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是个押司,押司是个什么职务?

乱云飞渡2018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而宋江是书中第一号人物,在一百零八将中稳坐梁山泊第一把交椅,带着梁山好汉和官府作对,北宋朝廷几次围剿都拿他们没办法,不过宋江一直有受招安的想法,最后被招安成了朝廷命官,梁山好汉都被朝廷当枪使,让他们抗辽、征方腊,在征方腊战役中梁山好汉死伤惨重,而宋江回朝后也被毒死,宋江这么想被招安,可能跟他当过朝廷的官有关系,这个就是他没上梁山之前担任的“押司”一职。



宋江有个绰号叫及时雨,说他仗义疏财,扶危济困,而宋江能得到这个绰号与他的性格有关系,跟他的职务应该也有关系,宋江这个人也算是能文能武,书中写到宋江到孔家庄时,看到两位少庄主喜欢学习棍棒,就留下当指导,可见宋江武艺是不错的,不过宋江在官场上混,并不是靠武艺,而是靠文笔,宋江就是靠着文笔当上押司一职,而且郓城县的人提起宋押司,无不肃然起敬,可以说颇有名气,那么押司是多大的官了?

其实押司并不是官,只是一个吏,古代的官员数量是有限的,官员外派到一个地方之后,必须要人手,要不然那么多工作自己一个人做肯定是不行了,这时候就要去招募人手给自己打下手,也就有了押司、衙役等,押司也算是衙役的一种,在衙门里当差都可以称为衙役,不过押司是文职工作,是帮州、县长官负责案卷整理工作和文秘工作,比如县官要上报、下发公文的时候,押司就要帮忙起草文稿、抄写公文等等。


押司只是小吏级别的,自然没有品级,在《宋史·职官志》里记载,州和县都设有押司官一职,一般来讲州和县都有好几个押司,就象宋江是郓城县的押司,给他戴绿帽子的张文远也是郓城县押司,这张文远是宋江的同僚,不过和宋江应该是分工不同,张文远人称“小张三”,任贴书后司,和宋江外室阎婆惜勾搭成奸,在宋江怒杀阎婆惜后,还唆使阎婆惜的母亲状告宋江。

押司虽然只是小吏,不过因为会识文写字,身份要比一般衙役高,在穿戴上可以穿长衫,可以和秀才一样结一根长长的儒绦丝带,在崇文抑武的宋朝,这也算是身份的象征,有些州、县长官偷懒,就会把本该自己作的事交给押司,让他们发布公文什么的,这无形中让押司可以接触到上面的东西,从而获得内幕,而且他们也能代表官府跟老百姓打交道,影响力不容小觑,老百姓对于官府中人,都会有点畏惧心理,而宋江这人挺会作人,所以老百姓对他是尊敬有加,这种感觉很可能是宋江上了梁山后一直想被招安成为朝廷命官的原因。


而且宋朝的小吏主要是经手税赋征收和刑狱诉讼,这两样都是有油水的活,宋押司能够广交江湖朋友,很可能是负责刑狱文书这一块。象那些江湖中人,难免会犯点事,宋押司在处理狱讼的时候,写的轻一点和写的重一点,这里面差别就大了,而宋江广交朋友仗义疏财只靠工资是不够的,应该是有些灰色收入。

总体来说,宋江押司一职就相当于县长秘书文书一职,不过押司只是吏,是县官私人雇佣的性质,有点类似后来的师爷。


历史红尘


一个小小的押司官,职位究竟有多重要,待遇究竟有多好,为何宋江能以“宋押司”的身份出手大方,仗义疏财呢?

押司的性质,是宋江造反的动机

据《宋史·职官志》记载:置县吏“押司官八人”。也就是说,县衙中的押司岗位属于吏而非官,一般编制是8个,但也分三六九等。例如:《水浒传》中宋江就有运城县第一押司之称,百姓皆尊称其为“宋押司”,而他的同僚押司张文远则人称“小张三”,显然地位远不如他。

那么,“押司”又做何解?

押,除了画押之类的意思外,主要指“拘留”,如:看押、拘押、押禁、押送等。

司,指主管、操作之意,如:司法、司机等。

押司,主要指主管刑狱一类的吏员书佐,整理好相关刑狱档案后,报县令审核。

宋江之所以能够仗义疏财,因为该职位既可通过“吃了原告,吃被告”拿取好处,还可通过让犯事之人重刑减轻刑,轻刑减无刑获取好处等。

同时,宋代官吏制度有规定,有过吏的履历则不能再当官。因此,野心勃勃的宋江想要进入官场,正途不通,只能另避小径走歪道了。

押司的待遇与权利,是宋江仗义疏财的基础

据资料显示,宋朝的知县月俸银是20两,预估第一押司宋江月工钱可能有10两左右,再加上各项灰色收入,在当时也算比较富裕了。否则,那有条件仗义疏财,更别说常去找天香楼的“头牌”名妓阎婆惜(阎惜娇)了。

那么,一个小小的押司为何会有如此大的权利呢?

在古代,基于对官员廉洁管理的考虑,基本上是不允许官员在本乡本土任职的。因此,“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的举子,多被分配到外地为官。

新县令到了新地方后,两眼几乎一摸黑,想要开展好“清仗田亩、征税、各类徭役、纠纷官司、缉捕盗匪”等工作,自然会选用当地有威望的人为吏,协助处理相关工作。表面看是选用,实为依靠。

因此,作为“地头蛇”的宋江,又特别会做人,县令又怎能不给他几分面子,找他办事的人自然也就很多,还担心捞不到好处吗。

正因如此,在《水浒传》中作为治保大队长的雷横也对他极为恭敬,而他所结交的江湖人士又多是有案底的“黑道人物”。

押司的级别,是宋江落草的源头

一县的最高军政长官是县令,正七品,俗称县长或知县,如同后世的县委书记兼县长;而县令的第一副手县丞,相当于县委副书记兼副县长;第二副手县尉,相当于武装部长兼政法委书记,主管捕盗、治安等刑事和司法事务。

因此,当时宋江的直接上司极有可能是县尉,而他则极有可能是县尉的助手或秘书。

宋朝时期,最基层的政府机构是县衙,而后世最基层的政府机构是乡(镇、街道办)政府。因此,可以说宋江的押司职位相当于现在乡(镇)政府党政办的办事人员,主要受乡(镇、街道办)政法委书记的直接领导。

显然,宋江的押司职位是一个国家最基层的吃公家饭的公职岗位,确实比百姓的地位高出很多,但是离出人头地的官员身份却差着十万八千里。因此,野心勃勃的宋江想以水泊梁山的势力为跳板,通过招安实现为官的人生目标,也就可以理解了。


祥子谈历史


《水浒传》中,宋江曾在山东省郓城县担任押司一职,很多朋友好奇,这个押司究竟是个什么官职呢?其实在北宋年间,押司不算大也不算小,对于当时的宋江来说已经非常有用了。押司是吏员职称,在县衙属于文书一职,负责办理案牍等事物,算是一个读书人才能胜任的职位。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押司这个官职,要是放在今天它又等于什么职位呢?赶快一起来看看吧。

《水浒传》中的宋江其实在历史上是有原型的。历史上的宋江在宋徽宗宣和元年也就是1119年,聚集了三十六个人在梁山泊(梁山泺)起义。他率领众人攻打了河朔和京东东路(今山东青州),然后攻打了青州、齐州(今山东济南)和濮州(今山东鄄城北)之间。在这一系列的战役后,宋江起义军攻下了十几个州县城池。

在当年十二月,宋徽宗采纳了亳州知州侯蒙的建议,想要招安宋江,却没有想到没能成功。于是宋徽宗命令歙州的知州曾孝蕴带领军队征讨宋江。宋江带领众人从青州南下到达沂州(今山东临沂)。

宋江众人攻下城池后,严厉的惩罚了贪官污吏,并且杀富济贫,在百姓中声望越来越高。而这场起义之所以能够兴起,也是因为宋朝赋税繁重,百姓不堪重压。

宋朝冗官冗费是众所周知的,当时朝廷为了解决国库空虚财政困难的问题,决定将整个梁山泊八百里的水域全部收归朝廷,并对百姓做出以下规定:只要百姓进入湖中,不管是捕鱼、采藕还是割蒲,都要根据乘坐的船只大小向朝廷交纳十分重的赋税。而一旦有违反了规定的百姓,则会被官府按照处置盗贼的刑罚来处置。贫苦的百姓交不起如此繁重的赋税,于是在宋江的带领下参加起义军。

到宣和三年也就是1121年二月,宋江带领的起义军攻下了淮阳军(今江苏睢宁),并乘船从沭阳到达了海州(今江苏连云港)。五月份的时候,宋江带领众人上岸后,被海州的知州张叔连夜伏击。宋江起义军的船只被焚毁,而宋江也因为战败被俘。这场起义最终失败。这场起义史称宋江起义。

在《水浒传》中,宋江也曾担任过“押司”一职。在起义之前,宋江也并不是没有倚仗的平头百姓。宋江在杀死阎婆惜前当的是“押司”,换成现在也不是太小的官。

在宋朝,县是最基层的政府机构,而在今天,最基层的政府机构则为乡镇和街道办事处。不过,古代的县从实际来看,和今天的县是同一个级别。

押司在宋朝是县政府中的基层吏员,虽然说在宋朝官吏殊途,吏永远也没有晋升为官的可能,但每个县也才有八名左右押司。押司在级别上便相当于今天档案馆馆长,乡镇政政府的秘书。

对于平头百姓而言,押司这个官员也不是太小。而且宋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他的同事们都比不上他。虽然宋江身材矮小,但他身体强壮,武功高强,颇有能力,还是更容易被人敬佩的。




刘三辰


押司不是官,但这样的角色,不论在古代还是后来,都是一个厉害角色。

首先,在宋朝那个时代,一个县里,真正的官很少,算下来最大的县,无非也就三个人。一个是县官,正式名称是县令,但实际上往往是派级别比较低的京官到地方上管理县务,叫做:知县事。所以后来慢慢就变成了知县。

而在知县老爷以下,一个官员是主簿,即县秘书长,又管文书又管财务,实际上权力很大。另一个官员则是县尉,即县武装部长,又管军事又管警察,但因为和平的年月比较久,真正打仗了也不能指望一个县尉,所以其实权力比主簿要小一些。

在宋朝,除了这三个人以外,县里的其他人,从法定意义上而言,都不是官,只能算是临时工,当时县里衙门的临时工,也是很牛鼻的。

县里的临时工,也分领导和底层人员。譬如保安队长,那就是分管治安的领导,具体的某个保安,那就是底层人员了。但即便是最底层的保安,也是县里的人,手里有家伙,不能说一定能拿多少钱,但面对县里的一般老百姓,他就代表着官府,说抓就抓,说放就放,一般的宋朝百姓,都不敢惹他们,害怕着呢!

在以宋朝为背景的小说,譬如水浒传里,就多次提到这种县里的保安队长,即所谓都头,武松、雷横都干过这个。你看有没有走科举路线,没有!阳谷县令看武松的身手不错,连老虎都能打死,二话不说就让他当了步兵都头。为什么这么便捷?因为步兵都头就是县里的保安队长,说到底也是临时工——如果武松参加了科举考试的武举,考试过关,那就有机会被委任做县尉(武装部长)了。

而比都头(保安队长)权力更大的,就是县里的文职临时工,即所谓押司,也就是宋江这个角色。像郓城县,照法定规矩来讲,最多可以雇佣八个押司,水浒书里其实讲到其中两个,一个是宋江,一个是张文远。

押司是做什么的呢?事实上就是文书工作人员,一看文书大家就笑了,说县里的小文书,又有什么能耐呢?其实很厉害,因为县令,其实很少会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所以这些文书,其实就是代表官府同百姓打交道的人。大宋帝国的法令,由他们解释;县里的具体政策,更由他们解释。

换句话说,面对百姓,他们就是官府的代表。

所以你看宋江,只是一个小小押司,为什么县里头上上下下的人,都给他面子,谁也不敢惹他?因为他是直接跟县令对话的人。

当然,同样是押司,宋江和张文远的地位又不一样,宋看上去资历更久,所以知县老爷更仰仗他做事,他手里的权力,也就比张文远多出许多。在民间的威望,同样如此,不论是再往下的基层保甲晁盖,还是卖汤药的王公这样的小贩,都看重宋江,却不会去找同为押司的张文远,道理就在这里。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宋江是个有钱人,出手相当阔绰,见到穷人,周济几两银子;见到孤寡老人,给几俩银子;见到好哥们,送几两银子花花。

宋江就像个散财童子似的,见谁就塞给他几两银子,他家钱像是天上掉下来似的,家里开银行啊,还是有矿啊?

都没有!


有人说,宋江的钱是晁盖大哥赠的。晁盖逃到了梁山之后,为了答谢宋江救命之恩,确实给他送去了大把银两,可是宋江不差钱,人家死活不要!

有人说,宋江是郓城县的公务员,人家的钱是一五一十挣来的,果真如此吗?

先看看宋江干的什么工作吧!

宋江,人称宋押司,“押司”就是他的职业,那么押司是干嘛的呢?

押司不是官,而是吏!

古代官职分为九品,每品又分为正、从两阶,一到九品,共有正、从十八个品阶,最低一级是县尉、主簿,大体相当于现在副处级干部,县令相当于正处级干部。

低于九品的就不叫官了,而是吏,而押司低于九品,所以它不是官,而是吏,大体相当于现在县政府办主任,主要任务是承办具体事项。


大体这样子的:

上级来了公文,押司阅了之后,签了“请主簿批示”,主簿阅了之后,签了“拟同意,请县令批示”,最后县令大笔一挥“同意!”,之后公文又转到押司手里,由其负责具体承办事项。

押司虽然官不大,但权力不小,因为他负责具体承办事物,代表官府与基层百姓打交道,有句俗语的好,“县官不如现管”啊!

譬如收个税啥的,哪家商铺交多少税,押司说了算,可以让他多交些,也可以让他交教些。这些商家为了少交税,必然隔三差五的,向押司意思意思。

押司工资不高,但灰色收入多,甚至比工资高许多许多倍,这就是宋江钱多花不完原因之所在。

反正又不是自己的钱,拿着商铺孝敬的钱,周济一下贫困百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还能获得“及时雨”的好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一半秋色


  • 宋江是个押司,押司的具体事物的话,基本上是属于文秘一类的工作,公务员级别,而且是经常跟一把手在一块的,所以说看似官职不大其实手里权力不小。正所谓“阎王好惹,小鬼难缠”所以说押司这个职业官不大但是很重要。

  • 1、古代的官职划分可能跟我们的认知不太一样,他是分为官和吏两种,押司就属于吏这一类,在官员当中级别不高。人员主要通过招募或者差遣的方式而来,宋朝的吏一类的职位主要是负责赋税征收和官司狱颂,是朝廷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职位。


  • 2、综合的看一下,押司主要是负责案卷整理,或文秘类的工作。具体职级不太好说,因为州府和刑部都有押司一职。宋江属于县级,一个县有八个押司,所以推测,职级的话基本在股级与科级之间,一个县八个押司细分职责肯定也就不太一样了,大的方向就是文秘类。

  • 所以说宋江押司一职就是现在的政府文秘股级或者科级干部。

寻梦人xmr


北宋徽宗时期,朝廷内部官僚矛盾诸多,导致宋朝廷的统治举步维艰。不仅国家局势动荡,老百姓的生活也十分艰难,很多老百姓为了谋求生存之道,不得不走上“逆反”的道路。更有一些朝廷官员因为忍受不了宋朝的黑暗统治,被逼上梁山。

在《水浒传》中,就有类似禁军教头林冲一样的人物,林冲之前虽然掌管八十万禁军,但是到头来还是没有好的发展。在这梁山的一百零八位好汉之中,及时雨宋江当初也是在官府任职,被人称为“宋押司”,当时也算是小有名气。

押司是当时的文书人员。

朝廷中除了官,还有一个职位就是吏。官的地位是远远高于吏的,做官的人一般都要经过正式的考核,并且他们的知识能够达到一定高的水平。

而吏只是由各个地方的官员招聘,是属于官的下级,而且他们的晋升与赏罚是需要通过官员来执行的,可以说,那些官员的喜怒或者判断是吏能否可以发展的关键。宋江当时在官府中做“押司”,而押司就属于吏,专门负责官府的文案工作。这个职位并没有多高,但是毕竟是个当差的,给官家做事还是比较体面的。

押司拥有的权利。

押司作为官府的公职人员,虽然不是被中央政府管辖,但是他们还是享有着朝廷给予他们的一些权利。

首先,可以免除徭役,不用受徭役之苦。在封建社会,徭役可以说给普通老百姓带来了不少的经济负担,免除徭役从另一方面来说,也算是增加了收入。

第二个就是在服饰上,不同于普通老百姓只能穿短衫和高帮鞋,押司被允许穿长衫(只可以穿黑色),还可以穿靴子。虽然还是有一定的限制,但是,服饰上的区别也给他们增加了心理上对权利的满足。

再一个就是出身和事业,吏虽然没有进入编制,但是如果通过一定时期内的考核,他们还是有很大的机会可以做官的,也可以有为官的出身,社会地位还是比较高的。

押司的收入。

在古代,做官可以说是一份相当不错的职业,吏也是一样。因为是公职人员,他们的工资都是固定的,比起一般的农民来说,他们的收入真的是好太多了。

不仅如此,在官吏当差办事的时候,难免会碰到和钱财有关的案件,这样一来,他们就有很多机会从中得利。不少人为了办事顺利,都会给那些官差“小费”,而这些就成了他们的额外收入。并且地方官吏是直接接触老百姓的“官”,职位虽然不大,但是在普通老百姓面前,他们的权利还是很大的。

如此看来,宋江当时的押司一职,也并不是多么位高权重的,只能说他为人仗义,救助了很多人,乐善好施,因此大家十分敬重他。就像他的外号“及时雨”一样,是别人对宋江的敬称罢了。


旧时楼台月


宋代的押司,是县衙里处理一般文案的刀笔小吏,类同明清时代的师爷,不在九品之列。

古代的政府机构编制小,县衙一般设官有:知县、县丞、主薄、县尉,后来又增加了教俞,一般设有官吏皂隶40名左右。宋代的官僚机构庞大,县衙定吏即有60名左右。吏分六案,案下再置小吏,其中有8名押司,收发、承递、抄写、登记、整理往来文书,如同如今的文秘书,办公室科员。

历史上真正“宋江起义”,远没有像“方腊起义”那样的规模,是郓城县押司宋江,在水泊梁山聚众36人,拉杆子扯旗“劫富济贫”,没成气候就被地方剪除。事件小得正史几乎无痕,只是后来被市井加盐调醋,嚼得越来越长,传的神乎其神,搞得越来越上规模,成了108将率几十万大军“替天行道”的话本。

宋押司的故事,经过说书者的不断延伸,加入历史人物,不断丰富话本,成就了施耐庵笔下一部经典小说《水浒传》。






押司是宋朝官署办事职员的称号,处理案件等事情,押司又被称为押司官,虽然听上去名头很大,其实只是一个普通的差事,放到如今,说白了就是政府最为基层的公务员。类似于整理档案书写文书的秘书职务。

宋朝的官吏制度当中,将官职分为了两大类,押司属于吏,官必须有朝廷上层委任,而吏的级别比较低,可以私自招募,当然这个级别低也只是相对的,很多都是出自于当地的名门望族乡绅。

宋江能够混到押司的职位,很有可能还是依靠了他的土豪老爹宋太公的势力,一般来说,一个县有八个押司,宋江在上梁山之前担任的就是郓城县押司,这个职位并不是特别被士大夫阶层所瞧得起,因为他们并非通过科举出身,而是凭借家族中的地位,有着“走后门的嫌疑”。




墨上公子


首先明确,宋江的押司不是官,而是吏,在县城里算是级别较高的吏。

自古官吏殊途,宋朝也不例外,官和吏身份不同,有着严格界限,地位待遇也有天壤之别。

吏大概介于官和公人之间,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阶层。如果说官相当于有正式编制的国家干部,公人相当于派遣制临时工,那吏就相当于有正式编制的工人,但不是终身制。

宋朝人想要入仕做官,有四种途径:一是靠科举;二是靠荫补,三是靠军功,四是靠纳粟,五是靠吏人出职。也就是说,吏是有机会转成官的(尽管机会很少),但主要限于中央和州一级机构的吏人,县级机关的吏几乎毫无机会转官。

宋朝的吏地位很低,被称为“胥吏”,但也不是谁都能干的。

吏要从本地百姓中差选,而且是要有产业的上户中差选,家里没田没房的破落户,再优秀也没资格进县衙当吏,宋江是郓城县宋家村,他家里有不少田产,所以才能进入县衙当押司。

宋江在郓城县衙做押司,主要职责是舞文弄墨,负责办理文书、狱讼等日常性事务。

毫无疑问,宋江是吏,所以进不了县级领导班子,连个国家干部都不是。

但为啥宋江还能在郓城呼风唤雨,说起来无人不知,各方面吃的很开?

宋朝的县城是最低一级行政机构,有正式编制的官很少,充其量也就知县(县令)、县丞、主簿、县尉这几个,有些小的县城,甚至只有一两个官,却承担着大量事务,这就需要雇佣大量人手负责办理具体事务或者以供驱使,吏和公人就应运而生。

吏都是从本地有产业的人家选用,这些人熟悉本地情况,在本地有广泛人脉和影响力,他们进入县衙后,因为负责具体事务拥有了相当权力,可以利用权力营私舞弊,或者勾结当地地主富户,中饱私囊,各种贪墨手段玩的贼溜,甚至可以把官玩弄于股掌之中。

可以说,县衙离开了官照转,但离开了吏,根本就转不动。县官不如现管,强龙不压地头蛇,都是这个道理。这就是宋江在郓城呼风唤雨,无人不知的原因。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