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学习父皇遥控大军出征,用人不当,军中首脑被一锅端

继续讲一讲明军北征的故事。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尸骨未寒,他的继承人朱允炆就冒冒失失开始削藩。到了建文元年的七月,燕王朱棣公开起兵,靖难之役开始。

经历过朱元璋晚年的冷酷清除,明军中的高级将领凋零殆尽,元气大伤。四年的靖难之役,双方损兵折将。等到朱棣坐稳皇位之后,又清除了一大批高级将领,比如耿炳文、梅殷、平安等人,明军的实力进一步大减。


朱棣学习父皇遥控大军出征,用人不当,军中首脑被一锅端

叔侄二人争战的四年当中,无暇顾及北方的残元势力。这期间,残元的多个继承者被杀,一个名叫鬼力赤的自称可汗,不再使用元朝的国号,改称鞑靼。永乐六年,本雅失里被尊为可汗,他是元代皇室的后代。

朱棣曾经想争取本雅失里,没有效果。永乐七年朱棣又派给事中郭骥充当使者,本雅失里却把郭骥杀死,他的态度很明确,根本就不想跟朱棣谈,想打你只管派兵来打。

朱棣咽不下这口气,七月,他任命淇国公丘福为征虏大将军,武成侯王聪、同安侯火真为左、右副将军,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远为左、右参将,率领十万大军出征,讨伐本雅失里。

邱福是朱棣的嫡系爱将,一直在北平追随朱棣,在靖难之役中冲锋陷阵,立下汗马功劳。朱棣登基之后封赏功臣,邱福排在第一位,得到世袭的淇国公,岁禄二千五百石,以后又进为太子太师。


朱棣学习父皇遥控大军出征,用人不当,军中首脑被一锅端

邱福是一员猛将,功勋居首,但为人很朴实,智谋稍有欠缺。而且他和王聪、火真等人在洪武年间就在军中,并没有脱颖而出,说明能力很一般,如今年纪都在五六十岁,战斗力更是大打折扣。

大军临行之前,朱棣秘授方略,叮嘱邱福等人一定要小心谨慎,尤其是在越过开平之后,应该时刻准备迎敌。根据形势可进可退,不可拘泥。

几天之后,朱棣又派人给邱福送去一张战阵图,供他参考。同时他说,这几天他观察风云气候,认为此次出兵必有大战。在这里,朱棣明显是在向父皇朱元璋学习,遥控指挥前线作战,同时把天象、星象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只不过,朱元璋曾经和许多高人切磋过观星之术,在二十多个儿子当中,他只和楚王交流过观星之术,而朱棣什么时候学过观星术,学得怎么样?不得而知。

朱棣再一次提醒邱福要谨慎,要整肃军纪,加强侦察,同时要警惕军中弥漫的轻敌思想。即使遇到小股的敌人,也要拿出全力来对付。


朱棣学习父皇遥控大军出征,用人不当,军中首脑被一锅端

朱棣的小心是非常必要的,他和邱福等将领都经历过战阵,但是,他们此前的对手是南京朝廷的明军,他们从来没有和蒙古军队进行过大规模的对战,整体的战斗力和实战经验要比常遇春、李文忠时代差得很远,也与傅友德、蓝玉他们有很大的差距。

从《太宗实录》的记载来看,邱福等人率领一千多先头部队抵达胪朐河,打败一些小股敌军。过河以后,得知本雅失里在三十里之外,正准备逃走。邱福急于立功,不听众将的劝告,挥师进军逼近敌营。

双方相持两天,蒙古军队一直是边战边退。李远、王聪都怀疑这是敌军的圈套,明军应该就地扎营固守,等待后续的大部队赶来汇合,再与敌军决战。但老迈昏庸的邱福非常固执,严令:“不从命者斩!”自己挥师向前。

众将只好含泪跟上。明军果然遭到蒙古军队的合围,苦战之后,王聪战死,邱福、火真、李远、王忠等人被生擒后处死,明军惨败。不少将士被俘,更多的将士逃了回来。

朱棣得到消息又惊又怒,布置沿边明军小心防范。但本雅失里的实力不够,没有更进一步的动作。

此一役,明军的主要将领全部被歼,败得很干脆。失败的直接原因是邱福的错误指挥,这样一个邱福能成为朱棣的第一武将,反映出朱棣的用人眼光不行,军队的成色也值得怀疑。

事后,邱福、火真、王忠等人被夺爵,只有王聪和李远的爵位传给了后代。

于左 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