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漢初三傑”讀懂團隊的重要性

漢高祖劉邦戰勝項羽,一統江山,天下大定。眾所周知,漢朝的建立,功勞最大的當屬“漢初三傑”——韓信,張良,蕭何。他們三人在漢朝的統一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之所以取得霸業,在我看來就是團隊的重要性,他們的組合是一個完整的團隊體系。

從“漢初三傑”讀懂團隊的重要性

夫運籌策帷帳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史記——高祖本紀》

意思就是“劉邦——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吾不如蕭何;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足以說明團隊對於事物成功的重要性。

從“漢初三傑”讀懂團隊的重要性

張良——運籌策帷帳中,決勝於千里之外

張良深明韜略,足智多謀。是劉邦團隊的“智囊”。楚漢大戰,提出不立六國後代,聯結英布、彭越,重用韓信,主張追擊項羽等一系列英明的戰略,一舉殲滅楚軍,為劉邦完成一統江山的雄偉霸業,張良的足智多謀、文韜武略千古流芳,被人稱讚。諸葛亮對其評價頗高:“仰其像不威,然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成帝王之師”。

從“漢初三傑”讀懂團隊的重要性

張良

蕭何——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

秦末,蕭何輔佐劉邦起義。楚漢大戰期間,蕭何留守關中,使關中成為漢軍的堅實的支柱,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蕭何慧眼識才,把韓信這隻“千里馬”著力舉薦給漢高祖劉邦。韓信率漢軍渡陳倉,戰滎陽,破魏平趙,收燕伐齊,連戰連勝,在垓下設十面埋伏,一舉將項羽全軍殲滅,為劉邦一統江山,平定天下。周總理更是對蕭何評價頗高:“劉邦百戰百敗,卻屢敗屢起,靠的就是蕭何為他當宰相,經營關中作他的根據地,要人有人,要錢有錢,要糧有糧。項羽百戰百勝,卻經不起一敗;一敗塗地,一敗就亡,原因之一是沒有蕭何這樣的宰相。”

從“漢初三傑”讀懂團隊的重要性

蕭何

韓信——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

韓信是千古一遇的優秀將才。他以少敵多,可以把弱小的軍事力量潛能發揮到極致,垓下設下十面埋伏,將英勇無比的西楚霸王項羽打的節節敗退,無奈自刎烏江,一舉奠定了建立漢王朝的基礎,這是與他超人的軍事指揮天賦分不開的。有一次,他和漢高祖劉邦閒談,認為劉邦只有指揮十萬軍隊的能力,而就他自己指揮沒有數量限制軍隊的能力,士兵越多越好。“韓信將兵,多多益善”就由此而來。南宋文學家陳亮對於韓信的用兵能力給予高度的評價:“信之用兵,古今一人而已”。

從“漢初三傑”讀懂團隊的重要性

韓信

思考啟發——團隊的重要性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我們現在站在滾滾向前的歷史長河中,千年時光,彈指一揮間,多少帝王將相和千秋霸業如同歷史的長河中不斷泛起一朵朵浪花。而留給我們萬千思考,就如同劉邦為何成就帝王之位?突出了漢高祖劉邦和“漢初三傑”這個完善的團隊體系的重要性。張良為“謀士”,韓信為“武將”,蕭何為“物資”。文臣武將,有勇有謀,加之基礎充實,物資充裕,這樣的團隊體系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從“漢初三傑”讀懂團隊的重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