西逃。

燕鐵木兒凱旋還朝,元文宗大喜,賜太平王金印以及玉器珠寶等物給他。

不久叛臣禿滿迭兒的軍隊攻入了古北口,燕鐵木兒再次出征,“大戰檀州南,敵敗,其萬戶以所部軍降”,禿滿迭兒逃回遼東,忽剌臺、阿剌帖木兒、安童、朵羅臺、塔海等反叛大臣被擒獲處死。

元文宗一高興,再加封燕鐵木兒為“達爾罕”(親王),子孫世代可繼承,朝廷接著再設“龍翊衛”,燕鐵木兒成為掌管,1329年,朝廷設立“都督府”,元文宗令燕帖木兒掌管,都督府以掌管左、右欽察、龍翊三衛,哈剌魯東路蒙古二萬戶府,東路蒙古元帥府,不久,都督府再升格為大都督府。

恐覺得自己權力太大,燕帖木兒便祈求元文宗收回相印,讓自己專職宿衛皇宮。也許是感恩,也許是忌憚,我們今天無法猜度元文宗的用意,他非但沒有解除燕帖木兒的龐冗職務,相反,不久又任命燕帖木兒為中書省右丞相、監修國史、知樞密院事、負責都督府龍翊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

燕帖木兒於是佩帶著皇帝頒給他的虎符,像從前一樣為開府儀通三司、上柱國、錄軍國垂事、達爾軍、太平王。

這麼說,他一個人頂十個一品都不止,官大到無邊無沿了。

四、弒殺皇帝 加封繼續 悲劇該來了

這時發生了一件事,簡單說,一直以來元文宗認為自己現在的位置應該是哥哥的,所以坐了一年多決定讓哥哥(這就是元明宗),也該坐坐。

元明宗果真即位,他認為燕帖木兒護駕有功,便在原有官職基礎上再加拜他為太師。

不料元明宗登位半年不到,在留宿忽察(即中都)的一個晚上,突然死去——一般認為,燕帖木兒為了達到繼續擁立元文宗的目的,陰謀弒殺元明宗,是元明宗被害的宿主。

史書上說,事發後燕鐵木兒奉皇后之命,立即捧回皇璽給元文宗,文宗後來在上都重新繼承皇位。

1330年五月,再登位的元文宗覺得,屢頒恩寵都無法回報燕鐵木兒巨大功勳,便下詔只任燕帖木兒一人為丞相,以表示對這個權臣加重臣的特殊尊敬。這時,燕帖木兒的官職為——

開府同三司、上柱國、太師、太平王、達爾罕、中書右丞相,錄軍國重事、監修國史,提調燕王宮相府事、大都督、負責龍翊親軍都指揮使司事。

尤其是,元文宗詔告天下說,燕帖木兒功勳卓著,“宜專獨運,以重秉鈞”,“凡號令、刑名、選法、錢糧、造作,一切中書政務,悉聽總裁”,諸王、公主、駙馬、近侍和所有官員都不得越過燕相奏事。

還有,元文宗還命藝文監刊行其《世家》,為其立傳;還命禮部尚書馬祖常撰碑文紀其功,賜題《太師太平王定策元勳之碑》;

還不夠,元文宗還下詔,在紅橋南為燕帖木兒建生祠,樹紀功碑,元文宗還親自祭祀其生祠;

還不夠,還命在皇宮“興聖宮”西南側為燕帖木兒建設宅邸;還下詔將燕帖木兒兒子塔剌海收為皇帝養子;多次賞賜田地、鷹坊、金銀、宮女等。

燕帖木兒的弟弟撒敦,被授知樞密院事,其兒子唐其勢為宣徽使,並賜號“答剌罕”。

軍、政,監察、戶部、禮部、工部等所有實際大權權柄,掌控一人之手,大元的皇帝是元文宗,而真正的掌控者,操盤手是燕帖木兒。

據史書說燕帖木兒的兒子公開說,“天下本我家之天下”。

五、權比天大,命被天殺

1332,元文宗死。他遺詔立哥哥元明宗之子為帝。燕鐵木兒卻堅持立年僅七歲的元明宗次子懿璘質班為帝,是為元寧宗。不料,元寧宗即位43天就死了。元文宗的皇后信命,堅持立元明宗13歲的長子妥歡貼睦爾為帝,燕帖木兒依舊掌控國柄。

《元史》還說,燕鐵木兒掌握大權,“挾震主之威,肆意無忌”。

不但強封自己各種領地,在江陰,松江,嘉興、平江(今蘇州)等處擁有田地,封戶,園池,水磑,土田等;史書還說,燕帖木兒“一宴或宰十三馬”,馬在冷兵器時代珍貴之至,奢靡可見一斑。

史書上說燕帖木兒的荒淫,達到了荒唐程度,他公然娶泰定帝的皇后為夫人。還娶回宗室女眷四十人,其他後室更多到驚人,有些娶回“交禮三日遽遣歸者”,”後房充斥不能盡識”,史書上還記載了一件事,有一天,燕帖木和權臣中書平章政事趙世延飲宴,“男女列坐,名鴛鴦會”。席間燕帖木兒見座旁有個女子甚是姝麗便問,這是誰?便想帶回去。旁邊的人趕緊說,這是太師的家人呀!可見無恥至極。

並且因此而死,“至是荒淫日甚,體羸溺血而薨”。 這一年,燕帖木兒48歲。

燕帖木兒死後不久,他一家包括弟弟和兒子等被滅族,這是元朝另一重臣丞相伯顏誅殺的。這是1335年六月的事。

庚子新歲逍逍客於古長安之思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