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金所去Oracle化,平安科技500 IT人亟待轉型

陸金所去Oracle化,平安科技500 IT人亟待轉型


至2020年2月20日陸金所發佈的消息,他們已經去掉了90%的Oracle工作,並計劃在今年6月份下架最後一臺Oracle.

陸金所為什麼要考慮去Oracle化,難道僅僅是因為成本問題?我看未必

根據百科資料顯示,陸金所涵蓋的業務包括了基金、網貸、信託、私募、AI 理財、保險、銀行等全金融業務線,如此之全的業務線,加上2013年至今交易量井噴,至今沒有一家公司可以支撐如此之大的訪問量和數據量。Oracle架構的擴展性,在面對這些挑戰時,也顯得力不從心。

因此如果Oracle一家公司便能完美的幫助陸金所完成這些功能,即使收費再貴,我想也沒有理由去急著換血。畢竟上市在即,冒著如此風險帶來的經濟損失更大。至少,替換Oracle應該在上市後,再以內部更新換掉計算平臺,更為合理。

但,現實是Oracle實在玩不動了。看看替換Oracle的這些軟件,MySQL, ElasticSearch, Redis, TiDB, HBase, Spark, Flink,Hive, HDFS等。被Oracle牽制的存儲,同樣也在牽制著其他應用的發展,鐵索連舟,陸金所的業務如果不擺脫這些束縛,在流量時代,將失去領先的位置。去O化,已經迫在眉睫。

陸金所去Oracle化,平安科技500 IT人亟待轉型


具體的技術實現細節,可以看這篇文章:

去InfoQ上搜索標題《獨家揭秘陸金所去Oracle全過程:18個月將90%數據庫業務換到MySQL》,即可看詳細的技術細節。

而真正令我擔心的問題是這些:

  • 陸金所對接了哪些公司,這些公司的技術棧如果是Oracle,是否也要變
  • 陸金所那些Oracle相關供應商,軟件的,硬件的,將要失血
  • 陸金所這批資深的Oracle專家,會有多少被市場消化

最終的一個問題,屬於連鎖式反應。

陸金所背後的平安,對科技的重視程度無人不曉,那麼平安集團下面的其他公司去Oracle的情況呢?而Oracle在中國市場上,究竟 有多少像平安一樣體量的公司,這些公司看到陸金所去Oracle的事情,會不會引起連鎖反應?這很有可能陸金所帶頭的去Oracle事件,引起平安內部大規模去Oracle活動,導致整個市場上與平安相當體量的oracle用戶全部完成去oracle,那彼時,Oracle在中國的市場就會急劇下滑,那麼只會oracle的同學們,慌麼?

平安旗下的科技公司:陸金所,汽車之家,平安好醫生,金融壹賬通,平安醫保科技,平安智慧城市,智慧貿易,智慧醫療等等。這些公司的體量從財報上看,去O也會有相當的成本優勢。這麼多公司的後臺架構如果都要與陸金所接口,平安集團對接的數據平臺即將要大換血。

我不危言聳聽,我相信從事Oracle的朋友,即使從事其他數據庫平臺也一樣可以做的更好。只是友情提醒,在專注技術的同時,如果能抬頭看看天,在暴風雨來的時候,更加從容,或許未嘗不是好事一件。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