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中的大良造是什么官衔?

聚泽雨


战国初期为秦国的最高官职,掌握军政大权。同时又为爵名。亦称大上造。自从秦惠王设立相国掌握军政大权后,主要用作爵名。汉代沿用。相当于现今的国防部长。

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设置了秦国国内最高军政长官(相当于之前的大庶长)——大良造,并任命商鞅为大良造,进行第二次变法,这是大良造首次被用作官职职位。\r

后来在秦惠文王设立相邦(汉朝建立后为避刘邦讳,相邦改名为相国,秦武王以后又设立左右丞相,作为相邦的副手)以后,大良造也变成了纯粹的军功爵位,位列第十六级。所以历史上担任大良造这个官职的人并不多,只有商鞅一人。



枕千古


当我们看到秦朝的电视剧时,总是会听到一些特别的名字,如今天所说的大良造。咋一听,一点文学韵味都没有,倒是有点接地气,是不是烧瓦之类呢,哈哈,说笑了。

最近热播《大秦帝国之崛起》,这电视确实不错,其中的谋略智慧让人佩服,相信许多好问的朋友也开始对大良造这个名字感到奇怪了。

大良造是个官名。

大良造,又称大上造。是秦孝公时期秦国国内最高官职,掌握军政大权。秦惠文王之后成为爵名,位列二十等军功爵制第十六位。

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等军功爵制:一级为公士,二级为上造,三级为簪袅,四级为不更,五级为大夫,六级为官大夫,七级为公大夫,八级为公乘,九级为五大夫,十级为左庶长,十一级为右庶长,十二级为左更,十三级为中更,十四级为右更,十五级为少上造,十六级为大上造,十七级为驷车庶长,十八级为大庶长,十九级为关内侯,二十级为彻侯。大良造位列第十六级。

大良造与少上造均皆取名自“主上造之士”。

秦惠文王设
许多秦国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都做过这个职位,比如战争狂人白起。


珞珈山下话青史


大良造这个官名也叫大上造,名称源自“主上造之士”。在秦孝公在位之时,大良造同时掌握相权和军权,是辅助秦国国君的第一把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高位重,极为显赫。



柯基不是猪


在秦国,大良造就是指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掌管军政大权。自秦惠文王后,不再使用这个称呼,改为相国。只是把这个名字用于爵位。商鞅是秦国最后一个被拜为大良造的人。


秦岭深山隐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