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式中型坦克的前世今生

一、59式坦克的研製


59式中型坦克的前世今生

59式坦克

1957-1958年,617廠主要進行設計研究、翻譯圖紙、工藝技術文件;1958年底,第一輛用蘇聯零件組裝的國產T-54A開下了流水線。到1959年,617廠已經可以完全獨立生產T-54A中型坦克。1959年10月1日,首批國產的32輛T-54A參加了建國十週年大閱兵,這也是中國產坦克首次向公眾亮相。1959年底,中國產T-54A被正式命名為1959年式中型坦克(簡稱:59式坦克,生產廠研製代號:WZ120)。59式中型坦克的問世,宣告了中國不能生產坦克的歷史徹底終結.1960-1961年,裝甲兵科學技術研究所對已生產出的59式坦克性能進行全面考核,先後在北方寒冷地區和南方炎熱地區試車,累計行駛9000多公里,主要考核其產品質量檢驗、戰術技術性能、使用壽命、適應性及可靠性。設計人員對59式坦克進行部件、零件的設計及計算,以掌握原設計意圖,積累數據。同時,為全面測試坦克性能,籌建了中國第一批坦克試驗檯架。通過試驗和部隊實際使用情況表明,59式中型坦克戰技術性能良好,機件工作可靠,適應性強,維修保養簡便,完全符合性能要求。

二、59-1坦克的研製


59式中型坦克的前世今生

59-1坦克


1979年,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後,針對59式中型坦克在作戰中暴露出來的火控系統落後、防護能力弱等缺陷,中國決定對59式中型坦克進行第一輪改進。1979年開始進行改進設計,產品代號為WZ120A。改進方案被批准後,隨即投入了試製和改進後的戰術技術性能試驗。1984年,59式改進中型坦克通過了定型試驗並正式定型,命名為“59-1式中型坦克”。59-1式中型坦克,是中國自行生產59式中型坦克以來,第一次比較集中的改進,標誌著中國主戰坦克走上了研改結合的道路。改進後的59-1式中型坦克,火炮首發命中率、防護能力和機動性能比59式坦克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併為老式裝甲裝備的不斷改進積累了經驗。

三、59-2坦克的研製


59式中型坦克的前世今生

59-2坦克


59-2中型坦克是在59-1坦克和中國第二代主戰坦克的研製同時,1980年開始進行對59-1坦克改進設計的坦克,改進後的坦克稱為59-2式中型坦克,產品代號為WZ120B。其改進的重點是火炮、電臺和滅火抑爆系統,在火力、通信和對二次效應防護方面接近當時的世界先進水平(如美國的M-60A2、德國的“豹”1、前蘇聯的T-72等坦克)。

1980年3月,工廠試製出兩輛樣車,其中一輛為戰鬥坦克,另一輛為指揮坦克。1980年4月,對兩輛樣車進行了多項戰技性能試驗。在此基礎上,又進一步完善了改進設計方案,增加了轉向液壓助力操縱裝置、動力室自動滅火裝置等項目,並於1981年改裝出1輛樣車,同年4月完成了圖紙和技術文件的整理工作。隨後,投入小批量生產,並裝備部隊。1984年59-2式中型坦克正式定型。

四、59-2A坦克的研製


59式中型坦克的前世今生

59-2A坦克


59-2A中型坦克主要是依靠中國技術改進型號。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中國軍隊對新裝備的需要越來越迫切,在新型二代裝甲裝備短時間內還難以裝備部隊的情況下,為了加快裝甲機械化部隊裝備更新換代的步伐,併為改造部隊裝備的59式中型坦克打下良好的基礎,1984年底解放軍總部機關下達了研製59-2A式中型坦克的任務,要求參考和吸收59-2式中型坦克等改進過程的成功經驗,突出解決59式中型的火力與火力機動性薄弱環節,使坦克在防護、機動性能以及使用性能等進一步改善。

從1984年11月開始至1985年4月,有關科研單位完成了59-2A式中型坦克的改進方案技術設計。1985年10月,試製出1輛初樣車,並進行了分系統和部件的性能試驗和整車的行駛試驗。根據初樣車試驗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又對初樣車進行了改進,並於1986年5月研製出3輛正樣車,其中1輛為帶機械掃雷器的掃雷坦克。正樣車試製出來後,便交付部隊進行6000千米設計定型試驗,對車輛的戰術技術性能、工作可靠性和地區適應性進行了全面考核。試驗證明,59-2A式中型坦克基本滿足了新戰術技術要求,其火力及火力機動性較之59式中型坦克有了明顯提高,防護性能和機動性能也有一定提高。1988年4月,59-2A中型坦克正式批准定型。

五、59-D1坦克的研製


59式中型坦克的前世今生

59-D1坦克


時至20世紀90年代,世界戰爭形態開始由機械化戰爭向信息化戰爭轉變,新軍事革命不僅給軍隊體制編制、作戰理論等諸多領域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也給軍隊信息化建設帶來了機遇和挑戰;美軍數字化部隊的出現,進一步激發了世界各國發展數字化坦克裝甲車輛的慾望。與此同時,中國裝甲機械化部隊的裝備有了較大的改善,一批新型二代坦克陸續裝備部隊。儘管以59-2坦克為典型代表的59中型坦克改造取得了成功,但是,其總體性能仍難以與國外二代坦克相抗衡。1991年8月,總部機關批覆並下達了59式中型坦克重大改進的方案及戰技指標,並要求在改進中要貫徹“通用化、系列化、組合化”的原則。根據要求,科研單位研製了2輛59式坦克改進型正樣車,產品代號為WZ120C。1993年7~8月,科研單位又試製出2輛改裝樣車,並完成了戰術技術性能的摸底試驗。試驗證明,改裝車輛達到了方案提出的戰術技術指標要求。1993年9月,59式坦克改進型正樣車(WZ120C)順利通過了鑑定。1993年10月至1994年6月,兩輛樣車又進行了光點注入式火控系統設計定型試驗。試驗中共發射炮彈367發,並先後進行了傾斜狀態下對靜止目標射擊等多項射擊效能試驗,取得了較為滿意的試驗結果 。

1994年8月至1995年1月,科研人員又組織對3輛樣車進行了射擊試驗、行駛試驗、火控系統測試和滅火抑爆、煙幕實彈拋射和寒區適應性等項目的試驗。試驗後,有關專家對樣車及二代光點注入式火控系統予以較高評價。1995年4月,總部機關批准該坦克設計定型,並命名為ZTZ-59D1式中型坦克,簡稱為59-D1式中型坦克。

目前由於科技技術的發展,59式坦克已不能適應現代戰爭的需求,59式坦克全部退出現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