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鎮臨終時對朱見深的一個遺言,讓後宮嬪妃們感激不盡

明英宗朱祁鎮,大多數人一提起他就會馬上聯繫到土木堡之變,正是這位皇帝,聽從太監王振的慫恿,不顧滿朝大臣的反對,急匆匆出兵,結果明軍大敗,二十萬明軍精銳損失殆盡,大明王朝差點步北宋王朝後塵。

朱祁鎮臨終時對朱見深的一個遺言,讓後宮嬪妃們感激不盡

朱祁鎮劇照


明英宗朱祁鎮“奪門之變”再次上位後,又寵信太監曹吉祥和石亨等人,殺死北京保衛戰中力挽狂瀾的于謙等人,被于謙舉薦提拔的大臣也都受到牽連。

因明英宗發生的土木堡之變和奪門之變,明朝政軍機構進行了兩次大規模朝臣大換血,這直接影響了明朝的發展方向和命運,是明朝由盛轉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明英宗的“英”又是怎麼來的?是一種活脫脫的嘲諷嗎?朱祁鎮就真的是有名的“差勁”皇帝嗎?

朱祁鎮臨終時對朱見深的一個遺言,讓後宮嬪妃們感激不盡

朱祁鎮劇照


其實,朱祁鎮能成為“明英宗”,還是有很多政績的,尤其是土木堡之變和八年的軟禁經歷之後的天順年間,他任用李賢等賢臣,先後平定了曹石之亂,展現出了英主的風采。

明英宗諸多“英明”,相對於土木堡之變對明朝的損失而言,都變得杯水車薪、不值一提,但是明英宗朱祁鎮臨終對朱見深的遺言,卻讓後宮嬪妃們感激不盡。

究竟是什麼事讓後宮嬪妃感激不盡呢?

朱祁鎮臨終時對朱見深的一個遺言,讓後宮嬪妃們感激不盡

坎坷一生的朱祁鎮


那就是朱祁鎮廢除了自朱元璋以來的嬪妃殉葬制度。

朱元璋以農民身份一步步成為大明王朝的皇帝,也許是思想的落後吧,他制定了一條對後宮嬪妃來說非常殘酷的制度,那就是皇帝死後,要在後宮中找很多嬪妃殉葬,以求到了陰間也能妻妾成群不孤獨。

這種毫無人性的制度一直延續到明英宗朱祁鎮,在他之前,就算是他老實巴交的爺爺朱高熾和寬厚仁道的父親朱瞻基,都不曾廢除。這一制度最後是被這位“惹過禍”的“差勁”皇帝廢除,也算是明英宗一生中最值得稱讚之處吧!

朱祁鎮臨終時對朱見深的一個遺言,讓後宮嬪妃們感激不盡

朱祁鎮兩次當皇帝,酸甜苦辣盡是人生


明英宗的一生,小時候貪玩惹禍,稍長就寵信奸佞小人,急匆匆任性出兵斷送大明精銳,當過俘虜,做過囚徒,殺過功臣,如果說他是一個好皇帝,恐怕只會迎來一陣嘲笑吧!

朱元璋白手起家,建立大明帝國;朱棣五徵漠北,六下西洋,遠播大明國威;朱高熾、朱瞻基內修政治,發展國力,創造明朝仁宣之治的盛世,成為後人們歌功頌德的談資,也是大多數明粉津津樂道之處。

但是,他們功成名就之後,卻沒有顧及到後宮中憂心的女人,直到朱祁鎮,這一殘酷的規定才被廢除。朱祁鎮做到了他的那些先輩們沒有做到的事。

朱祁鎮能夠最終做成這件事,離不開土木堡之變和南宮軟禁。

朱祁鎮臨終時對朱見深的一個遺言,讓後宮嬪妃們感激不盡

劫後餘生,更是珍惜


年少不知愁滋味,肆意北征撒血淚;

皇帝夢碎南宮悔,八年囚禁幾悲催;

平生再坐帝王位,歷經磨難一光輝。

由皇帝到階下之人,再由階下之人重登皇位,可謂是歷經坎坷,正是這種經歷,讓朱祁鎮有了更多的思考,理解了普通老百姓和階下之人的痛苦。

朱祁鎮臨終時對朱見深的一個遺言,讓後宮嬪妃們感激不盡

對普通人的理解,是朱祁鎮廢除殉葬的重要原因


正是這種對普通之人痛苦的理解,他才做出了廢除嬪妃殉葬制度,也釋放了從永樂時期就開始被囚禁的“建庶人”(建文帝的幼子朱文圭,靖難之役後被幽禁宮中長達半個世紀)。可見,有時候正是人生的痛苦,反而讓你更加上進,做出不凡的成績。

知歷史,明興替,懂得失,歡迎大家積極評論交流,隨手關注,您的支持是我不斷創作的動力。

參考文獻:

《明史》,

《明英宗實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