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屠城的五次瘟疫,有兩次都發生在中國,一次在明末一次在清末

十四世紀四五十年代對於歐洲來說是個極度黑暗的年代,當時的歐洲發生了一場慘絕人寰的瘟疫,這場被稱為黑死病的鼠疫,一舉殺掉了歐洲超過兩千五百萬人,這個人數是當時歐洲總人數的三分之一,這對歐洲各國不論是綜合國力還是國家經濟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同時鼠疫並不僅僅只在歐洲流傳,這場恐怖的瘟疫一共在世界範圍內殺掉了超過七千五百萬人,這大約是當時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

幾乎屠城的五次瘟疫,有兩次都發生在中國,一次在明末一次在清末

印第安人是世界歷史上的一個古老種族,而世界上最大的種族大屠殺的實行,並不是恐怖獨裁者的槍炮和戰爭,而是一場可怕的天花造成的,十五世紀歐洲人剛登上美洲大陸時,當地的印第安人總數超過三千萬,而百年之後當地的原住民只剩下了不足百萬,後世有研究者研究表明,歐洲人將天花病毒帶上了印第安人的土地,隨後恐怖的瘟疫便接踵而至,天花這個被歐洲人熟知和能穩定預防的疾病,對醫療技術落後的美洲,無疑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幾乎屠城的五次瘟疫,有兩次都發生在中國,一次在明末一次在清末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真正的盛世王朝,但是明朝末年伴隨著民間起義,戰爭爆發一同到來的是災荒和瘟疫。中國封建王權統治階段,國家一直都是以農業為主,而明末北方突然的連年大旱造成了史無前例的大饑荒,一旦人類發生饑荒,同時吃不飽的還有各類小動物,尤其是偷食百姓糧食的老鼠,飢餓和虛弱使得老鼠的體質越來越弱,因為老鼠抵抗力的下降加劇了老鼠體內各類病毒的繁衍,而飢餓的災民卻在山野中到處找老鼠吃。因為鼠疫的爆發,光是1644年這一年就換了三個皇帝,明朝首都北京有超過百分之三十的百姓被奪去生命,而在山西,河南,直隸三省的死亡人數要超過總人口的四成。再加上明朝末年因為饑荒群盜四起,人民苦於病痛,飢餓和戰爭折磨,國家生靈塗炭。

幾乎屠城的五次瘟疫,有兩次都發生在中國,一次在明末一次在清末

二十世紀令人們聞風喪膽的莫過於西班牙流感,這個流感最早爆發在美國的軍營裡,因為軍營人員十分密集,傳播速度極快,西班牙流感在一年之內便席捲全球,相比於戰爭流感的殺傷力更為恐怖,這次流感共有超過五億人染病,造成了超過四千萬人喪生,這個數量是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而喪生人數的四倍。

幾乎屠城的五次瘟疫,有兩次都發生在中國,一次在明末一次在清末

發生在清朝末年的太平天國大瘟疫,鼠疫最先在中國的西南地區爆發,光是雲南遇難人數就超過五百萬人,這場瘟疫被稱為世界第三次鼠疫爆發的前奏,十九世紀五六十年代裡,中國處在一個極為動亂的階段,在瘟疫,戰亂、水災的多方打擊下中國走向了那段最悲慘最黑暗的年代,當時中國人口損失過億,中國多方面都遭受了沉重的打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