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一樁離奇的謀殺案,影響了天下走勢,羅貫中卻隻字不提

  《三國演義》是我國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所創作的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因為小說史料詳實,情節生動,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近百年的歷史風雲變化,所以深受讀者的喜愛。很多對三國曆史感興趣的讀者,都將《三國演義》作為了解這段歷史的首選讀物。而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卻對一場足以影響天下走勢的謀殺案隻字未提。這樁謀殺案,便是蜀漢大將軍費禕遇刺案。

  

三國一樁離奇的謀殺案,影響了天下走勢,羅貫中卻隻字不提


  刺殺費禕的這個人叫郭脩,又名“郭修”,字孝先,是三國時期曹魏的大臣,官至中郎將。據裴松之的《三國志》記載,郭脩一向有功績德行,聞名於西州。在一次與蜀漢對戰的過程中,郭脩被姜維擒獲。後來他投降蜀漢,被後主劉禪封為“左將軍”。要知道,諸葛亮和馬超當年都當過這個左將軍,可見劉禪對郭脩的器重,也表明郭脩投降前在曹魏陣營中的地位。

  但郭脩對於劉禪的優待並沒有感恩戴德,而是不斷找機會刺殺劉禪。據裴松之援引的《魏氏春秋》記載:“劉禪以為左將軍,脩欲刺禪而不得親近,每因慶賀,且拜且前,為禪左右所遏,事輒不克,故殺禕焉。”由此可見,郭脩其實最想殺的人是蜀漢後主劉禪,只是因為近不了劉禪的身,這才退而求其次,選擇了刺殺費禕。

  

三國一樁離奇的謀殺案,影響了天下走勢,羅貫中卻隻字不提


  那郭脩為何又要刺殺費禕呢?咱們結合費禕死後的事便能得出結論。公元253年,費禕遇刺身亡。不久之後劉禪命姜維接替費禕的職務,圍攻南安。而此次出征卻無功而返。同年,東吳太傅諸葛恪北伐合肥,同樣兵敗而歸。也就是說,在這一年內,曹魏抵擋住了蜀漢和東吳的先後進攻。

  面對郭脩刺殺費禕一事,裴松之一口咬定是郭脩私人所為,與曹魏政權無關。他稱“劉禪凡下之主,費禕中才之相,二人存亡,固無關於興喪。”郭脩殺掉費禕,並不會引起政局動盪,所以不建議將郭脩比作聶政、介子之流。因此,他不僅不承認郭脩曾為魏臣的身份,甚至將郭脩稱為“西州之男子耳”。但事情真有這麼巧合麼?蜀漢大將軍前面遇刺身亡,後面就兵敗而歸,中間沒有一點關聯麼?

  

三國一樁離奇的謀殺案,影響了天下走勢,羅貫中卻隻字不提


  而且即使費禕是中才之相,但作為全國軍政一把手,被刺身亡後豈能不引起朝局動亂?很明顯,裴松之是在為曹魏開脫。除此之外,魏帝曹芳的態度也很能說明一切。郭脩刺殺費禕後也被蜀人殺死,魏帝曹芳下詔追封他為長樂鄉侯,食邑千戶,賜諡號為“威”。他的兒子也沾了光,承襲父爵,加拜奉車都尉,獲賞銀千千鉼,絹千匹。這像是對一個普通人的態度麼?所以很有可能是郭脩奉命刺殺蜀漢高層。而羅貫中不提此事的原因也很簡單,一是因為此事內幕尚未公開,他不好猜測。二是他乃尊劉抑曹者,不願把蜀漢群臣寫得那麼無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