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沉思录


中国足球沉思录

国青队输了,国家队输了,国奥队也输了!一天躺拿40万的里皮也辞职了,于是乎,骗钱论,阴谋论,甩锅贴层出不穷;所谓的懂球帝们也出来各种现眼,“中国人踢不了复杂足球”,“青训才是基础”,“中国人不适合搞足球”,凡此种种,谬论百出,昨天还是拿着乞讨的饭碗,今天碰到个白事儿就拿出来摔了,就为骗个流水席座位。好不热闹!

中国足球有问题,瞎子都能看出来。问题的根源也不是一两篇文章就能说说清楚的,所以我准备推出个系列文章,谈谈个人观点,欢迎斧正,不喜勿喷!

一,国家队和联赛的关系。

国家队是一个国家足球水平和竞技风貌的真实反映。德国的钢铁意志,意大利的坚韧不拔,英格兰的狂放不羁,俄罗斯的朴实无华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性。我们国家的足球,早期也有自己独特的东西:充分利用两个边路的宽度拉开阵型,中路策应,影锋暗藏杀机。这是六七十年代成型,八九十年代的踢法,有人说落后了,落后了那就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发掘升级呗!可叹的是我们太纠结于所谓的“抢逼围”,“小快灵”了。年维泗创造的这套理论(年老凭借这套理论对世界足球的贡献甚至入选了国际足联技术委员会委员)逐渐被荒废了,目前整个中超也就鲁能还在坚守这套我们自己创造的理论。民族性的东西一旦丢失,盲目的学巴西,学德国,学西班牙,学克罗地亚只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因为你不能维系着新陈代谢,只能凑合着这一波人用。看看日本,几十年如一日的精益求精的雕琢传控,终于跻身世界足球强国之列;看看西班牙,从克鲁伊夫时代就深耕ti-ti-ta-ta,终于在巴萨黄金一代夺得了世界冠军;所以,失去了民族特性的足球队都是走不远的。我们的国家队就是失去自己民族特性的足球!如果想站起来,必须找到当年国家队的民族特性,进行理论总结,建立规范制度,树立二十年不动摇的信念,才能止损反涨,跻身世界足坛强国之林。

联赛是国家队球员培养的土壤。老话说的好“人勤地不懒,庄稼必增产”!当金元足球来了以后,土地肥沃了,原来建五百公斤粮食的地,硬给吹成了“万斤田”,于是乎长出来的粮食也不好吃了,也耽误了节气,甚至地也毁了!这就是金元给中国足球带来的最大的伤害!因为金元足球带来的竞争残酷性,各个俱乐部原本正常的人员交替上升通道被彻底锁死,国内来回转回踢球的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人:汪嵩,王栋,周海滨,郑智等人焕发第二春对他们个人来说是好事,但可惜对中国足球来说是个“倒春寒”!因为每年保级门槛提高到了3个亿,有时候一分的失误都能让这三亿白白浪费掉,所以我们只能看老将第二春,所以我们只能看着年轻人在替补席坐到伤停补时轮换一下,所以我们只能看到中超最佳新人越来越大,越来越没特点,就靠着外援喂球成了焦点球员了,真正放到国奥,国青立马现了原形。这就是中国足球的问题所在:国家队没灵魂,联赛被金元足球毁损失肥,年轻人没了上升通道,老油子们被钱弄的没了羞耻感!

二,解决问题的办法:坚决落实足改方案,解决的途径:用四个自信作为指引路径。

足改方案是高层牵头制定得一个总的纲领。前瞻性自不必说,但为什么从蔡振华开始这么多年来一直看不到落实?我觉得还是觉得没有找到正确的指导方向。其实如果足协领导多多研究下领导讲话,完全可以借助“四个自信”来落地足改方案,简单介绍自己思路如下:

1.坚持道路自信。首先别听孙继海,董路这种哗众取宠的“中国人不适合搞(复杂的)足球”谬论。日本人体质比我们差都能踢出美丽足球,我就不信我们堂堂华夏儿女不如日本人体质好?这是典型的妄自菲薄,是典型的投降主义,是典型的“惊人语录”观点制造者的丑恶嘴脸。反问一下董路“为什么孙继海可以成为曼城名宿(请广大网友代为传问),孙继海不是中国人么?”我们不否认孙继海当年作为球员时做过的贡献,也不想瞎猜董路“足球小将”的目的性。但正是因为一些所谓的“专业人士”,说的这种不负责任的话和干的不负责任的事儿太多了,中国足坛才显得特别乱七八糟,越来越烂!所以,希望所谓的懂球帝们多默默做好事,少制造舆论;多提建议,少发牢骚,更希望中国足协陈戌源们不要被“假关心,真私心”的人的“惊人谬论”干扰了视听。必须坚定按照足改方案,明确民族性特色风格,抓好青训,建好通道。有了方向,路线决定结果,“路线确定了,人就是决定因素”,只有陈戌源们坚持道路自信,抱着“功成不必在我”的决心,才能在荆棘地里杀出一条血路,这可能要一代人,两代人不停的走,中国足球才能走向成功!

2.坚持理论自信。有了路线,选择怎么走?碰到问题怎么办?不能碰到问题就开始扯皮,要有切切实实的作业指导书来提升执行过程中的解决问题能力。比如青训人才的成长与学习错峰问题?比如球员为国受伤后的经济损失补偿问题?比如南北体质差异造成的踢球风格不同在国家队融合问题?问题太多,一律等等吧!这就需要足协管理层要从相关院校抽调专家,同时邀请国际足联,亚足联,中国足协元老,国际国内典型俱乐部比如鲁能(北),富力(南),甚至德国科隆大学等等组成一个专门的班子进行理论总结,技术要点归纳,作业规程制定,指导书说明。形成文字性体系文件,下发各青训单位学习探讨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修订,要注重理论的可实践性,而不是轰轰烈烈的发个所谓的纲要就啥也不管了,因为中国足球等不起了!

3.坚持制度自信。有了理论支撑,还要建立制度保障条款。金元足球能够在中超攻城掠地,摧枯拉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制度不够健全,不够严谨。一开始金元足球只是游走在规则的底线附近:买人靠熟人,挖人靠漏洞,政策靠忽悠!到了后期一次次挑战底线,最终结果是弄的中超规则朝令夕改,毫无规则可言!目前来看,部分经纪公司的力量也已经渗透到国奥,国青队,一旦大量青年才俊沦为经纪公司的工具时,金元足球目前的窘境仍然会重新来过一次。周天子烽火戏诸侯博笑褒姒终亡国,足协权威性不复存在,何来自信推动中国足球发展?所以足协权威性必须用制度来体现。无论是内外管控,裁判,组织方,俱乐部,投资方,赞助商都得有专门的无漏洞规则和制度予以管束。不能再出现“五鼠闹假B”,“实德系”,“七外援”,“傅明事件”,“集训队”,“全化班”等等笑话问题了!只有明晰的管理制度和游戏保障条款!中国足协才能有信心在足改方案落地的过程中保持方案不被走样!

4.坚持文化自信。什么是文化?个人理解中,文化就是制度的延伸,同时也是外在需求和心灵需求的一种完美结合,是开启人内心深处隐藏力量的钥匙!无论是足球管理者,青训者,还是球场上的从业者,都应该把发展好中国足球当成内心深处的一种愿望,同时身体力行的按照足协的理论支撑和制度保障,积极推动中国足球向前发展。抱定“功成不必在我”的决心,做到知行合一,像容志行,王俊生,张吉龙一样成为中国足球发展的里程碑式人物,不弃寸心私,安能得苍穹!中国足球呼唤以上三位似人物以及视足球为公益的鲁能式俱乐部层出不穷!

憋了很久的牢骚,终于在今天得以发泄,我不想浅显的说什么抓校园青训,抓精神面貌,抓球员薪资,抓赌球等等。中国足球现在有点盲目了,连最基本的自信都没了,抓这些已经没用了,必须推到重建了!所以我希望能从根子上来一次彻彻底底的重来,毛乌素沙漠都能变绿海,我不信重新来过一次的中国足球不能迎来新时代!

中国足球沉思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