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之殤---寫在國家公祭日

彭蠡京客(王敏)

2019-12-13


南京之殤---寫在國家公祭日

今天,是南京大屠殺82週年的忌日,也是第六個國家公祭日。

南京之殤---寫在國家公祭日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在松井石根大將和朝香宮香彥中將的指揮下,攻佔中華民國首都南京。為進一步摧毀中國軍民的抗戰意志,日軍在南京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中國軍民共有三十萬人慘遭屠戮,二萬名婦女遭到強姦,南京,這座秦淮河畔的美麗古城成為"人間地獄。"

南京之殤---寫在國家公祭日

日本獸兵屠戳之野蠻,罄竹難書。這是日本報紙上登載的兩位少尉軍官向井敏明和野田毅"百人斬"比賽的消息。天日昭昭,天網恢恢,戰後,這兩位屠夫都被國民政府判處死刑。

南京之殤---寫在國家公祭日

日軍的暴行,激起了世界各國愛好和平人們的極大憤慨,人們採取各種方式披露大屠殺真相。當時,作為軸心國一方的德國大使館在向柏林的報告中指出:犯罪的不是哪一個人,整個的日本軍隊就是一臺犯罪的機器。

南京之殤---寫在國家公祭日

戰後,關於南京大屠殺的研究幾成顯學,作家徐志耕和美藉華人女作家張純如的同題報告文學《南京大屠殺》試圖揭開歷史的真相。張純如在完成調查後,因不堪忍受殘酷的歷史真實,精神崩潰,開槍自戕。


儘管南京大屠殺鐵證如山,但日本許多人卻試圖否定這段歷史。曾經擔任過鬆井石根秘書的日本大學教授田中正明出版《南京大屠殺之虛構》一書大放厥詞,為侵略者張目。在日本政府,對於歷史問題,採取"鴕鳥政策"。民間則把侵略稱為"進入",堂而皇之地宣稱"日本先民來自大陸,進入中國是為了回家",以"人種學"混淆現代國際公認的國家和民族概念,美化侵略歷史。


歷史是教科書。以史為鑑,以史為證。我們設立國家公祭日的目的,絕非要煽動仇恨。對待歷史的正確態度應該是,正視歷史,深刻反思!民粹主義的歷史觀是復仇史觀,這是要摒棄的。要深刻反思南京大屠殺的歷史根源,反思民族性中的劣根性,明白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進一步深化軍隊改革,富國強軍,國富軍強之時,就是中華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之日,否則,歷史將會重演!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永垂不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