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彬:資本市場短期波動不改長期向好局面

溫彬:資本市場短期波動不改長期向好局面 | 資本市場

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蔓延的影響,近日國際金融市場劇烈波動,主要國家股市大幅下跌,原油價格暴跌,美元指數重挫,美國國債收益率創下歷史新低,受此影響,我國股市也出現回落。但隨著中國抗擊疫情不斷取得成效,復工復產安全有序推進,中國經濟發展潛力和韌性再次彰顯,國際投資者看好中國資本市場,人民幣資產避險特徵開始顯現。

國內抗疫趨勢向好,戰勝疫情信心提升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黨中央高度關注,多次召開重要會議,部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在動員各方力量、增加醫療資源供給和生活必需品保障、及時復工復產等一系列政策綜合作用下,國內疫情防控趨勢總體向好。

2月中旬以來,在治確診病例達峰後持續回落,最近每天治癒出院都在1500人以上,每日新增疑似和確診病例均已降至兩位數。截至3月8日24時,國內累計治癒近6萬例,現存確診病例已降至2萬以內,分別佔累計確診病例的72.6%和23.5%。湖北以外地區日新增確診病例回落至個位數,19個省市連續10天以上零新增,西藏、青海、新疆、福建、安徽等地在治確診病例已經清零,吉林、雲南、河南等9省市在治確診病例在10例以內。這些不斷向好的數據充分說明,我們的防控政策是對路的,措施是有效的,只要堅持下去,就能迎來疫情防控的“拐點”並最終取得抗擊疫情的全面勝利。

當然,也要看國外疫情快速傳播帶來的潛在風險。截至3月9日12時,中國境外地區確診逾28165例。其中韓國、意大利確診病例超過7000例,伊朗超過6000例,且仍在快速增長,法國、德國、日本、美國等國疫情也呈現加快苗頭。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既要堅持既定的抗擊疫情和復工復產的政策,同時也要防止外部病例的輸入風險。

金融支持復工復產,經濟發展信心提升

我國金融系統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及時出臺金融30條等政策,從防控疫情的重點地區、重點領域、重點企業、重點人員到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和製造業企業等經濟主體,全方位加大對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支持力度,取得積極成效。

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一方面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降低融資成本。自2月3日起,央行通過公開市場逆回購、MLF等操作,累計投放資金3萬億元,有效穩定了市場信心,維護了疫情防控時期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和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外匯市場的平穩運行。同時,先後下調7天、14天逆回購和1年期MLF利率,引導LPR下降,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另一方面出臺定向政策,提供精準支持。第一時間設立3000億元低成本專項再貸款,財政貼息後貸款利率不高於1.6%,保障疫情防控重點企業的融資需求;2月26日,增加再貸款、再貼現專用額度5000億元,重點支持復工復產、脫貧攻堅、春耕備耕、禽畜養殖、外貿行業等資金需求。

銀行業加強服務,配合各方做好疫情防控。在一系列監管政策引導下,銀行專設機制、充分授權、主動對接,做好衛生醫療重點領域,以及重要物資生產、運輸物流等企業的金融支持;對有發展前景但暫遇困難的企業,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對受疫情影響困難的中小微企業的貸款本金,通過貸款展期、續貸、延期等方式,給予一定期限的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安排;對住房按揭、信用卡、汽車、裝修等個人消費貸款,鼓勵銀行根據實際情況,按照客戶需求適當調整還本付息安排、合理延後還款期限。同時,優化信貸結構,加強對製造業、民營企業中長期貸款的支持,加大對普惠金融的資源傾斜,提高小微企業“首貸率”和信用貸款佔比,鼓勵普惠小微貸款的發放力度,要求國有大型銀行今年上半年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同比增速力爭不低於30%。

在一系列金融政策的支持下,企業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不斷暢通,經濟社會發展有序恢復。截至2月底,銀行為抗擊疫情提供的信貸支持在1萬億元左右,通過適當延長貸款還本付息期限、下調貸款利率、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等方式,支持相關企業戰勝疫情,累計捐款捐物總額超過25億元,多家銀行對湖北省內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在原有基礎上下調了0.5個百分點。同時,重點企業人員返崗率在70%左右,全國物流企業復工率超過六成,道路貨運車輛開工率近七成,物流園區的復工率近九成。截至3月6日,湖北以外的全國工業大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工率大多已超過90%,浙江、廣東、山東、江蘇等工業大省已超過95%,中小企業的復工復產率也已達到了52%。

疫情影響下,銀行不良率或將有所上升,但疫情對經濟金融衝擊是暫時的,銀行不良貸款持續大幅攀升的經濟金融基礎並不存在。目前,我國銀行業撥備充足,撥備覆蓋率在180%以上,資本充足率平均約14%,具有較強的風險抵禦和損失吸收能力,銀行業經營總體穩健,風險可控。

資本市場日益成熟,國際投資信心提升

中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目前已至而立之年。隨著資本市場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各項基礎制度和相關設施日益完善,資本市場不僅在優化金融結構、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且國際影響力也與日俱增,國際投資者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和資本市場發展潛力,特別是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人民幣資產的避險特徵也開始顯現。

股市方面,自今年初到3月9日,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412.77億元。債市方面,截至2月末,境外機構託管的人民幣債券面額達到19516.02億元,環比增加657.17億元,環比增長3.48%,這是自2018年11月以來的連續15個月增長,國內資本市場成為全球“避風港”。

人民幣兼具高信用等級和高收益的雙重特性,外資近期集中增持人民幣資產具有客觀性,彰顯了外資對中國的信心。首先是對中國經濟的信心。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短期的,中國經濟基本面沒有變化,空間大、韌性強,長期發展前景依然向好。其次是金融市場化和國際化程度提高。我國不斷完善金融體系、法律法規、基礎設施等,有序推進資本項目開放,便利國際投資者參與到國內資本市場。再次是中國資本市場納入國際主流指數。中國A股先後被正式納入明晟(MSCI)、富時羅素、標準普爾等新興市場指數,去年4月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券正式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今年2月28日起納入摩根大通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指數型基金將主動提高中國政府債券配置比重。

截至目前,全球主要經濟體主要股票指數均比年初出現不同程度下跌,相反,我國深證成指、中小板指數和創業板指數分別較年初上漲6.5%、9.05%和16.4%,充分說明了我國資本市場更加成熟、更有韌性、更有質量。我們堅信,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疫情將得到有效控制,中國經濟將長期運行在合理區間,對外開放將繼續擴大,資本市場將受到更多國際投資者的青睞。

温彬:资本市场短期波动不改长期向好局面 | 资本市场
温彬:资本市场短期波动不改长期向好局面 | 资本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