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把一把烂牌打活了的君王?

汪汪读史


贾谊《过秦论》有云: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其中的六世之第一世便是秦孝公,可以这样说,正是秦孝公重用商鞅,进行变法,奠定了秦国称雄称霸称霸的基础,进而一扫六合,实现大一统。



可以这样说,秦孝公继位时秦国算得上是个真真正正的烂摊子,此时的秦国国力大不如前,没有往日穆公、献公时的辉煌,秦国的状况并不乐观,国力并不强盛,军事实力更是羸弱不已,比起日后威震天下的大秦大军更是不可同日而语。秦孝公继位的时候只有21岁,年轻气盛的秦孝公广布招贤令,来寻找经世治国的贤人以图恢复秦穆公时期的荣耀。同时秦孝公先是平定的西方的祸患,斩杀了西戎王,解除了后顾之忧。后来商鞅听说了秦国正在招贤纳士,就带着自己的学说去拜访秦孝公,商鞅见到秦孝公之后,两人相谈甚欢,连续数日都不感到疲倦。在得到商鞅的理论支持之后,年富力强的秦孝公就开始了改变当时格局的商鞅变法,经过一次变法之后,秦国的国力大增,对外军事能力大大增强,对内稳定了国内的局势,增强了农业经济的生产力。在第一次变法成功之后,秦孝公大受激励,实施了第二次的大变法,这样的两次变法之后,秦国国内的老百姓安居乐业,士兵骁勇善战,一下子从即位之初的战国七雄中的弱者成为了一大霸者。


小余读史


开局一个破碗、一根打狗棍,一路打怪升级,最后统一天下,成为一代雄主。

这样的人,在中国历史上仅有三位,其他两位开局好歹还能吃得起饭,可是今天要说的这位真的端着破碗讨过饭、还被疯狗追着拿打狗棍防身。

他就是大明王朝的缔造者,朱元璋。

朱元璋开局的牌有多烂呢?三人中的另一人,这样评价他:

“朱洪武是个放牛娃出身,人倒也不蠢…最终取得了民心,得了天下。”

放牛娃出身,小时候还因为弄丢了地主家的牛,被地主老财暴打了一顿。

1343年,朱元璋15岁的时候,老家濠州爆发严重的蝗灾和瘟疫,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朱元璋的老爹、老娘、老哥,先后被瘟疫夺走生命,只剩下他和二哥相依为命。为了增大生存几率,朱元璋和二哥各奔东西、各自求生。

朱元璋走投无路,跑到濠州附近的皇觉寺当和尚。在皇觉寺里,朱元璋每天还是得忍饥挨饿、天天被老和尚欺负的命。

当了三年和尚之后,朱元璋实在无法忍受老和尚的压榨,捡了个破碗,走上乞讨之路。

别的开国之君在朱元璋这个年纪,都混到什么程度了呢?

西汉创立者刘邦,已经认识了一大帮狐朋狗友,为创业打下积淀;东汉创立者刘秀,阅尽天下兵书,只待时机一到揭竿而起;蜀汉创立者刘备,已经认识了日后十八路诸侯中的至少5路,可谓关系网杠杠滴硬…

为啥一直说老刘家呢?因为老刘家的“穷”,在古代开国之君里,很有代表意义啊!

相比之下,朱元璋是真的惨,都快18岁成年了,还在拄着打狗棒满大街要饭;称他是古往今来起点最低、手牌最烂的开国之君,估计没有人会质疑!

1352年,朱元璋投奔红巾军首领郭子兴,正式踏上反元之路,也开启了他的“开挂”之路,最终当上皇帝。

朱元璋之所以能“一路开挂”,就像评价里说的,因为他得了“民心”。通常,“民心”是最难得的东西;一旦得到,天下岂非囊中物?

洪武十八年(1385年),大明王朝发生了一件这样的案子。

话说,有一个名叫唐润山的兵油子,他的大哥小时候跟邻村一姑娘史灵芝定了娃娃亲。谁成想,唐润山的大哥还没见到姑娘长开的样子,就因病夭折。姑娘长大之后,就嫁给了洪洞县的一个农民,姚晓武,并给他生了3个孩子。

唐润山当兵回来之后,因为年岁已大、人也不咋样,就娶不到媳妇。

当时,元朝还苟活的时候,有个破规矩——哥哥死了,弟弟可以继承哥哥的媳妇。唐润山就以此为理由,强行要求史灵芝与姚晓武离婚,并且要求她孤身一人嫁给唐润山(不要3个孩子)。

姚晓武能愿意吗?俩人自然是大打出手,唐润山挨了一顿啐。

要不怎么说唐润山是个兵油子呢,打不过人家,就开始使阴损的招——跑到兵部去闹,强行要洪洞县令将史灵芝判给了唐润山。对于史灵芝的男人姚晓武,也以“滋事”为由关进大牢。

姚晓武出狱之后,开始为自己和老婆讨回公道。

最后,这件案子直接将洪洞县、兵部、刑部、皇帝全部惊动。皇帝朱元璋咨询刑尚书王峕(音shi),问他这件案子该怎么办?

王旹答曰:古往今来,大家都是这么办的,微臣看来,洪洞县令办的并无差错。

言外之意,史灵芝不过一介村妇,姚晓武只是一名村夫,而唐润山则是为大明江山立过功的军人,给这样的人“分配”一个老婆,那还不是应该的嘛!

朱元璋听了王旹的回道,大怒!但是,他还是忍住了内心的愤怒,觉得堂堂刑部尚书精通律法,绝不会提出如此违背人伦的论调。于是,朱元璋板着脸、耐着性子问道:“这是为何?”

王旹一听,皇帝竟然问他原因,那还不是表现自己的好时候?遂,放开话闸,滔滔不绝地列举先贤婚姻状况,又洋洋洒洒地细说前朝的婚姻法,最后得出一个论据:唐润山娶史灵芝,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到这时,朱元璋才明白,这帮狗官心里想的什么了!元朝的败亡一点都不冤,就凭这帮狗官,不亡了才怪!

一怒之下,朱元璋下了道圣旨:

“其史灵芝,系人伦纲常之道,乃有司之首务。故违不理,所以有司,尽行处斩。”

翻译过来就是:史灵芝这个案子,按照天理人伦、三纲五常,她都是姚晓武的妻子,有关单位没有如此判决,那就是失民心!因此,为了维护天下百姓的利益,所有参与这件案子的官员,全部砍头!

于是,从唐润山,到洪洞县令,再到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全都被判处死刑。

朱元璋如此判决史灵芝案,在民间引起极大反响,使他在老百姓里的威望更高!像史灵芝案这样的例子,在朱元璋的一生中比比皆是,对于贪官污吏,从不手软。即便是开国功臣+亲家公蓝玉,也敢将他剥皮实草,以儆效尤。

朱元璋的开局烂归烂,可他通过“民心”,终使自己得了天下,实现古往今来最强逆袭。


祗树


无疑,要论到把烂牌打活,这里需要提名——雍正皇帝。

有人可能要好奇了,为何“康乾盛世”都不包括的雍正朝,却能算作在两个盛世之下把烂牌打活的君王呢?

今人提到雍正,一般有五个印象:

1、爱卖萌;

2、得位不正;

3、残暴不仁;

4、迷恋丹药;

5、勤俭节约,讨厌贪官。

雍正继位时,虽然之前便是“康熙盛世”,但实则康熙晚年,这个盛世早已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事情要从康熙晚年,纵容官吏贪污有关。

在雍正即位之初,国库严重亏空,户部彻查时,发现有亏空二百五十万两白银。

入不敷出,对于盛世而言,实在有点名不副实。

雍正在清查亏空时,发现江南织造曹家挪用公款300万两,山西巡抚苏克济贪污450万两。

这种贪污现象,落实到地方上,还要更加严重,毕竟钱都是从百姓身上出的。

这位雍正帝一生节俭,便是源自于想要励精图治,他曾发布圣旨,告诫朝野:朕于一切器具,但取朴素适用,不尚华丽工巧。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脑洞趣味历史


我认为把最好的牌打出最烂的结果的崇祯皇帝,明本不该灭亡,明是最不该亡国而亡国的封建王朝,下面我来具体分析下

历代王朝灭亡大多数是皇权落榜,比如两汉 唐 清 只有宋明是例外,宋是武备松弛一点点被蒙古消灭了,但明朝直到灭亡皇帝依旧大权在握,兵力远超满清和农民起义军,那么明是如何被崇祯一手好牌打烂的呢?


1不会玩弄权术,不懂制衡各方势力

崇祯上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杀了魏忠贤,这直接导致满朝皆东林党,东林党失去制约,东林党只代表江南大地主阶级利益,虽然有人说杀了魏忠贤明就灭亡了,这只是事后诸葛亮,在当时看来魏忠贤杀不杀都没多大影响,只是崇祯错在不应该彻底铲除宦官集团,如果单单杀了魏忠贤在立一个自己亲信宦官那么东林党人也不会肆无忌惮,到了最后东林党人完全可以驳回崇祯命令,甚至拒不执行各种措施,

2性格多疑滥杀武将

崇祯杀了袁崇焕导致面对后金失去了优势,虽然有人说袁崇焕该杀,但非常之期当行非常手段,刘邦打天下时韩信多次让他痛心杀心但是都忍了,打了天下立马杀了韩信,崇祯也应该这样杀了袁崇焕没有人能抵御的了后金。

3性格懦弱,缺少铁腕手段

崇祯上位没多久正值小冰河期,北方寒冷,南方干旱,北方很多庄稼颗粒无收,北方农民很多暴乱,此时如果崇祯从南方运粮救济北方,农民有了吃的自然不会起义,但是东林党人自私自利面对百姓生死存亡却不肯解囊相助,崇祯也征求南方地主捐钱捐粮,遭到拒绝,崇祯没武力也没魄力,导致李自成领导农民军发动起义

李自成农民军起义了,兵力并不多只有十几万人,明境内有正规军七八十万,崇祯曾请求左良玉出兵镇压,但要求提供军饷,崇祯拿不出想着让京城百官捐款,但是百官无一人捐款,崇祯也是无可奈何,崇祯难道就不会找几个贪官抄家?真是一点皇帝权威都没有

4好谋无断,被东林党人士左右决定

一开始李自成一路往北京方向打北京,曾派人秘密给崇祯和谈,要求崇祯给自己封王,他就可以归顺朝廷,然后可以为朝廷效力攻打后金努尔哈赤,(这是当时李自成的真实想法,后来崇祯拒绝了他才被迫造反)崇祯把这事告诉了大臣,崇祯当时也有意放下内部矛盾专心攻打后金,毕竟农民军都是吃不饱肚子被逼的才造反,而后金兵强马壮是为了夺取大明江山的,孰轻孰重崇祯还是掂量的清楚的,但是这事一说就遭到东林党人士反对,崇祯竟然拗不过东林党人士,这事就不了了之了,最终李自成带领农民军一路打到北京,崇祯上吊自杀,

5迁都南京是最后一个可行方案

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完全可以迁都南京,重振军威,力图收复江山,但他却来个天子守国门君臣死社稷一鼓作气三尺白绫结束了自己性命


月影青霜


在历史上,有许多人把一把好牌给打烂了,比如崇祯皇帝,后唐庄宗李存勖。但是反过来,把一副烂牌打好了的却不怎么多,历史上只有几个人,位面之子刘秀,洪武大帝朱元璋,但是今天,我们想谈的是蜀汉昭烈帝刘备。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但是我们看一看这些雄霸一方的诸侯们,不难发现,这些风云人物很少有白手起家的,曹操和孙权都是官二代,袁绍袁术更是官五代,真正白手起家的只有刘备。

刘备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用曹操的话说就是编鞋贩履之徒。他的起点比曹操等人要低很多,所谓的宗室身份,没有给他带来多少真实好处。

刘备名气和能力,都不如曹操,又是一个常败将军,戎马生涯半生,竟然没有一块立锥之地。但是刘备依然成功了,因为他找到了一个合格的CEO诸葛亮。

刘备不是一个好的牌手,但是是一个非常好的天使投资人,他完全信任放权自己的CEO诸葛亮。

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最强大脑,他一出山,就指明了刘备集团的发展方向,一夺荆州,二打益州。有了明确的目标以后,整个刘备集团就不和以往那样如同没头的苍蝇到处乱窜,到处碰壁,开始有了主心骨,有了行动的方向。

紧接着诸葛亮在刘备的支持下也开始着手整合刘备集团的力量。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诸葛亮也遇到了阻力,在开始的时候,根本指挥不动关羽张飞。在这个时候,刘备体现出了他的价值,亲自开导这两位大将,为诸葛亮做好整合工作,打开了局面。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来说,诸葛亮就像粟裕,刘备就像我们的陈毅元帅。

在诸葛亮的整合之下,同样的班底,在刘备亲自指挥时期,连战连败的这一批人却成了不败名将。先是参与赤壁之战,然后又是席卷荆南四郡,打的曹操落花流水,随即刘备入川,成功打败刘璋,刘备夺取了西川,终于有了一块自己的地盘,为后期建立蜀汉帝国打下了基础。

再接着就是东出汉中,老将黄忠,很黄很暴力将曹军汉中部队主将夏侯渊斩首,基本确立了蜀汉帝国的版图,也使得刘备从一个小商贩成为了帝国皇帝,拥有了叫板曹操孙权这两大势力的能力。

至此,刘备的一手烂牌终于被打成了好牌!


历史评说


这样的高手多了去了。

1.刘邦,一个无赖面对强秦和霸王项羽硬生生地砸开一条路 成功登顶。

难度系数:****

2.朱元璋

开局一个碗,最终登顶。

但说句实话,他的难度系数并不大,北方的元军主要是徐寿辉和张士诚在抵挡,他属于在后面捡装备的角色,真正的硬仗就一场——鄱阳湖大战。

难度系数:****

3.宇文泰

仅靠关中一隅之地,不仅站稳了脚跟,还灭掉了北齐统一北方,又在后继者的努力下开创了隋唐盛世。

难度系数:****

4.宇文邕

面对皇帝杀手 隐忍十二年最终翻盘,终结了弱君面对强臣的连败记录 。但宇文邕手里有一张小王——他自己的正统身份,所以我还是只给了四星。

难度系数:****

5.后金开国

虽然很多人不喜欢清朝,但是不得不承认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父子兄弟真的是把一把烂牌玩到了极致。

5.新中国建国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时基本上和西夏差不多,而他面对的对手比北宋强多了,愣是在他们父子三人的努力下一步步站稳脚跟杀进关内,统一全国,创造了大一统时期最强大的朝代。

难度系数:******


沉小渣


历史上不乏把一手好牌打烂的君王,比如隋炀帝、唐玄宗等等,但是却很少有把一手烂牌打活的君王。

从亡国到建国

汉光武帝刘秀是位面之子,他本来是没有机会当上皇帝的,最多是个亲王。但是王莽篡权建立新朝,颁布的法律光怪陆离不适应当时的历史环境给了刘秀光复大汉最好的机会。

王莽末年,天下已经乱成一锅粥了,很多有能力的人都起兵造反,当时比较厉害的绿林军更是选出了比较软弱的刘玄当了更始帝。刘秀也投身绿林,赢下了著名的昆阳之战,就是陨石流星都过来帮忙了。刘玄对刘秀起了杀心,刘秀以平山东起义军为名,逃离了是非之地。到了东方之后,刘秀开始拉拢地方势力,招揽人才,打败并收编了铜马军,便宣布称帝。称帝之后南征北战四面出战势如破竹。最后拿下成都之后,刘秀统一了天下。

相当于刘秀再一次统一了全国,但作为刘家子弟,也为了正统的传承减少阻力,依然定国号为汉,但是刘秀已经是开国式的君王了。一手烂牌在他手里打的行云流水。

在他统治之下,经过12年的统一战争,灭亡河北、关东、陇右、西蜀的割据势力,结束了农民战争、军阀割据和地方割据局面;平定叛乱之后励精图治。政治上,改革官制,整治官风吏治,精简结构,优待功臣;经济上,休养生息,恢复发展经济;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开创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汉武中兴时代。


不务斋


说到将一手烂牌打好的皇帝,是真的少之又少,汉宣帝刘询就算一个。

为什么说汉宣帝刘询打好了一手烂牌呢,接下来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汉宣帝刘询刚刚登上皇位的时候,可谓是内忧外患。内有权臣霍光当权,这主可是废过一位皇帝的狠人。外有帝国内部各种矛盾突出,虽然前面汉武帝刘彻常年的开疆拓土,将汉朝推至巅峰,但是巅峰过后,却是满目疮痍危机四伏的帝国。



汉武帝之后的汉昭帝在位13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汉武帝时期遗留下来的各种社会矛盾,但汉宣帝面对的挑战依旧很大。

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汉宣帝并没有任何根基,因为是戾太子刘据的孙子特殊身份,所以汉宣帝从小在狱中长大。还被取名为刘病己,等到成为皇帝的时候才改名为刘洵。而霍光能选他为新皇帝,就有一部分原因在于他毫无根基,很好控制。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汉宣帝刘询是汉废帝刘贺那样的人,甚至只是露出一些权力欲望的话,那么肯定还是会被霍光给废了的。 但汉宣帝很聪明,面对霍光的时候虽然如芒刺背,但并没有表达出忌惮的意思,反而一直伪装的很好。在霍光掌权的既定事实下,并没有露出任何抱怨之情,反而是承认这个事实,事事依仗重用霍光,这样一来最起码保住了自己的帝位。

最后汉宣帝靠着年轻的优势,耗死年老的霍光,并且掌握大权,得以实施自己的抱负。



事实证明汉宣帝不只是心机深沉并且善于隐忍,他在治国上面也是很有作为。对内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还重视吏治,并且选贤任能,可谓是能人辈出,形成“麒麟阁十一功臣”。对外上面,本始二年匈奴呼韩邪单于率众来朝称臣,可以说将汉武帝时代对匈奴的用兵暂时划上一个圆满句号。而且汉宣帝在汉武帝开拓西域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立西域都护府,等于是正式将西域纳入大汉版图。


汉宣帝统治时期可以说是汉朝最为强大的时期,不只是恢复了汉武帝时期对外连年用兵所造成的各种后遗症,更是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到前所未有的地步,因此史称“孝宣中兴”。


李好说历史


历史上把一把烂牌打活了的君王有很多,有人说是朱元璋,有人说是刘邦,有人说是汉宣帝,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过我觉得成吉思汗铁木真是拿了一把最烂的牌,却打出最精彩的辉煌。

铁木真,尊号成吉思汗,是世界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最烂的牌到底有多烂

铁木真的父亲也速该是乞颜部的酋长,按道理说他一出生就是含着金钥匙的。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在铁木真十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被塔塔儿人毒死了,然后铁木真的家人就以前尊于他们的各个部落给抛弃了,连他们的部落乞颜部也抛弃他们而去。

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草原上的生存环境很差,只有跟着最强的人才能生存下去。而去草原的规则就是人与人之间没有忠诚,只有生存的利益。

所以在这个丛林法则的世界中,铁木真的一家面临的不仅是生存的问题,还有他父亲以前的敌人的袭击。

可想而知,铁木真的这手牌到底有多烂了吧。朱元璋以前至少没有强大的敌人会随时要了他的命,而且中原的生存法则大大好于草原。

最后,所有以前臣服于他父亲的部落都离开了,连自己的部落也因为也速该以死亡,无法继续带领他们狩猎和进行掠夺而离开他们。这时候的铁木真除了他母亲、五个弟弟、一个妹妹和也速该的小老婆就再也没有别的人了,这个阵容不是弱女子就是小孩子,咋一看似乎无法在这个险恶的草原上活下去。

你以为铁木真所遇到的仅仅是生存环境的恶劣吗?还有更加险恶的事情就是曾经抛弃他们的泰赤乌部酋长塔里忽台的追杀和迫害。

塔里忽台因为曾经抛弃铁木真的家族,因此和铁木真有仇恨。所以一听到铁木真一家还没有死于饥饿的事情,就派骑兵来捉拿铁木真。铁木真由于年少,因此不敌被囚禁在泰赤乌族,塔里忽台并没有立刻杀死他,而是把铁木真囚禁起来,给他戴上枷锁,每次宴会的时候都把铁木真拿来展览,羞辱铁木真。

后来铁木真在赤老温的帮助下,逃离塔里忽台的地盘,终于和母亲一家团聚。参见元史:

烈祖崩,太祖方十三岁,塔而忽台兄弟强盛,太祖部众多叛从泰亦赤兀。札木合赤归之。于是塔而忽台遂与太祖相仇。塔而忽台性很毒,人称之曰开勒而秃克。太祖尝为所获,枷太祖项,一老枢怜之,为梳发,以毡裹其项。既而,太祖逸去,遇速而图斯人锁而干失剌救之,事具《赤老温传》。

在铁木真18岁的时候,他好不容易有了一个自己的小“古列延”。这时候蔑儿乞人的骑兵洗劫了他的小古列延,并抢走了他的老婆。

好不容易聚成的一点小家底,转眼间又是昙花一现了。但是这时候的铁木真由于经历过了太多的磨砺,已经变得坚强冷静。铁木真联合父亲以前的安达克烈部的脱斡邻勒和札答阑部落酋长扎木合一起击败了蔑儿乞人,并夺回已经被掳走半年多的老婆。

打活的牌有多好

1.十三翼之战,铁木真不胜而胜,实力突飞猛进。

铁木真在打败了蔑儿乞人后,建立了一个小型的汗廷,自称成吉思汗。在铁木真称汗的一个月后,扎木合集结十三个部落的三万多人马向铁木真发起进攻,铁木真由于只有五千多人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兵败。但是后来由于扎木合残杀自己的蒙古族俘虏而引起部下的不满,这些部下归附铁木真,增加了铁木真的实力。

2.统一蒙古各部落

随着铁木真势力的日益强大,铁木真开启了开挂之路。铁木真先是击败了主儿乞部,然后在1202年的阔亦田之战中,击败了扎木合的联军,随后,铁木真攻灭塔塔儿部和泰赤乌部,自此铁木真获得了统一蒙古族各部的主动权。

公元1203年,铁木真进攻安达克烈部,脱斡邻勒不敌铁木真被迫逃走,随后铁木真有开始进攻乃蛮部,并于1204年彻底征服了这些部落,至此蒙古草原上再也没有一股势力能跟铁木真对抗,他统一了蒙古草原上的各个部落,建立蒙古国,被诸王和群臣尊称成吉思汗。

所以成吉思汗铁木真才是把一手最烂的牌打出最好的精彩的。


历史应该有趣


要说历史上把一把好牌打烂的君主倒是一说一大堆,但是把一把烂牌打活了的君主,确实是屈指可数,我今天就说一个距离我们最近的康熙皇帝吧。


一、童年称帝

康熙皇帝,原名爱新觉罗·玄烨,出生于1654年,年仅8岁(1661年)之时,他的父亲顺治皇帝福临就因为天花病逝,享年24岁。因为年纪尚小,在位时也没有想过立太子之事,如今突然病重,又害怕天花遗传,就听从一个外国人汤若望的建议,立已经得过天花对天花有免疫力的玄烨为太子。


顺治去世后,康熙在辅政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的辅助下当上皇帝。所谓辅政大臣,就是一个极度危险的存在。纵观历史上多少辅政大臣都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或者直接取而代之,最明显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者乃三国曹操。

直接取而代之的比如唐朝时期武则天,一开始就是立李旦为傀儡皇帝,当了六年傀儡皇帝之后自己取而代之。

由此可见,作为8岁的孩子,完全没有这个能力与几位辅政大臣抗衡,至少康熙之前的历史基本如此。也就是说康熙的江山很可能迅速易主,康熙到时候一个小屁孩也会被驱逐收拾,后果不堪设想。

更糟糕的是,年仅10岁之时,康熙的母亲又去世,此后康熙可谓孤立无援。几位辅政大臣势力逐渐增大,尤其鳌拜更是目中无人,对康熙一点没有君臣之礼。

康熙14岁之时,首要辅政大臣索尼病逝,康熙开始亲政,但是实权依旧不在自己手上,此时的鳌拜正在虎视眈眈,不久则把苏克萨哈陷害致死,剩下鳌拜与遏必隆两人狼狈为奸。

康熙处境更加糟糕,距离被夺权只有一步之遥,稍有不慎,则可能江山易主,14岁的康熙表现出与年纪不符的聪明才智,他在一次游戏中突然将鳌拜绑起来,,随后叫朝中大臣罗列鳌拜罪状,共计三十余条,遂将鳌拜治罪。但是康熙网开一面没有杀死鳌拜,只将其党羽一网打尽。

可以说这个时候的康熙,已经表现出常人所不能及的治国谋略,尤其鳌拜一事,康熙不仅处理鳌拜杀一儆百,又网开一面让人信服,可谓手段不得不叫人称赞。


二、少年平叛

1673年,年仅19岁的康熙又面临人生的一次重大考验,就是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发动的三藩之乱,当时叛军迅速拿下云贵川大多数城池,还有江浙地带也岌岌可危,康熙要是坐视不管,必将灭国。

诸如这种叛乱,别说是刚刚起步的清朝,就是繁荣昌盛的唐朝也经不起一个安史之乱,要是康熙没有足够聪明才智,绝对斗不过老谋深算的吴三桂等人。

可是康熙与李隆基不能同日而语,康熙就是明智,在吴三桂策划王辅臣谋反之后,康熙深知王辅臣的厉害之处,加大火力军队主要针对王辅臣进行打击,坚决不让他与吴军汇合。


王辅臣战事迅猛,先后攻克秦州、兰州、汉中,又坐守平凉,让清军闻风丧胆,康熙几次派大臣董额前往平叛,可是这个家伙也是一个坑货,听到王辅臣名号就吓得不敢进军。

要是敌军势力迅猛,我军战将颓靡,这样的战争必然失败,可是康熙就不一样,他对地理、历史各方面十分了解,他知道秦州重要性,还知道汉中乃通平凉要道,平凉之外的固原更是平凉的粮食补给站。

于是康熙不仅迅速换了战将,让图海上阵,还制定新的作战计划,让清军分几部分前往,攻克秦州、兰州、汉中,以绝王辅臣后路,防止他与吴军汇合,再主攻平凉,阻断固原粮食补给,这样一来,王辅臣无粮无援,只能束手就擒。

所谓打蛇打七寸,将最主要势力阻断,其余的势力就很容易解决,最终康熙彻底平定三藩之乱,防止江山易主。


三、开疆拓土

有了以上几件事情的锻炼,康熙已经彻底成熟,后来就是不断开疆拓土,三次亲征葛尔丹,将其占为己有,还有与沙俄外来入侵者坚决抗争,最终让沙俄只能束手就擒。

面对外来入侵者,晚期的清朝就是最明显的反面教材,割地赔款,可是康熙从来没有如此,难道说康熙时期的军队特别勇猛,其实非也,上边也分析过,大多将士一样贪生怕死,可是君主贤明,决策准确,怎么会导致国破家亡呢?

康熙的一生,毫无疑问是将一手烂牌打活的典型代表,内忧外患,加上自己年纪资历都不占优势,却能逆天命而为,创造出如此大的成绩,难道不值得后人歌颂?


结语

作为领导者,不要总怪下属能力不够,主要决策权在自己手上,下属主要还是配合执行,要是你的决策本身就有问题,或者自己对决策根本没有主见,你还奢望治理好这个公司,怎么可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