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差評”的皇帝,連諸葛亮都對他讚不絕口

他是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差評”的皇帝,連諸葛亮都對他讚不絕口

他是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差評”的皇帝,連諸葛亮都對他讚不絕口


自兩千多年前秦始皇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並首次以皇帝自稱之後,不但出現過多次的王朝更迭,更是誕生了四百多位皇帝,儘管他們貴為皇帝,號稱真龍天子,但依然還是個正常人,很難做到十全十美,總會有被人詬病的地方。試想,就連漢高祖劉邦、唐太宗李 世民這些世人眼中的明君聖主都不例外,就更何況那些碌碌無為或者荒唐無道的昏 君了,不過,凡事都有個例外,在這眾多皇帝中,還真有那麼一位,堪稱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差評”的皇帝,連諸葛亮都對他讚不絕口。

他是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差評”的皇帝,連諸葛亮都對他讚不絕口


這位皇帝就是東漢的建立者漢光武帝劉秀,據史載,他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出自漢景帝子長沙定王劉發一脈,西漢建平二年即公元前五年,劉秀生於陳留郡濟陽宮 ,適逢王莽篡立新朝,倒行逆施,天下大亂。此後,劉秀先是跟隨兄劉演起兵南陽郡,在與更始政 權決裂以後,開始自己單幹,在經過長達十二年的“東漢統一戰爭”後,陸續消滅河北、關東、隴右、西蜀等地的割據勢力,最終結束了農民戰爭、軍閥混戰與地方割據局面。

他是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差評”的皇帝,連諸葛亮都對他讚不絕口


眾所周知,歷史上很多開國皇帝得到江山之後,在處理開國功臣的時候都難免沾染血腥,甚至連劉邦、朱元璋這樣有名的皇帝,都在歷史上留下了誅殺功臣的惡評,而漢光武帝卻採取了與他們截然不同的做法。劉秀並沒有舉起屠刀,反而賜予了很多重量級的開國元勳以高爵和厚賞,甚至還有特進、朝請之類的榮譽性特 權,當然了,一碗水不可能完全端平,也有一些功臣被劉秀勸退出了國家權力中樞,不再參與國家管理

他是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差評”的皇帝,連諸葛亮都對他讚不絕口


不得不說,歷史上能夠做到優容功臣而達到君臣相安者,唯有劉秀這一位皇帝,所以,才會有世人發出了“三代以下,君臣交盡其美,唯東漢為盛”的感慨,由此不難看出,“退功臣而進文吏”是劉秀為調整國家統 治權力結構、強化皇權而採取的一項重要的措施。也正是通過這項措施,劉秀最終實現了向文治的轉變,從而確立了一整套以文官為中心的體制,這也是他給後世留下的一筆寶貴財富,當然了,劉秀除了以“柔道”治國外,同樣還以鐵腕治吏。

他是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差評”的皇帝,連諸葛亮都對他讚不絕口


無論是掌權的尚書,還是虛位的三公,一旦有過錯或者不合皇帝心意,往往會受到嚴懲,劉秀這種“剛柔並濟”的政治風格,一直延續到後來的明帝、章帝時期,前後數十年,開創了東漢歷史上最值得稱道的吏治清明時代。對於劉秀的“中興業績”,三國時期的諸葛亮贊其為:“光武策慮深遠,有杜漸曲突之明。”,晉人袁山松認為他兼具漢高祖之氣度、漢文帝之仁愛、漢宣帝之明察,因此才能立國稱帝。

他是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差評”的皇帝,連諸葛亮都對他讚不絕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