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把一把爛牌打活了的君王?

汪汪讀史


賈誼《過秦論》有云: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其中的六世之第一世便是秦孝公,可以這樣說,正是秦孝公重用商鞅,進行變法,奠定了秦國稱雄稱霸稱霸的基礎,進而一掃六合,實現大一統。



可以這樣說,秦孝公繼位時秦國算得上是個真真正正的爛攤子,此時的秦國國力大不如前,沒有往日穆公、獻公時的輝煌,秦國的狀況並不樂觀,國力並不強盛,軍事實力更是羸弱不已,比起日後威震天下的大秦大軍更是不可同日而語。秦孝公繼位的時候只有21歲,年輕氣盛的秦孝公廣佈招賢令,來尋找經世治國的賢人以圖恢復秦穆公時期的榮耀。同時秦孝公先是平定的西方的禍患,斬殺了西戎王,解除了後顧之憂。後來商鞅聽說了秦國正在招賢納士,就帶著自己的學說去拜訪秦孝公,商鞅見到秦孝公之後,兩人相談甚歡,連續數日都不感到疲倦。在得到商鞅的理論支持之後,年富力強的秦孝公就開始了改變當時格局的商鞅變法,經過一次變法之後,秦國的國力大增,對外軍事能力大大增強,對內穩定了國內的局勢,增強了農業經濟的生產力。在第一次變法成功之後,秦孝公大受激勵,實施了第二次的大變法,這樣的兩次變法之後,秦國國內的老百姓安居樂業,士兵驍勇善戰,一下子從即位之初的戰國七雄中的弱者成為了一大霸者。


小余讀史


開局一個破碗、一根打狗棍,一路打怪升級,最後統一天下,成為一代雄主。

這樣的人,在中國歷史上僅有三位,其他兩位開局好歹還能吃得起飯,可是今天要說的這位真的端著破碗討過飯、還被瘋狗追著拿打狗棍防身。

他就是大明王朝的締造者,朱元璋。

朱元璋開局的牌有多爛呢?三人中的另一人,這樣評價他:

“朱洪武是個放牛娃出身,人倒也不蠢…最終取得了民心,得了天下。”

放牛娃出身,小時候還因為弄丟了地主家的牛,被地主老財暴打了一頓。

1343年,朱元璋15歲的時候,老家濠州爆發嚴重的蝗災和瘟疫,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朱元璋的老爹、老孃、老哥,先後被瘟疫奪走生命,只剩下他和二哥相依為命。為了增大生存幾率,朱元璋和二哥各奔東西、各自求生。

朱元璋走投無路,跑到濠州附近的皇覺寺當和尚。在皇覺寺裡,朱元璋每天還是得忍飢挨餓、天天被老和尚欺負的命。

當了三年和尚之後,朱元璋實在無法忍受老和尚的壓榨,撿了個破碗,走上乞討之路。

別的開國之君在朱元璋這個年紀,都混到什麼程度了呢?

西漢創立者劉邦,已經認識了一大幫狐朋狗友,為創業打下積澱;東漢創立者劉秀,閱盡天下兵書,只待時機一到揭竿而起;蜀漢創立者劉備,已經認識了日後十八路諸侯中的至少5路,可謂關係網槓槓滴硬…

為啥一直說老劉家呢?因為老劉家的“窮”,在古代開國之君裡,很有代表意義啊!

相比之下,朱元璋是真的慘,都快18歲成年了,還在拄著打狗棒滿大街要飯;稱他是古往今來起點最低、手牌最爛的開國之君,估計沒有人會質疑!

1352年,朱元璋投奔紅巾軍首領郭子興,正式踏上反元之路,也開啟了他的“開掛”之路,最終當上皇帝。

朱元璋之所以能“一路開掛”,就像評價裡說的,因為他得了“民心”。通常,“民心”是最難得的東西;一旦得到,天下豈非囊中物?

洪武十八年(1385年),大明王朝發生了一件這樣的案子。

話說,有一個名叫唐潤山的兵油子,他的大哥小時候跟鄰村一姑娘史靈芝定了娃娃親。誰成想,唐潤山的大哥還沒見到姑娘長開的樣子,就因病夭折。姑娘長大之後,就嫁給了洪洞縣的一個農民,姚曉武,並給他生了3個孩子。

唐潤山當兵回來之後,因為年歲已大、人也不咋樣,就娶不到媳婦。

當時,元朝還苟活的時候,有個破規矩——哥哥死了,弟弟可以繼承哥哥的媳婦。唐潤山就以此為理由,強行要求史靈芝與姚曉武離婚,並且要求她孤身一人嫁給唐潤山(不要3個孩子)。

姚曉武能願意嗎?倆人自然是大打出手,唐潤山捱了一頓啐。

要不怎麼說唐潤山是個兵油子呢,打不過人家,就開始使陰損的招——跑到兵部去鬧,強行要洪洞縣令將史靈芝判給了唐潤山。對於史靈芝的男人姚曉武,也以“滋事”為由關進大牢。

姚曉武出獄之後,開始為自己和老婆討回公道。

最後,這件案子直接將洪洞縣、兵部、刑部、皇帝全部驚動。皇帝朱元璋諮詢刑尚書王峕(音shi),問他這件案子該怎麼辦?

王旹答曰:古往今來,大家都是這麼辦的,微臣看來,洪洞縣令辦的並無差錯。

言外之意,史靈芝不過一介村婦,姚曉武只是一名村夫,而唐潤山則是為大明江山立過功的軍人,給這樣的人“分配”一個老婆,那還不是應該的嘛!

朱元璋聽了王旹的回道,大怒!但是,他還是忍住了內心的憤怒,覺得堂堂刑部尚書精通律法,絕不會提出如此違揹人倫的論調。於是,朱元璋板著臉、耐著性子問道:“這是為何?”

王旹一聽,皇帝竟然問他原因,那還不是表現自己的好時候?遂,放開話閘,滔滔不絕地列舉先賢婚姻狀況,又洋洋灑灑地細說前朝的婚姻法,最後得出一個論據:唐潤山娶史靈芝,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到這時,朱元璋才明白,這幫狗官心裡想的什麼了!元朝的敗亡一點都不冤,就憑這幫狗官,不亡了才怪!

一怒之下,朱元璋下了道聖旨:

“其史靈芝,系人倫綱常之道,乃有司之首務。故違不理,所以有司,盡行處斬。”

翻譯過來就是:史靈芝這個案子,按照天理人倫、三綱五常,她都是姚曉武的妻子,有關單位沒有如此判決,那就是失民心!因此,為了維護天下百姓的利益,所有參與這件案子的官員,全部砍頭!

於是,從唐潤山,到洪洞縣令,再到兵部尚書、刑部尚書,全都被判處死刑。

朱元璋如此判決史靈芝案,在民間引起極大反響,使他在老百姓裡的威望更高!像史靈芝案這樣的例子,在朱元璋的一生中比比皆是,對於貪官汙吏,從不手軟。即便是開國功臣+親家公藍玉,也敢將他剝皮實草,以儆效尤。

朱元璋的開局爛歸爛,可他通過“民心”,終使自己得了天下,實現古往今來最強逆襲。


祗樹


無疑,要論到把爛牌打活,這裡需要提名——雍正皇帝。

有人可能要好奇了,為何“康乾盛世”都不包括的雍正朝,卻能算作在兩個盛世之下把爛牌打活的君王呢?

今人提到雍正,一般有五個印象:

1、愛賣萌;

2、得位不正;

3、殘暴不仁;

4、迷戀丹藥;

5、勤儉節約,討厭貪官。

雍正繼位時,雖然之前便是“康熙盛世”,但實則康熙晚年,這個盛世早已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事情要從康熙晚年,縱容官吏貪汙有關。

在雍正即位之初,國庫嚴重虧空,戶部徹查時,發現有虧空二百五十萬兩白銀。

入不敷出,對於盛世而言,實在有點名不副實。

雍正在清查虧空時,發現江南織造曹家挪用公款300萬兩,山西巡撫蘇克濟貪汙450萬兩。

這種貪汙現象,落實到地方上,還要更加嚴重,畢竟錢都是從百姓身上出的。

這位雍正帝一生節儉,便是源自於想要勵精圖治,他曾發佈聖旨,告誡朝野:朕於一切器具,但取樸素適用,不尚華麗工巧。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腦洞趣味歷史


我認為把最好的牌打出最爛的結果的崇禎皇帝,明本不該滅亡,明是最不該亡國而亡國的封建王朝,下面我來具體分析下

歷代王朝滅亡大多數是皇權落榜,比如兩漢 唐 清 只有宋明是例外,宋是武備鬆弛一點點被蒙古消滅了,但明朝直到滅亡皇帝依舊大權在握,兵力遠超滿清和農民起義軍,那麼明是如何被崇禎一手好牌打爛的呢?


1不會玩弄權術,不懂制衡各方勢力

崇禎上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殺了魏忠賢,這直接導致滿朝皆東林黨,東林黨失去制約,東林黨只代表江南大地主階級利益,雖然有人說殺了魏忠賢明就滅亡了,這只是事後諸葛亮,在當時看來魏忠賢殺不殺都沒多大影響,只是崇禎錯在不應該徹底剷除宦官集團,如果單單殺了魏忠賢在立一個自己親信宦官那麼東林黨人也不會肆無忌憚,到了最後東林黨人完全可以駁回崇禎命令,甚至拒不執行各種措施,

2性格多疑濫殺武將

崇禎殺了袁崇煥導致面對後金失去了優勢,雖然有人說袁崇煥該殺,但非常之期當行非常手段,劉邦打天下時韓信多次讓他痛心殺心但是都忍了,打了天下立馬殺了韓信,崇禎也應該這樣殺了袁崇煥沒有人能抵禦的了後金。

3性格懦弱,缺少鐵腕手段

崇禎上位沒多久正值小冰河期,北方寒冷,南方乾旱,北方很多莊稼顆粒無收,北方農民很多暴亂,此時如果崇禎從南方運糧救濟北方,農民有了吃的自然不會起義,但是東林黨人自私自利面對百姓生死存亡卻不肯解囊相助,崇禎也徵求南方地主捐錢捐糧,遭到拒絕,崇禎沒武力也沒魄力,導致李自成領導農民軍發動起義

李自成農民軍起義了,兵力並不多隻有十幾萬人,明境內有正規軍七八十萬,崇禎曾請求左良玉出兵鎮壓,但要求提供軍餉,崇禎拿不出想著讓京城百官捐款,但是百官無一人捐款,崇禎也是無可奈何,崇禎難道就不會找幾個貪官抄家?真是一點皇帝權威都沒有

4好謀無斷,被東林黨人士左右決定

一開始李自成一路往北京方向打北京,曾派人秘密給崇禎和談,要求崇禎給自己封王,他就可以歸順朝廷,然後可以為朝廷效力攻打後金努爾哈赤,(這是當時李自成的真實想法,後來崇禎拒絕了他才被迫造反)崇禎把這事告訴了大臣,崇禎當時也有意放下內部矛盾專心攻打後金,畢竟農民軍都是吃不飽肚子被逼的才造反,而後金兵強馬壯是為了奪取大明江山的,孰輕孰重崇禎還是掂量的清楚的,但是這事一說就遭到東林黨人士反對,崇禎竟然拗不過東林黨人士,這事就不了了之了,最終李自成帶領農民軍一路打到北京,崇禎上吊自殺,

5遷都南京是最後一個可行方案

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完全可以遷都南京,重振軍威,力圖收復江山,但他卻來個天子守國門君臣死社稷一鼓作氣三尺白綾結束了自己性命


月影青霜


在歷史上,有許多人把一把好牌給打爛了,比如崇禎皇帝,後唐莊宗李存勖。但是反過來,把一副爛牌打好了的卻不怎麼多,歷史上只有幾個人,位面之子劉秀,洪武大帝朱元璋,但是今天,我們想談的是蜀漢昭烈帝劉備。

三國時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但是我們看一看這些雄霸一方的諸侯們,不難發現,這些風雲人物很少有白手起家的,曹操和孫權都是官二代,袁紹袁術更是官五代,真正白手起家的只有劉備。

劉備就是一個普通老百姓,用曹操的話說就是編鞋販履之徒。他的起點比曹操等人要低很多,所謂的宗室身份,沒有給他帶來多少真實好處。

劉備名氣和能力,都不如曹操,又是一個常敗將軍,戎馬生涯半生,竟然沒有一塊立錐之地。但是劉備依然成功了,因為他找到了一個合格的CEO諸葛亮。

劉備不是一個好的牌手,但是是一個非常好的天使投資人,他完全信任放權自己的CEO諸葛亮。

諸葛亮作為三國時期最強大腦,他一出山,就指明瞭劉備集團的發展方向,一奪荊州,二打益州。有了明確的目標以後,整個劉備集團就不和以往那樣如同沒頭的蒼蠅到處亂竄,到處碰壁,開始有了主心骨,有了行動的方向。

緊接著諸葛亮在劉備的支持下也開始著手整合劉備集團的力量。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諸葛亮也遇到了阻力,在開始的時候,根本指揮不動關羽張飛。在這個時候,劉備體現出了他的價值,親自開導這兩位大將,為諸葛亮做好整合工作,打開了局面。打個不恰當的比喻來說,諸葛亮就像粟裕,劉備就像我們的陳毅元帥。

在諸葛亮的整合之下,同樣的班底,在劉備親自指揮時期,連戰連敗的這一批人卻成了不敗名將。先是參與赤壁之戰,然後又是席捲荊南四郡,打的曹操落花流水,隨即劉備入川,成功打敗劉璋,劉備奪取了西川,終於有了一塊自己的地盤,為後期建立蜀漢帝國打下了基礎。

再接著就是東出漢中,老將黃忠,很黃很暴力將曹軍漢中部隊主將夏侯淵斬首,基本確立了蜀漢帝國的版圖,也使得劉備從一個小商販成為了帝國皇帝,擁有了叫板曹操孫權這兩大勢力的能力。

至此,劉備的一手爛牌終於被打成了好牌!


歷史評說


這樣的高手多了去了。

1.劉邦,一個無賴面對強秦和霸王項羽硬生生地砸開一條路 成功登頂。

難度係數:****

2.朱元璋

開局一個碗,最終登頂。

但說句實話,他的難度係數並不大,北方的元軍主要是徐壽輝和張士誠在抵擋,他屬於在後面撿裝備的角色,真正的硬仗就一場——鄱陽湖大戰。

難度係數:****

3.宇文泰

僅靠關中一隅之地,不僅站穩了腳跟,還滅掉了北齊統一北方,又在後繼者的努力下開創了隋唐盛世。

難度係數:****

4.宇文邕

面對皇帝殺手 隱忍十二年最終翻盤,終結了弱君面對強臣的連敗記錄 。但宇文邕手裡有一張小王——他自己的正統身份,所以我還是隻給了四星。

難度係數:****

5.後金開國

雖然很多人不喜歡清朝,但是不得不承認努爾哈赤皇太極多爾袞父子兄弟真的是把一把爛牌玩到了極致。

5.新中國建國

努爾哈赤統一女真時基本上和西夏差不多,而他面對的對手比北宋強多了,愣是在他們父子三人的努力下一步步站穩腳跟殺進關內,統一全國,創造了大一統時期最強大的朝代。

難度係數:******


沉小渣


歷史上不乏把一手好牌打爛的君王,比如隋煬帝、唐玄宗等等,但是卻很少有把一手爛牌打活的君王。

從亡國到建國

漢光武帝劉秀是位面之子,他本來是沒有機會當上皇帝的,最多是個親王。但是王莽篡權建立新朝,頒佈的法律光怪陸離不適應當時的歷史環境給了劉秀光復大漢最好的機會。

王莽末年,天下已經亂成一鍋粥了,很多有能力的人都起兵造反,當時比較厲害的綠林軍更是選出了比較軟弱的劉玄當了更始帝。劉秀也投身綠林,贏下了著名的昆陽之戰,就是隕石流星都過來幫忙了。劉玄對劉秀起了殺心,劉秀以平山東起義軍為名,逃離了是非之地。到了東方之後,劉秀開始拉攏地方勢力,招攬人才,打敗並收編了銅馬軍,便宣佈稱帝。稱帝之後南征北戰四面出戰勢如破竹。最後拿下成都之後,劉秀統一了天下。

相當於劉秀再一次統一了全國,但作為劉家子弟,也為了正統的傳承減少阻力,依然定國號為漢,但是劉秀已經是開國式的君王了。一手爛牌在他手裡打的行雲流水。

在他統治之下,經過12年的統一戰爭,滅亡河北、關東、隴右、西蜀的割據勢力,結束了農民戰爭、軍閥割據和地方割據局面;平定叛亂之後勵精圖治。政治上,改革官制,整治官風吏治,精簡結構,優待功臣;經濟上,休養生息,恢復發展經濟;文化上,大興儒學、推崇氣節,開創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的漢武中興時代。


不務齋


說到將一手爛牌打好的皇帝,是真的少之又少,漢宣帝劉詢就算一個。

為什麼說漢宣帝劉詢打好了一手爛牌呢,接下來宋安之來具體說說。 漢宣帝劉詢剛剛登上皇位的時候,可謂是內憂外患。內有權臣霍光當權,這主可是廢過一位皇帝的狠人。外有帝國內部各種矛盾突出,雖然前面漢武帝劉徹常年的開疆拓土,將漢朝推至巔峰,但是巔峰過後,卻是滿目瘡痍危機四伏的帝國。



漢武帝之後的漢昭帝在位13年,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漢武帝時期遺留下來的各種社會矛盾,但漢宣帝面對的挑戰依舊很大。

而且更為關鍵的是漢宣帝並沒有任何根基,因為是戾太子劉據的孫子特殊身份,所以漢宣帝從小在獄中長大。還被取名為劉病己,等到成為皇帝的時候才改名為劉洵。而霍光能選他為新皇帝,就有一部分原因在於他毫無根基,很好控制。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漢宣帝劉詢是漢廢帝劉賀那樣的人,甚至只是露出一些權力慾望的話,那麼肯定還是會被霍光給廢了的。 但漢宣帝很聰明,面對霍光的時候雖然如芒刺背,但並沒有表達出忌憚的意思,反而一直偽裝的很好。在霍光掌權的既定事實下,並沒有露出任何抱怨之情,反而是承認這個事實,事事依仗重用霍光,這樣一來最起碼保住了自己的帝位。

最後漢宣帝靠著年輕的優勢,耗死年老的霍光,並且掌握大權,得以實施自己的抱負。



事實證明漢宣帝不只是心機深沉並且善於隱忍,他在治國上面也是很有作為。對內是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還重視吏治,並且選賢任能,可謂是能人輩出,形成“麒麟閣十一功臣”。對外上面,本始二年匈奴呼韓邪單于率眾來朝稱臣,可以說將漢武帝時代對匈奴的用兵暫時劃上一個圓滿句號。而且漢宣帝在漢武帝開拓西域的基礎上,進一步設立西域都護府,等於是正式將西域納入大漢版圖。


漢宣帝統治時期可以說是漢朝最為強大的時期,不只是恢復了漢武帝時期對外連年用兵所造成的各種後遺症,更是政治清明,國力強盛到前所未有的地步,因此史稱“孝宣中興”。


李好說歷史


歷史上把一把爛牌打活了的君王有很多,有人說是朱元璋,有人說是劉邦,有人說是漢宣帝,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不過我覺得成吉思汗鐵木真是拿了一把最爛的牌,卻打出最精彩的輝煌。

鐵木真,尊號成吉思汗,是世界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最爛的牌到底有多爛

鐵木真的父親也速該是乞顏部的酋長,按道理說他一出生就是含著金鑰匙的。但是天有不測風雲,在鐵木真十歲的時候,他的父親被塔塔兒人毒死了,然後鐵木真的家人就以前尊於他們的各個部落給拋棄了,連他們的部落乞顏部也拋棄他們而去。

其實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草原上的生存環境很差,只有跟著最強的人才能生存下去。而去草原的規則就是人與人之間沒有忠誠,只有生存的利益。

所以在這個叢林法則的世界中,鐵木真的一家面臨的不僅是生存的問題,還有他父親以前的敵人的襲擊。

可想而知,鐵木真的這手牌到底有多爛了吧。朱元璋以前至少沒有強大的敵人會隨時要了他的命,而且中原的生存法則大大好於草原。

最後,所有以前臣服於他父親的部落都離開了,連自己的部落也因為也速該以死亡,無法繼續帶領他們狩獵和進行掠奪而離開他們。這時候的鐵木真除了他母親、五個弟弟、一個妹妹和也速該的小老婆就再也沒有別的人了,這個陣容不是弱女子就是小孩子,咋一看似乎無法在這個險惡的草原上活下去。

你以為鐵木真所遇到的僅僅是生存環境的惡劣嗎?還有更加險惡的事情就是曾經拋棄他們的泰赤烏部酋長塔裡忽臺的追殺和迫害。

塔裡忽臺因為曾經拋棄鐵木真的家族,因此和鐵木真有仇恨。所以一聽到鐵木真一家還沒有死於飢餓的事情,就派騎兵來捉拿鐵木真。鐵木真由於年少,因此不敵被囚禁在泰赤烏族,塔裡忽臺並沒有立刻殺死他,而是把鐵木真囚禁起來,給他戴上枷鎖,每次宴會的時候都把鐵木真拿來展覽,羞辱鐵木真。

後來鐵木真在赤老溫的幫助下,逃離塔裡忽臺的地盤,終於和母親一家團聚。參見元史:

烈祖崩,太祖方十三歲,塔而忽臺兄弟強盛,太祖部眾多叛從泰亦赤兀。札木合赤歸之。於是塔而忽臺遂與太祖相仇。塔而忽臺性很毒,人稱之曰開勒而禿克。太祖嘗為所獲,枷太祖項,一老樞憐之,為梳髮,以氈裹其項。既而,太祖逸去,遇速而圖斯人鎖而幹失剌救之,事具《赤老溫傳》。

在鐵木真18歲的時候,他好不容易有了一個自己的小“古列延”。這時候蔑兒乞人的騎兵洗劫了他的小古列延,並搶走了他的老婆。

好不容易聚成的一點小家底,轉眼間又是曇花一現了。但是這時候的鐵木真由於經歷過了太多的磨礪,已經變得堅強冷靜。鐵木真聯合父親以前的安達克烈部的脫斡鄰勒和札答闌部落酋長扎木合一起擊敗了蔑兒乞人,並奪回已經被擄走半年多的老婆。

打活的牌有多好

1.十三翼之戰,鐵木真不勝而勝,實力突飛猛進。

鐵木真在打敗了蔑兒乞人後,建立了一個小型的汗廷,自稱成吉思汗。在鐵木真稱汗的一個月後,扎木合集結十三個部落的三萬多人馬向鐵木真發起進攻,鐵木真由於只有五千多人馬,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兵敗。但是後來由於扎木合殘殺自己的蒙古族俘虜而引起部下的不滿,這些部下歸附鐵木真,增加了鐵木真的實力。

2.統一蒙古各部落

隨著鐵木真勢力的日益強大,鐵木真開啟了開掛之路。鐵木真先是擊敗了主兒乞部,然後在1202年的闊亦田之戰中,擊敗了扎木合的聯軍,隨後,鐵木真攻滅塔塔兒部和泰赤烏部,自此鐵木真獲得了統一蒙古族各部的主動權。

公元1203年,鐵木真進攻安達克烈部,脫斡鄰勒不敵鐵木真被迫逃走,隨後鐵木真有開始進攻乃蠻部,並於1204年徹底征服了這些部落,至此蒙古草原上再也沒有一股勢力能跟鐵木真對抗,他統一了蒙古草原上的各個部落,建立蒙古國,被諸王和群臣尊稱成吉思汗。

所以成吉思汗鐵木真才是把一手最爛的牌打出最好的精彩的。


歷史應該有趣


要說歷史上把一把好牌打爛的君主倒是一說一大堆,但是把一把爛牌打活了的君主,確實是屈指可數,我今天就說一個距離我們最近的康熙皇帝吧。


一、童年稱帝

康熙皇帝,原名愛新覺羅·玄燁,出生於1654年,年僅8歲(1661年)之時,他的父親順治皇帝福臨就因為天花病逝,享年24歲。因為年紀尚小,在位時也沒有想過立太子之事,如今突然病重,又害怕天花遺傳,就聽從一個外國人湯若望的建議,立已經得過天花對天花有免疫力的玄燁為太子。


順治去世後,康熙在輔政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的輔助下當上皇帝。所謂輔政大臣,就是一個極度危險的存在。縱觀歷史上多少輔政大臣都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或者直接取而代之,最明顯的挾天子以令諸侯者乃三國曹操。

直接取而代之的比如唐朝時期武則天,一開始就是立李旦為傀儡皇帝,當了六年傀儡皇帝之後自己取而代之。

由此可見,作為8歲的孩子,完全沒有這個能力與幾位輔政大臣抗衡,至少康熙之前的歷史基本如此。也就是說康熙的江山很可能迅速易主,康熙到時候一個小屁孩也會被驅逐收拾,後果不堪設想。

更糟糕的是,年僅10歲之時,康熙的母親又去世,此後康熙可謂孤立無援。幾位輔政大臣勢力逐漸增大,尤其鰲拜更是目中無人,對康熙一點沒有君臣之禮。

康熙14歲之時,首要輔政大臣索尼病逝,康熙開始親政,但是實權依舊不在自己手上,此時的鰲拜正在虎視眈眈,不久則把蘇克薩哈陷害致死,剩下鰲拜與遏必隆兩人狼狽為奸。

康熙處境更加糟糕,距離被奪權只有一步之遙,稍有不慎,則可能江山易主,14歲的康熙表現出與年紀不符的聰明才智,他在一次遊戲中突然將鰲拜綁起來,,隨後叫朝中大臣羅列鰲拜罪狀,共計三十餘條,遂將鰲拜治罪。但是康熙網開一面沒有殺死鰲拜,只將其黨羽一網打盡。

可以說這個時候的康熙,已經表現出常人所不能及的治國謀略,尤其鰲拜一事,康熙不僅處理鰲拜殺一儆百,又網開一面讓人信服,可謂手段不得不叫人稱讚。


二、少年平叛

1673年,年僅19歲的康熙又面臨人生的一次重大考驗,就是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發動的三藩之亂,當時叛軍迅速拿下雲貴川大多數城池,還有江浙地帶也岌岌可危,康熙要是坐視不管,必將滅國。

諸如這種叛亂,別說是剛剛起步的清朝,就是繁榮昌盛的唐朝也經不起一個安史之亂,要是康熙沒有足夠聰明才智,絕對鬥不過老謀深算的吳三桂等人。

可是康熙與李隆基不能同日而語,康熙就是明智,在吳三桂策劃王輔臣謀反之後,康熙深知王輔臣的厲害之處,加大火力軍隊主要針對王輔臣進行打擊,堅決不讓他與吳軍匯合。


王輔臣戰事迅猛,先後攻克秦州、蘭州、漢中,又坐守平涼,讓清軍聞風喪膽,康熙幾次派大臣董額前往平叛,可是這個傢伙也是一個坑貨,聽到王輔臣名號就嚇得不敢進軍。

要是敵軍勢力迅猛,我軍戰將頹靡,這樣的戰爭必然失敗,可是康熙就不一樣,他對地理、歷史各方面十分了解,他知道秦州重要性,還知道漢中乃通平涼要道,平涼之外的固原更是平涼的糧食補給站。

於是康熙不僅迅速換了戰將,讓圖海上陣,還制定新的作戰計劃,讓清軍分幾部分前往,攻克秦州、蘭州、漢中,以絕王輔臣後路,防止他與吳軍匯合,再主攻平涼,阻斷固原糧食補給,這樣一來,王輔臣無糧無援,只能束手就擒。

所謂打蛇打七寸,將最主要勢力阻斷,其餘的勢力就很容易解決,最終康熙徹底平定三藩之亂,防止江山易主。


三、開疆拓土

有了以上幾件事情的鍛鍊,康熙已經徹底成熟,後來就是不斷開疆拓土,三次親征葛爾丹,將其佔為己有,還有與沙俄外來入侵者堅決抗爭,最終讓沙俄只能束手就擒。

面對外來入侵者,晚期的清朝就是最明顯的反面教材,割地賠款,可是康熙從來沒有如此,難道說康熙時期的軍隊特別勇猛,其實非也,上邊也分析過,大多將士一樣貪生怕死,可是君主賢明,決策準確,怎麼會導致國破家亡呢?

康熙的一生,毫無疑問是將一手爛牌打活的典型代表,內憂外患,加上自己年紀資歷都不佔優勢,卻能逆天命而為,創造出如此大的成績,難道不值得後人歌頌?


結語

作為領導者,不要總怪下屬能力不夠,主要決策權在自己手上,下屬主要還是配合執行,要是你的決策本身就有問題,或者自己對決策根本沒有主見,你還奢望治理好這個公司,怎麼可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