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拿“你在哪里”进行情感敲诈

摘要:用“你在哪里”造句,可以造无数的句,每个人都可以站在自己的角度向别人发问“你在哪里”:很早有人发出疫情预警时,你在哪里?武汉人在求病床不得而哭泣时,你在哪里?湖北人受到歧视时,你在哪里?一线医护物资得不到保障时,你在哪里?禁足在家的百姓买菜难时,你在哪里?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每一件事都在场,人们在自己站立的那个岗位上不负道义和良心就行了。“你在哪里”的逼问如果改成“我在哪里”式反思,这个世界会更好。


不要拿“你在哪里”进行情感敲诈


 曹林|文


疫情之下,每个人都不容易,有的为隔离而郁闷,有的为得不到物资而焦虑,有的为找工作而担忧。群众在家隔离时间长了,发几句牢骚是可以理解的,谁愿意老闷在家里啊?疫情严重地区的一线工作者,尤其不容易,他们很多时候承受着多重压力。不过我不喜欢个别人的一些论调,就是觉得自己工作不容易,很辛苦,就听不进别人的批评。比如有市民抱怨几句,就会抱怨说“那你来做几天社区工作啊”。有市民批评形式主义“假的假的”,就有人吐槽说“我在辛苦送各种物资时,你在哪里”。


理解这种一边辛苦工作还一边承受委屈的愤懑,但应该弄清楚,市民抱怨“买不到物资”,并没有否定社区所做的工作,而是批评具体某个商场的不合理套餐。市民批评形式主义,喊“假的假的”,并没有批评努力工作的志愿者,而是批评一种造假行为,实在没必要把问题和批评往自己身上去揽。对群众出现的一些情绪宣泄,要多理解、多宽容、多包容,更要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包括心理疏导、解决实际困难。如果要反驳,应该就事论事,市民说某种行为是假的,最有力的反驳是,拿出证据证明那是真的,不是假的,而不是用“我工作很辛苦”去反驳。


我在一线工作时,你在哪里?市民完全可以怼回去,我在家里啊,按规定封小区禁足不能出门,只能待在家里啊。待家里就不能说话了吗?社会有分工,岗位有不同,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着,维持着社会的正常运行,危险程度或工作强度有不同,但没有高下优劣之分,不必去凸显那种道德优越感。做事的人,不能以“我在做事”去回避他者的正当批评权利。当然需要同情的理解和设身处地,但不能变成一种对批评的虚化、解构和否定。


多数人虽然不在一线,但互联网上让多数人都在线啊,守望相助,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保持生活如常,多可贵的团结啊,不要去撕裂这种团结。批评冰箱不制冷,就看看冰箱是不是不制冷,不制冷那就解决问题,不能说,那你去当冰箱啊,那你怎么不去学会修理冰箱呢?或者说,你怎么不去体贴造冰箱的工人是多么辛苦呢?你知道工作者有多努力吗?这不是想跟人好好交流的态度,而是情感敲诈和绑架。


还好,多数工作者很明事理,承受着种种委屈和压力,却仍坚持工作,他们知道这座城市的每个人都不容易,很多工作确实可能对不住市民。一个武汉下沉社区的志愿者有一天日记写道,今天只做了三件事:挨骂,挨骂,接着挨骂。另一篇日记说,相较于前一天的挨骂,今天情况好了很多,绝大多数居民对于入户调查积极配合,也很热心。——我想,人们会记住这些了不起的志愿者。他们努力做好份内每一件事、甚至份外很多事,热情投入自身的辛劳、汗水和眼泪,尽职就安心了,不会用这种情感去“敲诈”别人,在道德绑架中让别人闭嘴。


用“你在哪里”造句,可以造无数的句,每个人都可以站在自己的角度向别人发问“你在哪里”:很早有人发出疫情预警时,你在哪里?武汉人在求病床不得时,你在哪里?湖北人受到歧视时,你在哪里?一线医护物资得不到保障时,你在哪里?禁足在家的百姓买菜难时,你在哪里?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每一件事都在场,人们在自己站立的那个岗位上不负道义和良心就行了。“你在哪里”的逼问如果改成“我在哪里”式反思,这个世界会更好。


一线工作的人反问批评者“你在哪里”,虽然不合理性,但起码还情有可原,更让人反感的是,一些根本不在一线、而在电脑键盘上的人,也把“你在哪里”放在嘴上,用这套反问修辞去进行情感敲诈。比如,你反对一些地方给医护子女加分,认为这违反了教育公平,立刻被反问“人家医护在危险的地方拼命时,你在哪里”?一看到批评意见,一看到某种观点不合自己胃口,就拿“你在哪里”说事儿。别人说A,他说发生B时你在哪里。别人说C,他说发生D时你在哪里。不同意A,那就反驳A,转移话题,偷换概念,好像没就B表达观点就不能对A发表看法,接受了A就得接受B,反对A也得同时说一句反对B,这就是霸道的情感敲诈和绑架。“致敬医护”和“反对破坏教育公平”,是两件对立的事吗?同样的反问立刻可以消解:当教育公平被破坏时,你在哪里?


典型句式是,你批评冰箱不制冷,为什么不感谢烤箱那么给力呢?烤箱那么给力的时候,你在哪里?空调也不制冷啊,空调不制冷的时候,也没见你批评啊,空调不制冷时你在哪里?唉,没法儿聊啊。在议题上进行二元对抗式绑架,你只有做了A事,才有批评B事的资格,你只有批评了A事,才能批评B事,这就是逻辑上赤裸裸的敲诈啊。在这种情感敲诈中,你支持A,就等于反对B,你批评B,那就是支持A。


你在哪里?这不是一种讲理的态度,因为同样反问一句“你又在哪里”,就消解了交流的可能,变成情绪对抗。你在哪里?我在这里,每个人有自己的职责和岗位,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抗击病毒,人同此心,情感是用来凝聚的,道德是用来反躬自身的,不是敲诈和绑架别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