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丨BATJ們的AI+金融「戰疫」

盤點丨BATJ們的AI+金融「戰疫」

11家金融科技公司攜AI產品共抗疫情

作者 周舟

新冠病毒肺炎的突然發生,打亂了人們的生活習慣,也給部分金融業務按下了“暫停鍵”。

疫情期間,如何擁抱科技,擁抱哪些科技,從而減少危機出現後的損失,成為金融人需要考慮的問題。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國湧現出了一批逆流而上、勇於創新的金融科技公司,在某些金融機構線下業務無法展開的情況下,推出一系列基於AI技術的產品,與用戶實現“實時智慧接觸”。未來幾年,隨著AI、IoT、5G、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大規模的落地應用,傳統產業將加快數字化轉型的步伐。

360金融

2020年2月5日,360金融上線“疫情通”,利用機器人取代人工,進行電話外呼工作。

“疫情通”是基於該公司已經積累的龐大語義識別語料庫,24小時之內自主打造出來的“抗疫”工具。它採用深度學習算法結合人機協同模式,以語音形式實現高效溝通,旨在高效探尋、排查疫情信息及智能化統計、分析與處理。

該產品具備排查、回訪、統計、分析、處理疫情信息等功能,極大加快了對疫情的普查速度,實現了對疑似群體及有疫情重災區接觸史群體的全面排查工作。

目前,“疫情通”智能機器人已服務包含四川、浙江、北京等18個省34個地區,總外呼需求量逾千萬次,預計替代人工通話時長5167000分鐘。

度小滿金融

2月5日前後,度小滿金融攜手華泰保險合力推出“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實時動態”,提供最新疫情資訊。

此外,度小滿還對其智能語音機器人進行了全方位的升級。語音機器人在客服和催收中的應用本來已經很成熟,但在疫情中遇到的問題不在機器人此前的語料庫中,需要及時更新機器人的語料庫。

為此,度小滿的機器人團隊加入20多個溝通場景,用時3天,對其智能語音機器人進行全部升級迭代。

當前語音情感識別技術已接近人的感知能力,度小滿金融智能機器人負責人周建龍表示:“度小滿金融智能機器人每天人機對話樣本數量達到百萬級別,在電銷、催收等場景,機器人與用戶交流的準確率已達到90%。如今度小滿金融90%的在線諮詢是由語音機器人完成。目前內部正在基於人工質檢場景嘗試應用情感計算技術,以便能更精確的識別問題錄音。”

同盾科技

2020年2月6日,同盾科技AI研究院成功研發出新冠肺炎疫情趨勢預測系統。

該智能預測系統可對各省市感染人群數量進行動態預報,幫助用戶觀察居住地區的疫情狀況。同時,該智能決策系統也將為各級政府、企事業和社區等相關單位提供與疫情相關的自動調查服務。

同盾科技AI研究院還基於同盾“赫茲”平臺開發出智能疫情回訪機器人。該機器人藉助語音合成、語音識別、語義理解及對話管理等技術,可提供流動人員篩查、本地居民排查等三大場景的外呼服務。

與人工相比,智能疫情回訪機器人效率提升5倍以上,同時減輕了基層社區人員的工作負擔以及線下調研、排查被感染的風險。

此外,同盾科技基於知識圖譜產品“雲圖”設計出一套適用於企業人員疫情防控的“企業員工防控知識圖譜方案”。

螞蟻金服

2020年2月12日,螞蟻金服牽頭的金融知識圖譜國際標準在IEEE成功立項,併成立 "金融知識圖譜"標準工作組。

作為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知識圖譜技術不僅可以發現數據之間的關係,而且能利用關係進行推理,被廣泛應用於金融、製造、醫療、教育等眾多領域。

在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知識圖譜技術在疫情監測、企業安全生產、物資應急調度等方面,也發揮出了重要作用。目前,螞蟻金融知識圖譜平臺已經廣泛應用在螞蟻內部以及合作伙伴的微貸、保險智能理賠和智能理財等業務領域中。

在本次抗疫行動中,螞蟻知識圖譜幫助銀行、政府等部門瞭解更全面的信息,從而能夠對抗疫行動作出精準預判、精準決策、精準救援。

蘇寧金融

2020年2月15日起,蘇寧金融與蘇寧科技的攜手合作,推出的“南京市疫情期間公共出行登記系統”正式上線。市民乘坐公交、地鐵等交通工具時,使用蘇寧金融、蘇寧易購、蘇寧小店等APP掃二維碼完成乘車登記,系統將自動記錄市民出行的軌跡信息。

登記系統背後,蘇寧金融將提供時空大數據及分析技術,高效探尋、排查疫情信息及智能化統計、分析與處理,及時更新掌握疫病患者及相關接觸者的行動軌跡。

蘇寧金融人工智能研發團隊負責人表示,蘇寧金融AI技術應用有兩大“法寶”。

第一個是“小V”金融智能客服機器人,基於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等技術,構建海量的金融知識庫系統,承接蘇寧金融客服服務,實現轉人工率10%以下,問答準確度90%以上,問題解決率超70%的目標。

第二個法寶是AI金融服務助手,通過語音識別和語義理解技術,為用戶提供快速充值、語音搜索和智能客服等便捷服務;通過多重聽寫模型、標點預測、自然語言處理、語音合成、意圖理解等技術支撐,提供充值繳費、購買理財、轉賬等智能語音金融服務。

“疫情當前,在AI等金融科技的支撐下,信用卡還款、生活繳費,中小企業申請供應鏈融資、保險投保、日常理財等蘇寧金融的基本業務都實現了全線上辦理。”

騰訊金融科技

2月17日,騰訊金融科技表示,為支持疫情防控,騰訊金融科技旗下財付通為醫療機構、基金會等慈善機構提供微信支付服務“綠色通道”,優先處理開通微信支付各項服務的申請,並提供不間斷的支付結算服務。財付通已累計為400餘家醫院、基金會等慈善機構開通了微信支付賬戶及相關功能,切實保障相關醫療工作及募捐服務的順利開展。

騰訊雲此前推出“企業復工備案審批解決方案”,該方案依託於騰訊雲計算、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的能力,針對個體工商戶、大中型企業、政府側企業復工審核管理人員等用戶,提供一條備案審批的快速通道。

除了“企業復工申請”功能外,通過企業復工復產小程序的“復工管理平臺”模塊,可直接鏈接到“We智造企業復工管理平臺”,為企業提供物資撮合平臺、疫情動態跟蹤、疫情工具箱,以及免費雲資源、免費遠程辦公套件等企業疫情期間復工所急需的幫助。

此外,由騰訊金融科技提供底層技術支持的區塊鏈電子發票,在深圳市落地應用的一年多時間裡,開票數量已經突破1600萬張。近期,騰訊金融科技將助力深圳區塊鏈電子發票在民營醫院場景落地,將非接觸服務繼續推廣深化。

京東數科

2020年2月18日,京東數字科技集團建立“京東疫情防控技術支持體系”,以智能城市操作系統為底座,協助政府搭建起“高危人群疫情態勢感知系統”,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預判疫情高危人群分佈。

例如,南京市公安局基於京東數科“高危人群疫情態勢感知系統”提供的時空大數據、AI等技術支持,開展了高危人群分析及疑似人群排查工作:一是可以分析識別目標人群遷徙軌跡,並且通過軌跡挖掘,可找到與疑似人群有密切接觸的人群,二是可視化看到返程人員來源地區分佈、新增健康異常人數、每日返程人數、離域人員統計、乘坐交通工具情況、去往省市分析等數據。

除了南京,“高危人群疫情態勢感知系統”還為北京市、廣州市、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四川省、宿遷市等十幾個省公安廳和市公安局提供了技術支持和數據分析服務。

另外,京東數科還推出疫情問詢機器人、京東良研問卷小程序和智能外呼機器人等三款智能防疫產品,為超過190家政府、公共機構、企業提供服務。

玖富數科

2020年2月20日前後,玖富數科整合AI SaaS服務,全面上線了“AI遠程金融服務解決方案”,滿足相關機構在疫情期間的外呼及客服需求。

據悉,該遠程解決方案由玖富數科集團旗下的玖智工廠提供,主要藉助大數據分析、用戶畫像分析、人工智能等技術,通過線上技術高效解決金融機構客服及營銷領域在特殊時期所遭遇的運營難題,最終實現7*24小時可觸達、可響應、無等待的客戶服務體驗。

目前,玖智工場“AI遠程金融服務解決方案”已與紅塔證券等多家銀行、券商展開合作。

以紅塔證券為例,疫情期間,其各網點通過玖智工場“AI遠程金融服務解決方案”子系統,在人力資源有限、遠程辦公不便的情況下全方位服務用戶,向用戶播報疫情信息、提示防疫須知,應答用戶對疫情期間的業務諮詢信息,儘可能地減少了網點用戶在疫情期間辦理業務的不良影響,使用戶不需要前往網點也可以滿足正常辦理業務的實際需求。

興業銀行

2020年2月26日,興業銀行的金融服務雲平臺上線“戰疫專區”,為抗疫企業、復工復產企業開闢專屬申貸入口,提供貸款貼息等惠企政策補貼申請、重點保障企業申報專屬通道。

海華醫藥是一家主營藥品及醫療器械等零售的小微企業。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該公司積極響應政府號召,迅速投入資金戰疫,面臨較大的流動資金壓力。該公司在興業銀行幫助下完成了“金服雲”平臺註冊,並很快向興業銀行“隔空”發出了融資申請。基於“金服雲”平臺線上身份認證、在線簽署授權、企業畫像及信用分析等功能技術,興業銀行兩個工作日即完成項目審批流程,給予授信1000萬元,確保企業順利採購疫情防控醫療物資。

作為福建省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金服雲”平臺充分運用應用“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智能匹配融資需求與金融供給,運用“信用速貸”、抵押快貸、“銀票快貼”等綜合金融服務,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問題。

此外,為減輕員工復工復產給企業帶來的疫情管控壓力,“金服雲”平臺還快速推出RPA“戰疫”機器人,為企業提供每日監測最新疫情數據,根據員工返程信息、居住地址、活動軌跡等進行智能排查,對風險人員進行自動郵件提醒,為企業安全合理安排生產勞動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平安銀行

疫情期間,平安銀行用兩天時間快速推出“在家辦”服務平臺,實現線上化快速辦理金融業務。

例如,平安銀行荊州分行客戶經理周慧龍提前復工後,採取線上遠程辦公的方式,使用“雲桌面”操作業務系統,快速為客戶辦理宅易通貸款75萬元。

除此之外,客戶還可以通過平安口袋銀行App線上辦理開戶、轉賬、還款、投資、理財等多項金融服務。上線三天,“在家辦”專題頁面訪問量突破200萬。

疫情期間客服被迫關閉後,平安銀行藉助AI智能視訊等科技,為客戶提供線上產品諮詢及認購服務;通過AI客服,為客戶提供全產品諮詢,減少客戶出行不便或者無法前往銀行網點諮詢帶來的不便。

金融壹賬通

金融壹賬通運用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等技術,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推出智能辦公、智能營銷、智能風控、智能產品和智能運營五大智能、十二大產品,打通金融機構前、中、後臺業務和經營管理流程,推行全程在線遠程辦理各項業務。

例如,智能運營就包括了金融雲、智能語音、智能理賠三個產品。

以十二產品之一的金融云為例,由於線上業務的增加,許多金融機構都在疫情期間面臨著後端線上運維能力不足的問題。金融壹賬通提供的金融雲產品,能夠在疫情期間為金融機構提供安全、便捷、穩定的服務,幫助金融機構在短期內快速擴容資源,支撐各業務場景高併發、遠程協同作戰,解決辦公痛點,實現後端系統運維的全面線上化。

針對疫情期間人工坐席無法按時返工、坐席無法集中辦公、大量客戶亟待觸達的情況,金融壹賬通智能語音服務,通過智能外呼機器人+AI智能坐席,既幫助金融機構客服簡化大量工作,又讓客戶足不出戶辦理業務。

春節後,已有20多家合作銀行主動找到金融壹賬通合作,開啟了應急遠程客服服務,應對疫情引起的客戶諮詢、投訴及還款提醒等場景,還款諮詢日均諮訴量上升43%,處理了60%的客戶延期還款問題。

結語

盘点丨BATJ们的AI+金融「战疫」

可以看到,語音機器人、金融服務雲和AI遠程線上辦公等產品,在此次疫情期間得到大規模的應用。

金融科技讓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觸角能夠通過在線方式更敏捷地伸向客戶。疫情結束後,民眾“排斥聚集”的習慣可能會延續很長一段時期,並最終固化為人們普遍接受的一種心理常態。而“屏幕對屏幕”的線上金融業務,將會進一步取代“臉對臉”的傳統業務模式。

每一次重大疫情,也是一次技術變革和認知變革的開始。也許,2020年將會是中國金融科技行業真正的元年。

盘点丨BATJ们的AI+金融「战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