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他們在想什麼?

老知青183633304


每個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都有著不同的理想和願望,這就要看每個家庭的具體情況了。我和老伴退休後需要我們帶孫子的時候就幫襯一把,不需要的時候我們就安排自己的生活。我們除了過好日常的生活外,主要的愛好就是旅遊。

開始的時候跟著旅行社,後來感覺不自由也花費不少錢,我們老兩口每月不到6000元的工資,除去安排好生活又想多走幾個城市旅遊,只好選擇自由行的方式,一路走來感覺很好。三年時間自由行走58個城市,在外旅行297天,花費41343元,回想起來連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老了老了,心到玩野了,回想起能走到今天真不容易。

記得第一次自由行,去的無錫還組織幾個人,住在敬老院裡。在玩的過程中,大家七嘴八舌興趣不同、消費觀念不同、經濟條件不同玩的不盡興。後來慢慢摸索自己和老伴自由行,一來二去摸索,對自由行有了點經驗,終於邁出自由行第一步。

其實自由行就是自己挑戰自己,在一個未知的城市旅行。在旅行中一切都是陌生和未知的,所有的攻略都要自己來完成。自己像個小學生,一點點學習和總結每次自由行後的經驗,慢慢自由行變得有章可循找到點規律。

由於選擇自由行,現在自己腦子變得也靈便起來、思維也敏捷起來、腳步也輕盈起來。總之,只要確定了下一個城市目標,哪種精神頭可足可興奮,這時候忘記自己是個老年人。現在自己越來越有種緊迫感,總感覺時間過得太快,如不加快自由行步伐,一年走不了幾個城市,所以2019年要加快自由行的腳步,多走幾個城市,讓自由行的路走的更遠更快些。

旅行在海寧

一次次坐著火車去旅行

我們老兩口旅行58個城市的部分車票


愛吃鋼絲面的老劉






菁菁35053843


現實生活中的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在想什麼?

這個問題範圍太廣。

我說說我個人想的。

我是59年8月出生在山區農村,也一直在農村長大的。從生產隊過渡到分田到戶,這過程解決了溫飽。在結婚階段,正是國家全面實行計劃生育的頂峰時期,同村的幾個適婚青年他們都只養了一個孩子,我算是比較特殊,准許養兩胎,因為我幾代都是單傳,且第一個是女孩,當時大隊發放了一個準生證,正好二胎又是個男孩。在孩子出生後40天,在大隊婦女主任的帶領下去了公社的衛生院做了結紮手術。

三十多年過去了,農村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也多虧了當時開發小煤礦帶來的優越,我也在小煤礦幹了10多年之久。

這以後孩子們也成家了,他們各自有自己的負擔,孩子要讀書。

現在我和老伴在,外出打工找不到合適的事,進不了廠,只有在家種地種田,免得什麼東西都是拿錢買。

農村人沒有城裡的條件,退休後有豐厚的退休金養老。自從國家推行農村農民交養老保險起,開始每人每年100元,後又交每年200元,我一直交到今年,到現在還沒見國家給我一分錢!

農村人想的最多的就是這今後養老問題!孩子們負擔太重,自己又掙不到錢,還不能生病!這日子時間太長太難熬了!怎樣才能讓農村老人跟城裡人一樣輕鬆度過晚年的那點短暫時光!

城裡的老人就不一樣了,他們什麼也不缺,他們想的最多的就是怎樣叫時間能停止不動,一天有一年時間長!!!


鄉村一農


人到60歲,有很多事情應該拋至腦後,不再去想,甚至完全可以放下了。既然還是沒有得到,又何必費盡心思瞎琢磨?是該為自己好好考慮考慮了!他們想的最多的還是這幾個方面:

有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家。目前在農村,仍有不少的60多歲老人還在打工。他們出門是有不得已的原因,但常年在外,飽受了苦和累,居無定所;那些生了兩(或三個)兒子的,有些兒女在贍養父母的問題上,竟然達成了“輪飯養老”的方式,一家接到一家,讓老人總覺到是個無家可歸的人;60多歲的人,孩子們也都成家立業了。孩子們大了,也應該有屬於他們自己的空間,更多的是為了儘量避免發生小矛盾的產生。父母不想和他們呆在一起。



人不管是怎樣的境遇中,都想有個屬於自己真正的一個家。60多歲的人也不算太老,人生還有一二十年。父輩留下來的老屋,鄉下的老家,或者是蝸居在城市某個角落,都可以成為自己的家。這樣可以減少給子女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自己自食其力,也覺得心安理得。

留點錢養老心裡不慌。城市老人有退休金、養老金,怎麼說也花不完。有的卻想著兒子,惦著孫子,把自己弄得很窘窮;農村老人大半輩子就為兒子娶媳婦,建房修宅,掏盡了家底,很多人還欠了一屁股的債。更有一些不孝子,連父母每月80多元的養老金擁為己有。

其實,這個年齡段,說自私一點就要為自己活著。首先必須做到“經濟獨立”,子女們給你的,就是你的“專屬品”,是不能“分享”的;自己的退休金、養老金,都是你私有的,兒女要用了,就是借。借了就要還。雖然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自己眼睛一閉都是他們的,這個時候只是出於讓他們養成節儉持家的良苦用心。再說了,自己花自己錢自由,生活、看病要用錢了,也不必向孩子們張口,省了不必要的麻煩。

兒孫滿堂不如老伴相陪。60多歲的人,兩個人都是老夫老妻了。人老了,年少時的愛情早已轉化為親情了,這種親情是最穩固的。常言說“少年夫妻老來伴”,這話一點不假。兒女們各有各的工作或事業,也有了各自的孩子需要照顧,剩下的只有這一對老夫老妻。做飯洗衣也要老伴去做,就是頭痛腦熱服個藥還是老伴給你端來了水。生活能自理謝天謝地了,如果連生活也不能自理,苦了、累了,對不起的也只有老伴了。老伴才是真正陪你到最後的那一個人。彼此相互要相互關照,相互珍惜才是一生最大的幸福。



注意養生活個健康的心態。人到60多歲,有人說是熬日子。一個“熬”字道出了老年人的辛酸,這是由不同的生活狀況和自身條件決定的。其實,能改變的只有自己,那就是要始終保持一顆健康和開懷的心態。即使生活的並不如意,也要懂得好好保護自己,吃飽穿暖,千萬別自慚形穢而自暴自棄;同時要注意“養生”:少貪睡,多活動。見過好多農村老年人,總要一吃就睡的毛病,大量地抽旱菸,喝著很濃的茶,這些都對自己身體健康很不利。農村健身器材少,活動項目少,其實可以早早起床,去走動走動也不錯的。我村就有一位軍人出身的老人,即使走路有點蹣跚,從不柱柺杖,他說他每天早晨5點起來,走出家門,繞著田野、河邊一大圈,8點轉回到家。但見他一路有收音機相伴,昂首挺胸的樣子,看不出他已是89年的老人。讓人不羨慕也不行啊!



是啊,人到60歲以上,也該是為自己多著想了。顧慮太多、牽掛太多,苦得還不是自己嗎?只要自己能照顧好自己,活個善始善終。是自己修來的福氣,更是兒女最大的幸福。60多歲的老人你們覺得呢?


為生活而提神


我60歲啦,我整天都在想什麼嘞,什麼都在想什麼都不想,什麼都想了無用。想了以後就覺得特別的誇張,有時候在無為的放大擔心的事情。都是說我最擔心的事情就是睡眠一天到黑未睡眠,買了很多進口藥來吃,也解決不到問題,一天晚上ⅳ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覺,不是思想從前就是想現在,不是想以前窩心的事。就是想誰得罪了我,誰誰傷害了我,誰對不起我,誰誰又佔了我的便宜,誰又讓我不安心誰?誰又對不起我了。。事後又想到美妙的事情,想到夫妻的事情,想到紅樓燈的事情,想到在大街上的事情,想到讀書的事情,想到工作的事情,想到子女的事情,想到孫輩的快樂,想到兒孫今後怎麼辦?想到自己老了怎麼辦?想到自己生病了以後怎麼辦?想到誰對我好誰就在坑我,誰又在用我的錢,誰又在想佔我的便宜。想以後養老金有沒有都無所謂了。想去起鍛鍊,又說容易摔倒,我想去走路,又說容易生病,我想去鍛鍊,有說容易骨折,我想吃東西,又說容易得高血壓和糖尿病,我說替體檢說怕體檢出毛病更不好治,我說去。幹什麼?什麼也幹不成。我每天都想被無聊唻,只有去上頭條了。一想就是老年痴呆症來了。


劉金子


我今年64歲,退休4年多了。在我退休前半年,小外孫降生,女兒和女婿都有各自的事業,親家又家住外地,照顧孩子的責任自然落到我們老兩口的肩上。照顧第三代是件很勞累的事,可是看著聰明可愛的孩子一天天健康成長,內心的愉悅溢於言表。

我教高中英語三十餘年,對英國再熟悉不過,可是那隻限於書本,能去一趟英國親眼目睹大本鐘,威思敏思特教堂和倫敦橋成了我一直的夙願。孩子到了兩歲半,我們老兩口和女兒女婿商量著孩子該去幼兒園接受教育了。終於,我和老伴兒解放了,可以真正地享受退休生活了!可以去實現我的夢想了!

由於我的語言優勢,我決定自由行去歐洲。在這之前,我就做足了功課,潛水於各大旅遊網站,攻略國外旅行的各種要略,旅行路線,各旅行城市景點分佈,如何乘坐各種交通工具,辦理簽證,預定機票和住宿。一切準備停當,2017年5月,我和老伴兒終於第一次踏上歐洲自由行之路。

倫敦—巴黎—威尼斯—羅馬,17天暫短行程我們倆玩得樂不思蜀,意猶未盡。於是,2018年我們第二次“入歐”,這次增加到五人,都是退休的大爺大媽。哥本哈根—阿姆斯特丹—法蘭克福—(自駕提車)—羅騰堡—福森—加密施—慕尼黑(自駕交車)—柏林—布拉格,歷時27天,包括阿爾卑斯山910公里自駕5天,再次安全返回。由於有了經驗,這次旅行成本每人才花銷1.3萬人民幣。



兩次成功自由行,讓我有了信心和膽量,籌劃著一次更遠更長的自由行之旅。我籌劃了兩條路線,一個是南歐:馬德里—巴塞羅那—尼斯—戛納—米蘭—弗洛倫撒—貝爾格萊德(自駕提車和交車)—雅典—聖托里尼島—伊斯坦布爾。


或者是橫跨美國之旅:洛杉磯—拉斯維加斯(自駕提車)—大峽谷—黃石公園—鹽湖城(自駕交車)—華盛頓—紐約(回國)。

可是由於九旬高齡岳母一場病後不起,生活無法自己,老伴兒照顧,這使我們的計劃擱淺。

2018年在慕尼黑偶遇當地的一個房車營地,看後立即勾起我對房車旅行的濃厚興趣,接下來沉迷其中。於是開始瞭解房車,潛水於汽車之家,越野e族,並關注今日頭條房車大咖,受益匪淺。上個月幸由朋友幫忙,弄到一輛大通V80帶有公告的房車底盤,現在正處於裝修之中,不日即將上路,開啟我房車旅行之路。


我身體尚好,除了知青插隊時落下的胃口不好的毛病,平時注意飲食外,另無其餘疾病。前幾年喜歡走步,每晚兩個小時,後來足跟疼痛停止。冬天去冰場滑冰數年,後因家人強烈反對也不得不放棄。現在一直堅持游泳鍛鍊,游泳館離家數分鐘路程,每週兩隻三次。退休後還自駕去過幾個地方,行程近萬公里。

外孫現在已經快五歲了,基本不需要我們照顧,想了就去看看,小兩口週末有時也把孩子送過來。

這就是我們老兩口的退休生活,家境雖不富裕,但也過得快活。雖然我們的體力下降是不可逆轉的,但是可以通過不斷地運動去延緩這個衰老的過程。

願天下所有退休的兄弟姐妹們,都有一個美好的晚年!


自由行所見所聞


我57年出生的人,現在也六十多歲了。我現在想的最多的是把身體養好。外孫現在已七歲多了,不需要幫著帶了,孩子的工作也走上了正規。這是我最欣慰的。

我現在每天都是在今日頭條上,和網友們一起聊天,忙著樂此不疲。神魂顛倒,快樂無比。閒時我和老伴兒一起,出去買買菜,逛逛街,節假日會和老伴出門旅遊,鍛鍊身體陶冶情操。我和老伴都是六十多歲的人啦。我們想的最多的是,老了不給孩子們添負擔。趁現在還年輕,把身體鍛鍊好。我們每天吃完晚飯,就一塊兒去散步,一塊兒逛街。一塊談天論地,一塊看電視。

我們雖然已經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了,但是眼不花,耳不聾身體特別的棒!




奚玉蘭


人不同想法也不同,家庭環境不同想法也不同,只有是符合自己實際所需的想法都可以接受。但千萬不能拿自己的健康不當回事!

孩子的爺爺六十多歲,糖尿病,從來不忌嘴,不吃蔬菜不運動。你炒了青菜人家看都不看一眼,一個月一千多塊錢的退休金自己全部月月光,頓頓就想只吃肉,一天運動量有100步。吃飯都端到跟前,否則自己就一直等。

後來血糖高的不行老公就運用營養素+運動+飲食的方法給他調理了血糖,為了他老人家工作都辭了,天天葷素搭配著給他吃,兩個月血糖徹底正常了。過完年老公剛剛去上班人家一次買兩百塊錢的牛肉兩天一個人全部吃完。昨天我炒的蔬菜人家都不吃,沒見吃飯也不知吃的什麼。喜歡吃肉還吃完就躺床上,因為調理身體時必須運動,所以現在調理結束了,人家的運動也就是下樓轉一圈又躺床上了。為了他能活動我們想盡一切辦法,讓老公還有婆婆親自帶著跑,在家讓孩子硬來著陪孩子玩都不行。

孃家的爸爸走的早,所以弟弟壓力也很大,媽媽現在六十多了還每天帶孩子做飯,地裡有活也要幹,弟弟養的有豬有時忙起來媽媽還要幫忙餵豬。媽媽一天到晚都沒有閒過,她現在就想把身體好點能多給弟弟幫點忙!


同樣的都是老人,差別就是這樣大,其實我們這些做兒女的不求他們能幫我們什麼,只求健健康康就好。就像孩子的爺爺我經常告訴他,我爸走的早,多希望他能長壽!可他這樣的生活方式我真的不能認同,可不管我們怎麼努力都不能改變,該做的都做了,現在就只能焦急的看著他揮霍自己的健康!


嬌嬌的百合玫瑰


這個問題問的面太廣,百人百樣,很難知道別人心裡想些什麼,城裡人和鄉下人,有退休的和設有退休的,多子女的和獨生子女的,他們想的都不一樣,唯一一樣相同的,都在為孩子付出!費話不多說了,說說我六十歲以後想什麼吧!

在我剛進入六十歲時,我孫子正好入小學,我放下孫子,去城裡帶孫女,從孫女出生,到孫女上幼兒園,我在城裡住了三年多,當時的心情真是難以言表,不是說身體上累,只是精神生活太單調,白天一天我和孫女倆,出去沒有一個認識的,出了和孩子交流,沒人說話,兒子媳婦早上早走,晚上回來吃完飯,為了保證孩子的睡眠,我八點半就上床陪孩子睡覺,雙休日,媳婦和兒子帶孩子去岳母家,說是讓我休息,我在家裡除了家務活,就是看電視,無聊極了,心情非常壓抑,沒有朋友,沒有交流,零五年,還沒有智能手機,不能上網,沒有頭條!我都抑鬱了!

我當時就盼著,趕快帶大孫女,回家過自己的日子!

孫女上幼兒園了,我回了我自己的家,過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閒下來約朋友們打打撲克,逛逛街,晚上散散步,孫子中午來吃飯,雙休日孫子,兒子都來陪我,日子過得很有滋味!

你問六十的人想什麼,六十歲還不老,除了為孩子付出,還有很多想做的事情,如出去走走,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報名去老年大學!都是六十歲的人生目標!


老李說事666


謝老知青,問六十歲的老人想什麼?這個問題是根據六十歲以上的老人生活的層次,環境,家庭條件,身體狀況而言的,不能以統一的方式作答。

首先,生活條件好,退休工資又高,身體健康的,家裡的子女不需要幫忙,主要是人力上的幫助,他們規劃如何快樂地安度晚年。他們有計劃,出國旅遊,一年幾個地區。或者上老年大學學點書法,中國畫,唱歌,舞蹈,甚至組織高層次的社團,表現自已。有的則規劃讀幾部名作,整理一生的工作經歷,一是給兒孫看看,二是以了一生不虛度的初心。

二是生活條件一般,子女還需幫扶的,身不由已,圍著子女轉,幫助帶孫子,做家務,有空餘就想多交幾個朋友,再不是搞同學聚會,名堂也多,小學,中學,大學,要不是戰友相聚,怎麼組織,如何參與,事情不少,要不組織三五好友成立微信圈,傳遞信息,發表已見,駁斥謬誤。還有上公園去唱歌跳舞,交友。為子女家庭去買東購西,跑南奔北,腦子裡是家務,交友,運動。有的是忙完家務邀幾個麻友,擺四方城,小賭幾個,又是一天。

第三種老人辛苦一輩子,子女,自已家境不怎樣,甚至子女還未成家,成家了房子車子沒著落,自已沒有愛好,身體又不錯,閒不住,打工去,賺幾個算幾個,何況單位需要人,社會上不少崗位還歡迎我們,何樂不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