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种子的生理特征,及种子的处理要点,根系生长的适宜环境。

番茄又名西红柿,茄科类一年生草本植物。番茄发源于南美洲的秘鲁、厄瓜多尔等地。明未清初由外国传教士将番茄传入中国,番茄因其果实彤红可爱,极具观赏性,开始是作为观赏植物来种植的。后来发现番茄酸甜可口可以食用,才作为蔬菜大量栽培。

番茄可以生吃,也能熟吃,番茄炒蛋是简单又可口的菜肴。其衍生品番茄酱,是日常必不可少的调料。目前中国的番茄栽培量已达一百万亩,主要产区为塞外的新疆,西北的甘肃等地。番茄在北方栽培主要以大棚设施地种植。

番茄种子的生理特征,及种子的处理要点,根系生长的适宜环境。


(1)番茄种子的特性

番茄种子细小而扁平,表面有灰色茸毛,种子千粒重量大约3克左右。番茄种子由种皮、胚乳、胚组成,发育一般有四个过程:胚型期、胚熟期、乳熟期与完熟期。

番茄种子每个时期均有相应很明显的形态、及生理特征。胚熟期结束时,番茄种子物质积累已经基本完成,在气候、温度适的条件下,已经有了发芽能力。

乳熟期结束时的番茄种子已具有抗脱水能力,以及发育成正常幼苗的能力。完熟期结束时的番茄种子生活力达最大值,并具有一定的“浅休眠”。

番茄的种胚、胚乳以及种皮的发育具有一定的顺序。发芽期从种子萌发到第一片真叶出现(破心、露心、吐心)为发芽期发芽期,能否顺利完成,主要取决于温度、湿度、通气状况及覆土厚度等。

番茄种子的生理特征,及种子的处理要点,根系生长的适宜环境。


(2)番茄种子发芽的条件,及需要的适宜环境。

1:充足的水份,番茄种子经温水浸泡后,种子结构松软,氧气进入种子开始呼吸。同时,胚根、胚芽才容易突破种皮。种子吸水膨胀,促进细胞内各种酶的催化活动,通过水解或氧化等方式,使贮存的营养物质变为溶解状态。

种子一般要吸收其本身重量的26%~60%或更多的水分。如果水分过多,则易引起氧气缺乏。番茄种子一般含有5%~6%的水分,浸种后种子开始吸收水分,经7~8小时就达到饱和状态。

2:适宜的温度,番茄种子中酶的催化活动,必须在适宜的范围内进行。温度较低时,种子生理生化反应缓慢或停止。温度升高,则反应加快。

但酶在过高的温度下,常被破坏而失去催化性能。因此种子萌发对温度的要求就表现出最低、最高、最适的温度三基点。

番茄种子的生理特征,及种子的处理要点,根系生长的适宜环境。


多数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最低温度为0~5℃,低于此温度则不能萌发。最高温度为36~40℃,高于此温度也不能萌发,种子会被烧死。最适温度为25~30℃。种子发芽的温度范围为11~40℃,最适温度是20~30℃。种子发芽最适宜的温度,可以参考人体的适宜温度。人体觉得寒冷或酷热难耐,均不利于种子发芽。

3:番茄种子发芽需要氧气、水份、温度,但是不喜强光,催芽宜放置在温暖阴暗处。

(3)番茄根系的生长发育

1:番茄根系的分布情况,番茄的根系主要是由种子胚芽发育而成。分为主根与侧根,直播的番茄,主根强壮,最深能达地下1米以上。移栽过后的番茄,则侧根发达,须根繁多。

番茄种子的生理特征,及种子的处理要点,根系生长的适宜环境。


移植以后,主根一般先向下生长,而后随花果增加,逐渐向两侧水平生长,依次形成侧根和各次分根,直至长成强大根系。番茄的侧根大部分分布在地表下50厘米内,以30厘米度最多。因此,生产上栽培番茄的整地深度应该达到30厘米,灌水施肥也应该到达这个深度,超过此深度会造成肥水的浪费。

2:番茄根的分根情况,番茄的根由胚根发育成的根系和不定根两部分组成。不定根在徒长苗“卧栽”后或培土后由茎基部长出,呈发射状。不定根入土浅,广度小,但也具有吸收能力和支持作用,在栽培中有一定的意义。

主根发育较快,番茄根系的生长受到许多因素的作用,一般晚熟、生长期长的品种根群大。根的再生能力很强,幼苗移栽时主根被切断,很容易长出很多侧根。

番茄种子的生理特征,及种子的处理要点,根系生长的适宜环境。


3:根系呼吸、吸收情况不定根入土浅,广度小,但也具有吸收能力和支持作用,在栽培中有一定的意义。主根发育较快,番茄根系的生长受到许多因素的作用,一般晚熟、生长期长的品种根群大。

在一定的氧分压范围内,番茄根吸收钾离子与氧气分压的高低成正比。氧分压增高,番茄根细胞呼吸作用就越强,吸收的钾离子就越多。根细胞呼吸作用越旺盛,吸收无机盐的能力越强。可见,保持土壤疏松,避免水分过大,确保根系气体交换良好,是提高植株养分吸收能力的有效措施。

(4)番茄根系的生长与其环境的关系。

温度:根系温度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因子,它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影响。根温对番茄生长有显著的影响。根温主要影响根系的生理活性,即吸收能力,决定了植株水分和养分的供应情况,从而间接影响到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弱。

番茄生育的适宜的根系温度为16℃~20℃。8~10℃时根系生长缓慢,6℃时根系停止生长。20~25℃生长旺盛,超过30℃会造成番茄叶片气孔部分关闭,根系阻力增加,吸水减少,导致植株缺水。35℃上根系和植株生长受阻。

番茄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而且茎叶繁茂,蒸腾作用强,需水量较多,但又不需大量灌溉。幼苗期和开花前期植株叶面积小,生长量也小,水分需求量较少。灌水过多会导致幼苗徒长,会影响花序的发育。结果期浇水量宜足,应维持土壤含水量的60%~80%为宜,即攥土成团松手略散。

番茄种子的生理特征,及种子的处理要点,根系生长的适宜环境。


如土壤湿度过大,排水不良,会影响根系正常呼吸,从而降低根系吸收能力,严重时会烂根死秧。另外,结果期土壤忽干忽湿,特别是干旱后浇大水易发生大量裂果和诱发脐腐病。

番茄对空气湿度的要求一般以相对湿度为50%左右为宜,空气湿度过大;不仅阻碍正常授粉,而且易感染病害。通常日光温室中的空气湿度都很高,特别是在低温季节和夜间。过高的空气湿度是导致病害大量发生的重要环境条件,降低空气湿度就是最好的防病措施。

(5)土壤及营养

番茄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为获取高产,应选择耕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保肥保水能力强,透气性好的肥沃壤土。一般砂壤土透气性良好,土温上升快,在低温季节栽培可促进早熟;黏壤土保肥能力强,能获得高产;微碱性土壤中幼苗生长缓慢,但植株长大后,长势良好,产量高,品质也较好。

番茄在生育过程中需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据研究,每生产1000千克果实需消耗氮(N) 2~3.54千克,五氧化二磷(P2O5)0.95~1千克,氧化钾(K2O)3.89~6.6千克。这些元素的73%左右存在于果实中,27%左右存在于根、茎、叶等营养器官中。

番茄种子的生理特征,及种子的处理要点,根系生长的适宜环境。


氮肥对茎叶生长和果实发育有重要作用,氮素营养须充足。磷素吸收量虽不多,但对番茄根系及果实发育作用显著,吸收的磷素绝大多数存在于果实及种子中,幼苗期增施磷肥对花芽分化和生长发育都有良好的效果。钾素吸收量最大,尤其是在果实迅速膨大期,钾素对糖的合成、运转及增高细胞原生质浓度,都有着重要作用。

一旦钾素供应不足,不但引起叶片变黄,还会形成大量的筋腐果。此外,缺钾还会导致果实成熟即转色减缓。因此,番茄结果期增施钾肥或叶片喷施钾肥都是提高果实品质的重要技术措施。

其他条件

深翻、疏松的壤土或沙质壤土通气条件好,番茄根群大,茎叶生长旺盛、侧枝较多的番茄植株根群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