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城市買房花400萬,當一輩子房奴,在縣城買房花100萬,無外債,你會選擇在哪?

尋日常樂點享美好生活


這個最主要並不是房奴不房奴的問題,還是得看未來想在哪裡發展。

如果只看增值和保值,那自然是大城市好,小城市對於人口的吸引力差,人口無法增長,房產的價值自然無法得到保障。大城市如北上廣深,成都杭州重慶南京等等城市,每年依靠著產業吸引著大量的人才進入,房子只要地段可以就不會擔心價值的問題。長遠來看一定是大城市的房產更保值。

但是問題如果這麼簡單那就不用糾結了。

很多時候是工作在大城市卻無法承擔大城市的房價。很多人會選擇在大城市工作,小城市買下房子。雖然不住但是也滿足了自己有房子的心願。其實我個人覺得這是最沒有意義的事情。既然小城市買了房子,自己卻又不住,房子未來還不一定能保值,買下它幹什麼呢,沒有任何意義。

個人覺得雖然大城市可能是400萬,做一輩子房奴,但是能在一個自己工作的城市有個溫暖的家,這是無法比擬的。房子最初的功能還是給自己一個安全的庇護所。只要自己堅定的會在大城市發展,再艱難,一輩子房奴也還是應該在大城市安家。即使你的家可能遠一點,可能小一點,可能舊一點。但是自己住著舒服才是最重要的。

另一個方面,大城市有著小城市無可比擬的教育醫療優勢。如果是為了孩子的成長,大城市的起點絕對高於小城市。雖然嘴上大家都說著孩子的發展要順其自然,農村裡的孩子也能當上大老闆。但是很多人還是很老實的去儘自己的可能為孩子提供最優質的資源。





256度的灰


肯定選大城市啊,主要是不想看著財富縮水!雖然在大城市需要當房奴,但是機會多,工資上限也高。


而在縣城的話,房價漲幅有限,最多就是跑贏通貨膨脹,但要是沒有新一輪的牛市,縣城的房子很難漲的起來。

在這裡我分享我兩個朋友的故事。他們一個選擇了縣城,一個選擇了大城市,最終卻是不同的結果。

在這裡,我把城市購買房子的稱為小A,縣城購買房子的稱為小B。小A和小B大學畢業後,在大城市工作了幾年,獲得了一筆錢。兩個人都打算去買房,可是在買在哪裡?兩個人有不同的意見。 小A認為,大城市環境好,機會多,並且自己也在這裡工作,加上買在這裡,房子能保值。


但小B認為,買在縣城好,可以陪老爸老媽,而且不用離家太遠,最重要是可以全款購買。 最後,小A買在大城市,雖然現在還在還貸款,可房子已經漲了幾千塊。而反觀小B買的縣城,到現在才漲1千多塊。

小A因為在大城市有房貸壓力,每個月拼命工作,因此,收入不斷增多,職位也不斷提升。而小B則每個月賺著2000多的工作,下班就喝朋友喝酒,過著一眼望得到邊的生活。

因此,到底要買在大城市還是縣城,我相信大家看完他們的經濟後,應該也有答案了。


探房杜咔咔


這個問題我也想過,房價上漲後,持有房產的人多數都會想過這個問題。我自己也曾這麼想過,因為目前在深圳也有一套房,能賣個幾百萬。如果我賣掉那麼可以賺幾百萬加上自己原來首付的錢,那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賣掉深圳房子之後,我看了下我們老家縣城裡的房子,現在像恆大,碧桂園的房子賣每平7000元左右。一套四房的房子,總面積在140平左右,那麼一套房子總價98萬,全款剛好差不多100萬。這樣買完房子還剩幾百萬,拿這幾百萬理財,預期年化收益10%左右,一年也有幾十萬收益。在三四線城市這樣的收入絕對算的上高收入了。

可是後來想想,這樣選擇不大可行,為什麼呢?我現在回去了,然後以後小孩長大,大學畢業後估計又得來深圳工作,那麼他們到時在深圳買房。單靠他們肯定是不行的,我們肯定要給他們籌錢,這樣一來很有可能之前把深圳房子賣掉賺的錢,後面再買也只是夠個首付款了。這麼一來還不如現在不賣房,留在深圳,那麼以後小孩長大了,不買房起碼也有房子住。


所以你如果在一線城市已經生活了十多年,不想在一線城市買房,靠租房生活,理想很飽滿,可是現實很殘酷。這個做法可行性不大,因為以後孩子長大了,他們還是得考慮買房,到時候花的可能就不是400萬了。


月牙亮投


你說的大城市應該是北上廣深,從長遠看,相同職業,其收入、以及未來發展潛力,都不能相題並論,以下幾點可以考慮。

第一 、未來房子的升值潛力不同。

大城市四百多萬的房子,現在價格,也就是普通的三居室。三口之家可以居住的很舒服,工作及結婚生子都有保障。即使每年還貸款,只要工作穩定,暫時省吃檢用也要保留房子。因為大城市工作機會多,發展潛力大,工資增長快,對孩子的教育成長有力。更重要的是,房子具有升值空間,也許五年或十年後,回頭看看,這四百多萬的房子價格不貴,每月還貸的壓力很小了。在縣城百萬購買的房子可能會貶值,想賣出都很難。

第二,工作環境,職業發展及空間不同。

在四線的縣城買房,雖然沒有還款的壓力,工作收入,生活環境,職場升遷,兒女教育都不能與大城市相題並論。我有個朋友,在上海做程序員,畢業二年年薪二十多萬元,其父怕孩子吃苦,通過關係在縣城找了家較好的單位,家裡有房有車,工作輕鬆。結婚生子後,閒暇和同事喝酒聊天釣魚,打發時間。而他一起留在上海打拼同學,通過不懈的努力,很多成了中層幹部、業務骨幹,年薪近百萬,不會為買房子發愁了。

第三,子女的起點及教育不同。

很多人在大城市苦苦打拼,除了賺錢養家,就是希望在城市擁有自己的房子,一個溫暖的家。有了房子,兒女可以選擇好的學校生活學習,開闊視野,結交朋友,可以成為城市的主人,父母的心血不會白費。在縣城雖然學習也挺好,但是學習優秀的孩子往往又會考入名校,去大城市學習和工作,縣城的家己成了他們的老家。

第四,風物長宜放眼量,有能力一定在大城市買房。

以上海為例,四百多萬可買80平米左右的二居室,即使首付150萬,公積金貸款250萬,分三十年期,毎個月還12000左右。如果工資除了基本生活能夠還得起,咬咬牙也要在這裡買。相信十年後回頭看,你的選擇是對的。


深圳售樓處小羅


先不談房價,還有一種可能,在大城市,你每個月賺兩萬塊錢,在縣城,你每個月賺3000塊錢,你願意在大城市,還是願意在縣城,房子和收入一定是相輔相承的,在大城市買房子,400萬,在縣城買房子,可能都不到100萬,但是收入也是相輔相成的,你願意怎麼選擇?

多數人會選擇在大城市,哪怕400萬的房貸,那也無所謂,只要有長期的收入,也是可以的,而大城市的就業機會也很多,縣城裡面除了公務員和國企,小企業很少,而且都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都是最基層的工作,所以收入不會很高,作為你,你是會選擇在大城市,還是選擇回縣城呢?

你不要告訴我,你有著大城市的收入,之後在縣城買了房子,這樣的人也有很多,但是你在大城市是沒有根的,什麼是你的根,答案,房子,至少這些東西牽扯著你,有了房子就相當於有了根,這是千百年來,國人的習俗和慣性,沒有人能改變,所以想在大城市混,最終的結局還是要買房的,而不是回縣城去買房,回縣城買房,只是退居而次之…



樂福居


我只說一個人簡單的道理。

人天生就會追求美好的生活,會慢慢的從小城市往大城市彙集,多想想你的孩子

你在大城市買了一套房子也就意味著未來你的孩子會出生在大城市,會生活,學習在大城市

等他們長大了,會直接在自己的家附近找份工作,不必再去遠離家鄉的大城市打工。

更不必在遇到你現在的這個煩惱!



但假如你現在回到了縣城買房,你的孩子接受不到良好的教育,長大後還要到外地上學,工作,步你的後塵,成了某個大城市的外來者。

當他有了一筆錢的時候也會考慮是在大城市買還是回縣城買,如果還是選擇了回縣城,接力棒就交給了你孫子。

其實就是這麼個道理,你的後代早晚有人會來到大城市,會留在大城市。


小崔聊房


對於來自中小城市的人來說,有朝一日能在大城市置業安家,也是值得驕傲的事。但事實上,不少人也有類似題主的糾結。

大城市有啥好的。

大城市機會多,講規則多,享有的資源也多,有不一樣的生活氛圍和生活圈子,也有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

但大城市收入高的同時,開支也大,房子是大頭,還有各種消費水平一般也比較高,總體生活負擔重多了。

縣城呢,正好相反,機會少,人情社會將關係多,相對資源和圈子也小,文化生活單一。但好在生活壓力小,房價低的同時,其他生活消費也不高。

所以,各有利弊,看自己的選擇了。

如果你下決心在城市生活,並有了穩定的工作和收入,那置業安家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即使貸款當房奴也正常。有壓力才有動力,年輕人就是要奮鬥麼。

如果你不願承受壓力,在小城市生活得也很坦然,也不必勉強自己,到大城市去打拼。其實,要承認每個個體的差異,有的人企圖心強,就是想在大城市打拼一片天地。有的人比較佛系,講求隨遇而安。這都是人生的選擇,無可厚非。就是選擇了不要後悔,也無需攀比和豔羨旁人,過好自己的小日子也挺美。

工作原因,近年來在大城市和縣級市間不停切換生活。見慣了大城市的喧囂和熱鬧,也接觸不少小城市生活很愜意的人群。無所謂好壞,只是選擇而已。人生苦短,機緣時運不同,珍惜當下吧。


金陵邵雪松


當然是在縣城,作為客居大城市的人有什麼了不起,找一份工作累死累活,昂貴的教育醫療吃飯交通等成本,那裡有在山青水秀的小縣城,在大城市能享受的吃穿住行在小縣城更優越,現在信息交通這麼發達,在大城方能有的在小縣城照樣搞的到。利餘300萬,用於子孫教育,出外旅遊何樂而不為,不要象那些死要面子活受罪去過一生。


用戶324677469084


當然選擇大城市,首先你孩子的起點就不一樣。其次就業機會,公平程度大城市都比縣城好很多,房產的保值增值大城市都要更強,交通,公共服務,醫療服務,基礎設施更不是一個檔次。就拿最簡單的出行旅遊來說,大城市想去哪裡一張機票就搞定,如果是離大城市遠的縣城你光到機場的時間就夠你折騰的了!


翁永林


如果我們只需要考慮自己是不是過得舒服,那當然是在縣城最為理想。可是,這個世界上有幾個人能夠只從自己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呢?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更加廣闊的世界,他的人生能夠擁有更加多樣的可能,那你就不得不去選擇大城市,因為這個社會是人的社會,只有在人多的地方機會才多。

具體到買房子這件事情來說,如果我們算經濟賬,在大城市買房,也不見得就比在縣城買房要糟糕。

投入400萬在大城市買一套房產,按照現在的收入,你可能需要20年以上才能夠還清房貸。而在縣城,你只要將大城市買房的首付拿出來,就可以一次性購買一套100萬的房子了,終身無房貸,很輕鬆。簡單的比一比,似乎是這樣。

然而我們拉長時間來看一下,結論可能就會有所不同。比如在5年後10年後大城市買房的人,他把房子賣了以後,或許原來投入的100萬元,已經變成了200萬元300萬元。而在縣城買房的人,100萬的房子也許只值150萬元。這個時候大城市買房的人就多了一種選擇,他可以把房子賣了,回到你所在的縣城購買兩套房。而在縣城居住的你卻沒有辦法把房子賣了,到大城市去買房,這裡面既有限購的因素,在經濟上也沒有這麼多錢。

大城市的房產總是比縣城的房產更有價值,房價上漲的速度在一個較長的週期來看也總是要比縣城更快。這是幾十年來給大家的一個經驗,也可以說是教訓。

20多年前,在我第1次考慮買房的時候,我所在的城市大約是每平方米3000元,而北京類似位置每平方米大約是8000元。現在我這裡的房子每平方米大約是2萬元,而北京當時考慮過的位置,每平方米大約是8萬元。我這裡上漲了7倍左右,而北京上漲了10倍左右,這就是差距。

更別說你在北京工作和生活所創造的個人收入上的差距了,還有孩子上大學之間的差距,就更沒辦法去比。如果你再瞭解一下大學畢業以後北京人找工作和其他地方人找工作的區別,恐怕你的感觸就會更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