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中的英国攻击型核潜艇——皇家海军核潜艇小传(八)

英国海军“特拉法尔加”号核潜艇设计上的着眼点在于静音性能,为此采用了两种主要措施:一是在艇体表面铺设消声瓦。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海军为了挽回败局,减小潜艇的损失数量,开始在部分常规动力潜艇外壳加装防声“外衣”,以减少被敌发现的概率,并将其命名为“阿里贝里奇”。

冷战中的英国攻击型核潜艇——皇家海军核潜艇小传(八)

它是由厚约30毫米、内部有直径2-5毫米圆柱形空腔的合成橡胶材料构成。“减少敌方主动声纳探测距离”是“阿里贝里奇”的主要功能。其工作机理就是在海水与船体之间产生阻抗匹配,使得声波能够进入消声瓦内,由于消声瓦材料的阻尼作用和瓦内空腔或填充物的作用,使声波波形发生变换,声能转化成热能被消耗掉,从而使返回的声波能量大大降低,达到减少主动声纳探测距离的目的。

德国战败后,英国获得了部分“阿里贝里奇”技术,在此基础上开始发展自己的消声瓦技术。值得指出的是,起初皇家海军只认为消声瓦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敌方主动声纳发出的探测波。但随着对于这种技术的研究趋于深入,皇家海军发现消声瓦除具有吸声功能外,同时还能抑制艇体振动,隔离内部噪声向艇外辐射,降低本艇自噪声,改善本艇声纳的工作条件,使本艇声纳作用距离获得较大的提高。

英国海军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曾在“勇士”级的“丘吉尔”号上进行过消声瓦的敷设试验,此后在“敏捷”级的“壮丽”号和“君权”号改装期间也都敷设了消声瓦,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消声瓦的粘贴和脱落问题一直困扰着英国海军,其潜艇在出海归来时消声瓦往往都会脱落大半,这使这项技术的应用受到了阻碍,直到缠绕敷设消声瓦的技术被认为能够解决问题后,皇家海军才决定在新建造的攻击型核潜艇上全面推广这项技术,“特拉法尔加”号遂成为首艘在建造伊始便决定敷设消声瓦的量产型攻击潜艇。

冷战中的英国攻击型核潜艇——皇家海军核潜艇小传(八)

除了敷设消声瓦外,浮筏减振技术是“特拉法尔加”号为了消音而采用的另外一个措施——-即将压水堆装置和汽轮机固定在一个平台上,通过减振装置与艇壳体相连,因此主机噪声小。不过,浮筏减振技术的采用也造成了一个负面效应,那就是占据空间大,形成了较“粗的艇艉,排水量也随之增大了——-“特拉法尔加”号的水下排水量达到了5208吨。

令人感兴趣的是,“特拉法尔加”级分三批建造了7艘,首批为“特拉法尔加号”一艘,第二批次三艘,第三批次亦为三艘,全部由维克斯造船工程有限公司建造。

她们分别是1980年3月8日开工,1982年12月1日下水,1984年9月7日入列服役的第二批次“骚乱”号(S87);1981年6月6日开工建造,1984年3月17日下水,1985年10月5日入列服役的第二批次“不倦”号(S88);1982年12月3日开工建造,1985年3月8日下水,1987年2月7日入列服役的第二批次“岩湾”号(S90);1985年10月28日开工建造,1986年11月3日下水,1989年1月14日入列服役的第三批次“锋利”号(S91);1986年3月13日开工建造,1988年3月15日下水,1990年3月12日入列服役的第三批次“天才”号(S92);1987年2月2日开工建造,1991年2月16日下水,1991年12月12日入列服役的第三批次“凯旋”号(S93)。

“特拉法尔加号”与第二批次三艘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二批次的三艘全部改用了泵喷射推进装置。与“快速”级首艇曾经试验性安装的泵喷射推进装置相比,第二批次三艘安装的泵喷射推进装置由于采用精密铸造技术制造的镍铝青铜铸件、导管采用了新型复合材料,耐腐蚀寿命从原来的2年增加到25年,重量减少了11吨,而且大大改善了抗冲击性能,这被皇家海军认为已经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实用化程度。“特拉法尔加”级也因此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型正式装备泵喷射推进装置的量产型核潜艇。

冷战中的英国攻击型核潜艇——皇家海军核潜艇小传(八)

至于第三批次三艘与第二批次“特拉法尔加”级之间的主要区别,则在于第三批次的PWR-1压水堆装置采用了Z型堆芯,以及一个可收缩的辅助螺旋桨。同时,出于增加改装裕度和储备浮力的原因,第三批次的三艘“特拉法尔加级”,水下排水量也进一步的增加到了5800吨。1983年至1991年10月12日,“特拉法尔加”级7艘攻击型核潜艇陆续服役,隶属英国第二潜艇中队,基地设在德文波特。

作为冷战中,皇家海军建造的最后一型攻击型核潜艇,在服役过程中,“特拉法尔加”级各艇均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改装和现代化升级。比如,1995年12月至1999年前4艘艇相继换料,换装寿命为12年的G型堆芯,续航力随之可增为30万海里以上,首艇还利用换料大修的过程,换装了与后续6艘一样的泵喷射推进装置。再比如,从1998年开始,7艘“特拉法尔加”级陆续改装了潜射多用途导弹的发射能能——-这主要是指休斯公司的潜射型战斧巡航导弹Block Ⅲ和麦道公司的潜射型“鱼叉”UGM-84B反舰导弹Block 1C型。

“特拉法尔加”号首先接受了“战术战斧”武器控制系统(TTWCS)的改装,2005年5月在美国海岸进行鱼雷管发射“战术战斧”的首次发射试验。战斧巡航导弹Block Ⅲ,地形匹配惯导系统带有GPS,射程1204公里,飞行速度0.7马赫,蜂窝形药柱或潜射弹药战斗部重347千克,1998年开始装备。UGM-84B反舰导弹Block 1C型,主动雷达寻的,射程130公里,飞行速度0.9马赫,战斗部重227千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