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更好的印度,为什么比不上中国

为什么印度比不上中国?要知道建国初期,印度和中国几乎是两个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文明古国,甚至当时印度基础条件还比我门要好,但仅仅是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中国反而成了世界第二,而印度还是西方世界的小跟班,这么长的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今天我们就从粮食、水利、国防和民族性格来分析为什么印度不行。

起步更好的印度,为什么比不上中国


首先要给大家说一个基本的事实,印度是1947年独立的,新中国是1949年建立的,两个国家刚建国的时候,情况跟现在恰好相反,印度当时手里的牌比中国要好的多,印度不仅硬件条件,连软件也比中国好很多,印度四周一直没有强国,在南亚平平安安的称王称霸,而中国一上来就跟当时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美国)打了三年的战争,还是去了工业强国(苏联)的大腿,但这几十年过去了,中印两国发展出现了巨大的差距。

起步更好的印度,为什么比不上中国


仅以粮食为例,2019年印度平均亩产水稻约250斤左右,中国亩产水稻约800到1000斤左右,你可能不知道这种粮食的差距的背后,竟然跟核潜艇的研发有着密切的关系,到底怎么回事?建国初期我们只有两个技术老旧的化肥厂,年产化肥只有5000吨,较低的可怜,那时候全国最常见的好肥料就是大粪,因为化肥并不是你想生产中的生产的,能不能生产化肥取决于你这个国家能不能生产核潜艇,为啥这么说呢?核潜艇的耐压壳制造技术在民用领域最大的作用是制造能生产合成氨的高压球罐,有了这门技术一个国家就可以放肆的生产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起步更好的印度,为什么比不上中国


1970年12月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从这以后啊,中国就有了自主生产化肥的能力,而印度呢,从1978年研发核潜艇,光研发设计就用了20年,直到2017年,印度首艘核潜艇还发生过事故,得租借俄罗斯的核潜艇,因为他们对自己的产品技术也不是太放心,印度缓慢的军事工业拖垮他们的农业,最直接的恶果就是他们不能像中国一样铺开搞化肥工厂,2014年中国化肥产量达到了6000多万吨,而印度自己生产的化肥只有600多万吨,只有中国的1/10。

起步更好的印度,为什么比不上中国


除了化肥,关乎粮食产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水利,中国各类水库从1949年的1200多座增加到了近10万。灌溉耕地面积10.2亿亩,占全球20%的总灌溉面积,印度的年均降水量是中国的两倍,但是蒸发速度也很快,他们到现在都解决不了水库问题,因为没有资金,没有技术,也没有政府的动员能力,在化肥和水力的双重作用下,加上杂交水稻的推广,70年的积累,中国与印度的粮食产量才有今天这么大的差距。

起步更好的印度,为什么比不上中国


在国防上面,翻来印度地图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印度东边是若开山脉,北边是喜马拉雅山脉,这两块地太高了,游牧民族爬都爬不上来,绝对安全,西北有兴都库什山脉和苏莱曼山脉,也都是高山,叫人看看就服气,但不巧的是,山脉间有一条著名的道隙,叫做开伯尔山口,各个民族从这里冲进来把印度侵略的一遍又一遍,从开伯尔山口冲进来的有记载的小型入侵就有300多次,大型入侵有30多次,比如说赫赫有名的雅利安人就跑到印度,他们不仅殖民印度,还在印度搞了一套臭名昭著的种姓制度。

起步更好的印度,为什么比不上中国


除此之外,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等等也都殖民过印度,一个小例子足以说明印度历史有多混乱,这些历史上的殖民者为印度留下了1600多种语言,可不可怕,其实开伯尔山口最窄处只有600多米宽,但印度却懒得像我们一样修一座印度版的长城来抵御入侵。1818年英国人来了后,整个殖民了印度全境,这也是南亚次大陆第一次完成了统一,上流社会统一都说英语,都归英国的印度总督管,这就很搞笑了,印度人竟然不能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国家。

起步更好的印度,为什么比不上中国


被英国人蹂躏了100多年后,印度国父甘地出生了,他留学英国,饱读诗书,还当过律师,想要匡扶正义,46岁回国后到处演讲,宣传自己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51岁那年国大党将“非暴力不合作”作为指导思想,影响了整整一代人,我们是想方设法打走殖民者,而印度完全是另一条路线,要么你走,要么你打死我,所以甘地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绝食,1947年6月,英国答应印度独立,实行印巴分治,但事情就坏在了这条印巴边境线上,英国派了一个队印度一无所知的情报局局长来画,觉得他不了解印度情况,就会比较公正,但边境线画好不到一个月,印巴第一次战争就爆发了,之后更是爆发了3次大规模的战争,这也成为印度和巴基斯坦刻骨铭心的仇恨,中央政府软弱,民族没有强大的自我成长的内心,一个人的性格决定命运,一个民族的性格也决定了国家的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