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下,農民不幹活哪有收入?要不要下地幹活?

受到新型肺炎的影響,今年春節的假期也比以往長了很多,從一開始的正月初六開始上班,延長到正月初九上班,然後又延長到了正月十七,也就是2月10日。目前我們這裡幾乎所有的村子都已經封村封路,不僅禁止外來人員進入到村子裡,自己村子的村民如果沒有特殊事情也禁止外出。

其實這麼做的目的就是,避免村子裡有外來人員進入到村子後傳播新型肺炎病毒,禁止自己村子的村民外出,其實也是為了避免村民在外面被感染,在回到村子後再傳染給家人或街坊四鄰。那麼在疫情拐點還沒到來之前,農民適合外出幹活嗎?

疫情防控下,農民不幹活哪有收入?要不要下地幹活?

其實,也不要過於擔心,農民該幹活還得幹活,但要做好預防措施,如出門工作時要帶上口罩,到地裡工作後再卸掉口罩,防止呼吸困難,因為人在活動後呼吸加速,此時戴口罩時間過久對身體不好。

不同的地區,種植農作物的時間上有所差異,如“廣西”現在就要開始播種“玉米”了,播種玉米完後,大家開始出門工作,因此不可能說新型冠狀肺炎處於重要時期就不做事,我們只要是做好預防措施,我認為是可以的。

疫情防控下,農民不幹活哪有收入?要不要下地幹活?

但出門工作時,要保持和他人有一定的距離,回到家後要洗手、換衣服、開窗通風,多活動也是可提高人體免事情疫力,反而感染病毒概率會低一些。只能說我們最主要的就是如何做好預防病害感染,但不需要擔心或害怕。

據有關報道稱,新型冠狀肺炎傳播途徑是以飛沫進行傳播,只要大家是出門後,不要去人流密集地方問題就不大,在和人交流時要帶好口罩,同時並保持有3-5米距離,以安全為主。

疫情防控下,農民不幹活哪有收入?要不要下地幹活?

身上穿的衣物進行消毒。對於已經有新型肺炎確診病例的地區,個人覺得還是要等一等再出門幹農活,因為新型肺炎的潛伏期特別長,在潛伏期內依然會傳染,所以身體健康最為重要。

馬上就到了新型肺炎疫情的節點,不管是在哪個地區的農民,如果不是特別著急的事情,最好還是要等到節點結束後再出門幹活,以免被感染病毒,這樣便得不償失了。

疫情防控下,農民不幹活哪有收入?要不要下地幹活?

有句話說的雖然比較糙,但是卻非常有道理,那就是在這種疫情嚴重的程度下,先保住命是最重要的。說實話,這件事情不是開玩笑,也不是哪一個人的事情,而一個全社會都需要共同面對的難題。就大家都共同的努力去做好防護,才能夠讓疫情緩解,並且最終戰勝它。以上是我個人的意見,如果你有什麼更好的意見和建議,歡迎在下面留言說說您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